不知是天意如此,还是造化弄人!
在这虚灵界中,命运的丝线正悄然交织。
战天奇,千幻魔蟒,赤灵儿,以及连厥,竟在冥冥之中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彼此的距离正在不断缩短。
他们如同棋盘上的棋子,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却对即将到来的相遇浑然不觉。
转眼间,半个月的光阴如沙漏中的细沙般悄然流逝。
在不断的搜索之中,战天奇终于在两处灵气相对充裕的山谷中发现了万宝楼曾经经营的药园遗迹。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头一凉——原本应该整齐划一的药圃如今已是满目疮痍,灵土被翻得七零八落,防护阵法早已支离破碎。那些被连根拔起的灵药残株上,还残留着清晰的蛇类爬行痕迹与粘液,显然都是那头千幻魔蟒的\"杰作\"。
这半个月的寻觅可谓收获寥寥。
除了一些野生的低阶灵草外,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在一处悬崖缝隙中发现的那株紫参。
这株通体泛着莹莹紫光的灵药已有三品品质,约莫两三百年的药龄,在阳光下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战天奇小心翼翼地将其收入玉盒时,不禁咬牙切齿地想起金不焕那副老谋深算的嘴脸。
难怪那个老狐狸敢夸下海口,原来早就知道虚灵界已被那魔蟒祸害得所剩无几!
不过战天奇并未因此懈怠修炼。
修炼之事本就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白天他循着魔蟒留下的痕迹追踪探查,夜晚则潜心钻研刘庆丰所赠的剑法典籍。
在篝火跳动的光影中,他将那些从刘老传功得来的功法进行分门别类,最终选定了两门门契合自身条件的剑诀。
其中《御剑决》最让他心驰神往——在青云宗修行时,那些筑基师兄们脚踏飞剑、御风而行的潇洒身影,至今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如今他既已开辟识海,拥有神识之力,修炼这门剑诀正是水到渠成。
每当月明星稀之时,都能看见他在空地上反复掐诀练习,御剑而起。
除却御剑术之外,战天奇选择的第二部功法则是一部名为《灵犀剑指》的指法。
这部奇特的指法在战天奇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当他第一次从刘老赐予的诸多剑诀中发现这部功法时,就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息。
这部通体泛着暗金色泽的玉简,在众多剑诀中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有灵性般呼唤着他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最令战天奇震惊的是,这部功法竟是以指代剑的另类法门。
在青云宗修炼的这些日子里,他倒是见过不少剑法,却从未见过如此独特的指法。
玉简开篇那四句偈语更是让他心神震动:
\"一念生锋藏芥子,万法归墟演大千。指间山河皆剑冢,神游太虚即通玄。\"
字字珠玑,透着一股超然物外的剑道真意。
更耐人寻味的是,刘老在玉简末尾特意标注的\"此法慎学\"四个朱红小字。
这几个字笔力遒劲,隐约透着一丝警告之意。
战天奇反复摩挲着这几个字,心中既充满好奇又带着几分谨慎。他深知,刘老定然不会无的放矢,轻易示警,这让他对《灵犀剑指》的来历和威力产生了更多联想。
经过三日三夜的潜心研读,战天奇终于将这部功法梳理清楚。
原来《灵犀剑指》共分四重境界,每一重都需要特殊的修炼方式和苛刻的条件。
第一重\"藏锋\"之境,需要以逆周天之法运转真气。
战天奇尝试按照功法所述,将十二经络之气汇聚于中冲、少商二穴。
这个过程中,他必须忍受灵火炙烤十指的剧痛。
好在他刚刚炼化的幽怨鬼焰恰好符合灵火要求,这种来自九幽之地的特殊火焰,在炙烤经脉的同时还能淬炼指骨。
此法需将真气与火力凝聚于指尖时,并将二者融合为一,
一但修成,便可做到轻轻一挥,三丈外的烛火应声而灭,在青石地面上划出的痕迹深达半寸的地步。
仅是这第一境的威力便让让战天奇心生向往,心惊不已,
要知道,达到此种地步还只是达到了此指法的第一步,如此的话,后面三境又该会强大到何种地步?
第二重\"惊鸿\"之境的修炼更为玄妙。
需要运用\"阴阳错脉\"之术,让手少阳与足厥阴经的真气相互激荡。。。
最令战天奇着迷的是功法中提到的\"三焦化枢机,膻中作剑池;太渊承云露,曲池起惊雷\"这四句口诀。
每当默念时,他都能感受到体内真气产生奇特的共鸣。
此境初成,指尖会迸发出细如发丝的剑气,在周围形成一张无形的锋利剑网,更可以敌人气机为引,用剑气丝线控制其命门要穴,做到弹指之间可控敌身,摧其心。
至于第三境\"万象归墟\",则已经触及剑道至理。
此法需要将剑气炼入髓海,以整条脊椎为剑脊,十指为剑锋。
此境初成,五丈之内山石草木皆可化剑,做到弹指之间,剑随指动。
至于最高深的第四重\"无相剑心\",战天奇暂时还难以完全理解。但功法中描述的\"剑非剑,指非指\"之境,让他隐约触摸到了某种大道真谛。特别是看到\"臻此境者,摘叶飞花可代剑,蹙眉冷笑亦含锋\"的描述时,他不禁想起宗门典籍中记载的几位剑道祖师。
在权衡利弊后,战天奇决定将《灵犀剑指》试着修炼一番!
这部功法虽然威力惊人,但修炼条件实在苛刻。
每日需要用灵火炙烤十指不说,每次突破境界还需要寻找庚金之气旺盛的特殊地点。
好在,青云宗倒是掌控着不少的矿脉,而且他还在那边生活了一段时日,当自己需要破镜之时,那里应该可以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