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的比赛哨声响起,森林狼队出人意料地再次变阵。这一变阵可是苏伟和德帅经过长时间研究,并且多次试验后确定的“三高”阵容——米利西奇、易建联、乐福三位高大球员同时上场,搭配科沃尔和巴特勒,形成“三高加一星四射”的格局。在防守端,他们采用2 - 1 - 2联防,意图通过这种站位,加强内外线的防守强度。
战术布置明确,巴特勒负责无限跟防科比,一旦遇到挡拆,便果断无限换防,策略是重点防科比投篮,对其突破适当放一步,同时强调内外线协防要迅速。
比赛刚一开始,巴特勒运着球快速过半场,来到左侧45度角位置。米利西奇立刻上前为他做挡拆,巴特勒借助这一掩护,迅速向罚球线附近突进。此时,加索尔及时补防过来,巴特勒没有盲目出手,而是眼疾手快,将球传给了上提的易建联。易建联接球后,一个逼真的投篮假动作,轻松晃飞了防守他的球员,紧接着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将球直塞给处于空位的乐福。乐福稳稳接球,果断出手,篮球空心入网,现场森林狼队的球迷们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科比开始无球跑动。巴特勒像影子一样紧紧贴住科比,让科比每一次接球、每一次出手都面临巨大压力。一旦科比突破,内线的“三高”球员随时准备协防补位,使得科比在进攻端举步维艰。湖人队的其他球员见状,试图通过转移球来寻找更好的进攻机会,但森林狼队紧密的防守轮转,让湖人队一时之间难以找到突破口,比赛陷入了胶着状态。
眼见科比在森林狼严密的防守下难以寻觅绝佳进攻时机,纳什果断接过了湖人队进攻的重任。只见他持球在外线游弋,眼神敏锐地观察着场上局势,不放过任何一丝破绽。
纳什先是佯装传球,骗过了前来防守的森林狼球员,随后迅速出手,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美妙的弧线,稳稳落入篮网,一记三分球应声命中,瞬间点燃了湖人队球迷的热情,球馆内欢呼声四起。
紧接着下一回合,纳什故技重施,利用队友的掩护,再次获得了外线空位机会。他毫不犹豫,抬手就是一记三分出手,篮球如出膛炮弹一般,精准地钻进篮筐,又一记三分命中!连续两记三分球,让纳什成为了湖人队此时进攻的关键人物,帮助湖人队稍稍稳住了局势,也让比赛的悬念再次被拉高。森林狼队见状,立刻调整防守策略,加强了对纳什的盯防,双方的较量愈发激烈起来。
在这胶着的比赛局势下,森林狼的三塔与湖人的超强内线组合,将篮下变成了一片“绞肉机”般的残酷战场。每一个篮板球的争夺都激烈无比,双方球员都拼尽全力,身体碰撞声此起彼伏。
外线方面,科比被森林狼的防守缠得密不透风。巴特勒如同牛皮糖一般,紧紧粘着科比,几乎形影不离,科沃尔也适时协防,让科比难以轻松出手。而纳什尽管在身体对抗上稍显吃亏,但防守态度极为积极,始终保持不失位。他所对位的科沃尔,主要以投射见长,所以纳什的防守压力相对集中在防投篮上。
场上的每一次进攻都艰难万分,双方球员的每一次出手都面临着极限防守。多次出现进攻方在严密防守下,直至24秒进攻时间耗尽仍未能完成有效出手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米利西奇在苏伟的建议下进行了减重增肌。这一改变让他在场上的移动速度明显提升,尽管在体重上有所减少,但肌肉力量的增强,让他在篮下对抗时依旧不落下风,在与湖人内线的拼抢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成为森林狼内线防守的一道坚实屏障。比赛就这样在高强度的对抗与严密的防守中紧张进行着,双方比分交替上升,每一分都来之不易,现场气氛紧张到了极点,观众们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赛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cctV5的演播室内,张指导难掩激动之情,不禁直呼:“太精彩了!这场比赛的强度简直直逼总决赛级别啊!大家瞧瞧慈世平对乐福的动作,这都快赶上摔跤动作了,可见竞争有多激烈。而且现在篮下被双方内线挤得满满当当,球员们几乎没有出手空间,每一次进攻都要突破层层防线,太不容易了!”
于嘉在一旁也点头附和:“是啊,张指导。您再看巴特勒对科比的防守,虽说他经验方面可能还稍欠火候,但防守动作那叫一个标准,死死缠住科比,不给科比轻易得分的机会。目前来看,湖人主要围绕科比和加索尔展开进攻,主打杀伤战术,试图通过他们的个人能力撕开森林狼的防线。而森林狼这边呢,则主打乐福和巴特勒,利用他们的特点来组织进攻。不过说实话,就目前的局势,森林狼或许更应该着重打篮下,充分发挥他们三塔的优势。”
与此同时,tNt演播室里,史密斯和巴克利同样对这一节比赛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史密斯赞叹道:“这节比赛简直太棒了!双方都展现出了超强的竞技状态,每一个球权的争夺都扣人心弦。森林狼的防守策略非常成功,对湖人几位核心球员的限制做得相当出色。”
巴克利也接过话茬:“没错,而且湖人也不甘示弱,一直在寻找突破点。科比和加索尔的进攻依旧犀利,给森林狼造成了很大压力。这场比赛真的是针尖对麦芒,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两位解说员你一言我一语,对比赛的精彩之处进行着深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