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的烽火岁月里,神兵投身红军的征程中,新滩事件成为一段悲壮的记忆。
稳坪、杨河一带的神兵,怀揣着对革命的热忱,从木叶乡野牛坝奔赴印江,与冉少波领导的神兵会合,共计1800多人毅然投奔红三军。这支充满斗志的队伍,在枫香溪接受红三军收编,组建为纵队师,直属于红三军司令部 。冉少波(印江人)被任命为师长,张金殿(稳坪人)任副师长,张羽让(稳坪人)担当独立团团长,张金煌(木叶人)为副团长。独立团成员皆为德江人,分为三个支队,一支队长简祖德(下坪人)、二支队长杜显贡(石灰溪人)、三支队长安明文(桶井乡人),他们摩拳擦掌,准备为革命大干一场。
为强化纵队师领导,红三军从老红军中抽调冉隆文、徐承鹏担任政治委员。随后,军部决定扩大兵源,抽派徐承鹏、张金殿、张羽让带领张金和、杨承和、张伯诚、张羽进、张金才、张羽辉、田贵、安明焕等十一人,奔赴稳坪新滩扩红。队伍装备参差不齐,除张金殿、张金才(警卫)各持短枪,张金和(警卫)、田贵(副官)带单支毛塞枪外,其余人手持大刀,却难掩革命豪情。他们从徐家岩出发,途经沿河县苟家、石灰、廖园、谢家渡、下坪等地,一路吸纳三百多热血志士,张金和等四人因队伍壮大被提为副官,引领新战士前行。
七月十六日,队伍抵达新滩,派人前往文化乡金盆、木朗等地,向地主豪绅“打给养”。然而,木朗、毛岭之敌早有预谋,七月二十日下午纠集民团,妄图对付红军。张伯诚、张金才、张金和率32人前往催给养,陷入数百敌人夹击。敌人分两股包抄,一股从谭家屋基追至马鬃岭、王井垭、老鹰石到玉石堡;另一股从南井沟截击,将红军围困在老鹰石槽坳。战斗惨烈,八名红军战士(田贵、简子珍、杜林贵、杜执松、简美余、简祖丰、张金举、张金甲 )英勇牺牲,张金和等八人被俘,遭关押于山羊洞,革命火种暂遇风雨。
七月二十一日黎明,敌人趁虚而入,夺取船只、设好哨卡,对驻新滩的红军师部四面包抄突袭。顿时,枪声、喊杀声交织,七名红军战死,两人被俘,余部被迫突围。徐承鹏政委在新滩后半坡岩下被俘,被押至河沙坝,遭受残忍折磨,敌人用纤藤灼烧其身体,还逼游击队员张金声割下他的头颅;张金殿副师长在滩头被擒,先挨刀砍,后遭火枪射杀,幸得舅父杨承泰担保,才免被割头;张羽让团长在新滩下竹林被追,于河沙坝先被捅刀推下河,捞起后又被砍头。徐承鹏、张羽让的头颅被送县城悬杆,张伯诚、杜显贡、张羽尧等同志,或遭牛角叉杀害,或被逼跳河遭枪击,鲜血染红新滩。
当天下午,军阀德江县政府接到“捷报”,给木朗、毛岭民团发奖旗(木朗由陈义昌保管、毛岭由杨秀林保管 ),奖肥猪、烧酒,召集“有功者”稳坪街“亮团”示威,丑恶嘴脸尽显。而打给养遇袭当天,徐承鹏曾送信军部求援,援军行至白石溪,闻知全军受损,无奈撤回,新滩的悲壮,成为革命路上一道深刻的伤痕,却也让红军战士的意志愈发坚定,激励后来者继续为理想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