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走了那么久,累不累?要我背你吗?”
见楚衍关切的询问,叶念安没忍住被逗笑了:“衍哥,现在肚子这样,你怎么背我呀?就不怕压着孩子?”
楚衍想着也是,一本正经地开口:“那我抱着你?”
“咳咳,放心,我不累,就快到了呢。”
大庭广众之下被楚衍抱着,大男人不害臊,叶念安都害臊呢。
现在也不是那么开放的时期啊。
还好有灵泉空间,喝了两年多了,叶念安感觉自己身体倍儿棒,估计生产的时候也不会那么花力气。
长年累月下来,灵泉水改善身体的作用真是可怕到极致。
别说叶念安,光是看楚振远的腰病,加上治疗跟灵泉水之后,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轻了。
等叶念安跟楚衍来到废品回收站的时候。
忽然间看到一道熟悉的人影就站在前面。
“咦,衍哥,你看,那个人是不是姜小霞同志?”
叶念安有点不确定地开口。
楚衍顺着扫了一眼,附和道:“是她,念念,没错。”
姜小霞正怯生生捏着衣角,对着正躺在凉椅上的老大爷喊了一声:“阿公……”
姜大爷瞧了一眼姜小霞,就知道这孙女儿是在徐家受委屈了,本来想开口说些什么,最终千言万语只凝聚成了一句话——
“好端端的,怎么回来了?”
“我……我跟徐刚吵架了,我想做产检,他不让,说浪费钱,还想打我,我……”
“我早跟你说了,徐刚他不是个好东西,他不配做你的丈夫,给你幸福,你就是不听阿公的话。”
听着姜大爷这么说,姜小霞眼泪掉的更凶了:“阿公,我知道错了,我后悔没听你们的话,可是孩子是无辜的……”
姜大爷一听这话,知道覆水难收,只得再次叹了口气儿:“唉!你先进去吧!”
这时,姜大爷注意到了叶念安他们,“咦”了一声。
姜小霞擦了擦眼泪,下意识地转身,看到来人,也是愣了一下:“哥哥?姐姐?你们……”
“姜大爷,姜小霞同志。”
叶念安主动走上前:“我真没想到姜小霞同志竟然是您的亲孙女儿。”
“是啊,丫头,你跟我孙女儿认识?”
“是这样的……”
叶念安将刚才在医院发生的事情说给了姜大爷听。
“姜大爷,这一次姜小霞同志说的没错,您知道的,我是良田乡的赤脚医生,产教对于孕妇跟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她能够有这样的意识,不惧怕丈夫的威胁,这份勇气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尊敬,敬佩!就别怪她了。”
姜大爷摇了摇头:“我哪里怪她?我是心疼她,事已至此……唉,最后人生结局如何,只能看这个孩子的造化了。”
“无论如何谢谢你们,刚才帮了我孙女儿。”
让姜小霞进去之后,叶念安才说明了此行的目的。
第一是废旧的报纸,书籍,这些叶念安都是要照单全收,自己用不上的可以捐给乡村小学,也是当做好事了。
第二是坏掉的自行车,收音机这些,帮叶念安留意一下。
姜大爷爽朗地说道:“收音机暂时没收到,不过坏掉的自行车有一辆,你们看看需不需要吧?至于书跟报纸我这几个月收着的,全给你留着呢。”
叶念安闻言心中狂喜:“真的吗?大爷,太感谢您了!”
“快别这么说,丫头,你经常来我这边照顾生意不说,现在还帮了我孙女儿,这是应该的,我去把自行车拿出来。”
“衍哥,快去帮帮大爷。”
“好嘞。”
等破损的自行车搬出来后,叶念安询问道:“衍哥,你看看这辆自行车还能不能修?”
楚衍仔细检查了一下,点了点头:“可以,等我们去买好相关的材料,好好修修,拿来代步问题不大。”
“好,大爷,那这些书还有报纸以及自行车我们都要了,多少钱?”
“你要的话,二十块就成。”
“谢谢大爷。”
叶念安知道姜大爷这是故意让利给自己,不然这辆破旧的自行车,虽然能修好的人少,但还是让人眼馋。
毕竟自己买自行车又贵又要票,能遇上这么一辆可以自己修理的自行车可一点都不容易。
要是姜大爷没刻意留着,一下子就加价转手处理了。
叶念安十分痛快付了二十块钱,还顺便将从供销社那儿买的麦乳精这些东西分了一半给姜大爷。
姜大爷说什么都不肯收:“丫头,你我买卖都是公平公正,你经常来照顾我生意,怎么还好意思收你东西呢?”
“姜大爷,您就收下吧,姜小霞同志现在跟她男人闹成这样,还怀着孕,正是需要补充营养,心情舒适的时候。”
搬出姜小霞之后,姜大爷的态度明显软了一点。
考虑到孙女儿现在处境艰难,确实需要营养补充,最终还是在叶念安三寸不烂之舌之下选择收下。
不过这么多的东西也不好搬,于是楚衍先去叫来拉驴车的大爷,先将东西搬上驴车,他们再去医院拿检查报告。
叶念安心中想着没法告诉自家男人空间的事情就是麻烦,要是自己一个人过来,搬到没人的地方直接收进空间就了事了。
奈何她下定决心,空间的事情是要一个人带到棺材里了,别说男人,连父母孩子都不会告诉。
这种怪力乱神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免得出什么纰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等驴车来了,楚衍将东西全部搬了上去,挥手告别了姜大爷,他们又赶到医院去拿了产检报告。
所有数据都显示很好,胎儿十分健康,没有任何问题。
叶念安他们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了乡下。
在知青点,楚心儿看着楚衍搬来一辆破损的自行车,愣了一下。
“哥,你不是带嫂子去医院产检么?怎么弄了这么一个破烂回来?”
换来的是楚衍一个大大的白眼。
叶念安微笑着解释道:“家里一辆自行车代步,那么多人口不够,等你哥修好了这第二辆自行车,要用的时候就方便了呀,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