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听着!\"这熟悉的开场令朱瑜头疼不已。

又要长篇大论了?逃跑或许会惹恼父亲。

念及老人方才的情绪起伏,朱瑜终是乖乖垂首听训。

朱元璋满意地看着眼前的朱瑜,难得见他如此恭敬。

\"听着,\"朱元璋正色道,\"为君者不可过于心软。

方才你对空印案的反应很是不妥。

那些大臣个个精似鬼,稍有不慎就会被他们钻了空子。

\"

朱瑜有些茫然,这些朝堂之事与己何干?

\"切记,\"朱元璋继续叮嘱,\"任何时候都不要让人看透你的想法。

\"

见朱瑜只是机械地点头,朱元璋突然一巴掌拍在他头上,怒道:\"你这混账!多少藩王求着听老子教诲,你还敢敷衍?\"

朱瑜揉着脑袋,忙装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

\"啪!\"又是一巴掌。

\"刚学的就忘?你这表情太假了!\"朱元璋冷哼。

朱瑜彻底无语。

另一厢,燕王府车马盈门。

刚下朝的朱棣难掩喜色,立即派人去约朱瑜到醉仙楼一聚。

在这京城之中,唯有这位好友能与他分享这份喜悦。

朱棣抬头,发现朱瑜捂着脑袋走进来,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

从未见过朱瑜如此神态的朱棣颇感意外,笑着打趣道:\"朱兄怎么这副模样?有什么烦心事尽管说,也好让本王乐呵乐呵。

\"

\"别提了,别提了。

\"

朱瑜随意挥挥手,连礼数都顾不上行,径直坐下。

他给自己倒了杯酒,仰头饮尽,这才开口道:\"家父实在......我简直要**疯了!\"

\"天天在我耳边说教......\"

\"说教?怎么个逼法?\"朱棣闻言顿时来了兴致,尤其是听到涉及朱瑜家中那位神秘老人时,好奇心更盛。

\"来来来,详细说说。

\"

朱棣主动为朱瑜续杯。

朱瑜苦笑着又干了一杯,便将今日父亲训诲之事娓娓道来。

说到最后,他满脸无奈:\"王爷您评评理,这些话跟我说有何用?\"

\"看这情形,家父是铁了心要我继承衣钵了。

\"

朱棣执壶的手忽然一顿。

他死死盯着朱瑜......

你这叫烦恼?

他老人家如此用心良苦!

这些金玉良言,听得本王都热血沸腾。

恨不得现在就去拜会令尊,当面请教!

你竟然不知珍惜?

居然还......面露难色???

.........

这些都是至理名言啊!

这些可都是令尊毕生智慧的结晶。

本王听完恨不能即刻登门求教......

你居然嫌烦?

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般的父亲,你竟......你竟还不知足?

等等......说了这许多。

你究竟是在诉苦......

还是特意来向本王炫耀令尊的?

朱瑜抱怨道:“每次我去街上买菜,父亲总会突然出现,让我向卖菜的请教,说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

他苦笑着继续说:“我现在在家里踩死一只蚂蚁,他都要说万物皆有存在的道理,告诫我要学会思考。”

见朱棣没倒酒,朱瑜催促道:“你怎么不给我倒了?”说完自己倒了一杯,摇头叹气:“父亲最近总是一堆大道理,真是烦闷。”

朱棣听得嘴角抽搐。

本想看朱瑜郁闷,结果这小子竟是炫耀自己的父亲?可看他神情又不像作假。

他低声念叨:“你父亲和蔼可亲,满腹经纶,说的话总能发人深省。”

脑海里闪过自家威严严厉的皇帝父亲,朱棣忍不住叹道:“真是羡慕啊!”想不出别的词,他郁闷地灌了几口酒,最后直接抱起酒壶猛喝。

朱瑜惊讶地抬头。

怎么回事?自己抱怨父亲,怎么反倒让朱棣郁闷了?看他这样子,似乎比自己还难受。

细想之下,朱瑜明白了。

别人眼中的香饽饽,却是自己天天吐槽的对象。

他摇头感叹:“这就是父亲的差别,没得选啊。”

朱棣听完这番话,面色微沉。

见他拎起酒壶就要往嘴里灌,朱瑜赶忙劝道:\"我父亲再出色,终究比不上您父亲,那可是大明的天子。

\"

\"倒也在理......\"

朱棣神色稍霁,轻叹道:\"论起家世,这确是本王唯一可自矜之处。

\"

他整了整衣袖,忽然笑道:\"今日唤你来是为告知,燕王府门前又热闹起来了。

\"

说到此处,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可知为何?\"

朱瑜会意道:\"听家父提及,陛下早朝时令您议政,又询问您对大案的见解。

\"

\"原想给你个惊喜,\"朱棣朗声笑道,\"倒忘了你府上有位消息灵通的老先生。

\"

他晃着酒盏冷笑道:\"朝中那些墙头草,先前因谣言忙不迭与本王撇清干系,今见圣上垂询,转眼又巴巴递来拜帖。

\"

见朱棣仍沉浸在继承大统的幻想中,朱瑜索性直言:\"家父说,陛下退朝后评了您六个字——'类朕,不可为'。

\"

朱棣执盏的手骤然顿住:\"此言何解?\"

\"想必是断言您不堪为君。

\"朱瑜斩钉截铁道。

朱棣怔了半晌,苦笑道:\"你这哪是解惑,分明是惊吓。

\"

心下却暗自推敲:既言相似,为何否决?总觉得这解释太过武断。

......

次日奉天殿。

朱元璋龙袍一挥,\"杀\"字掷地有声。

锦衣卫闻令而动,空印案血雨骤起。

户部官员瘫软在地,虽心怀侥幸,但空印案的审判终究降临。

朝堂上,百官惊惧,在**威压下冷汗涔涔,战栗不已,唯恐祸及自身。

朱棣抬头望去,目光追随朱元璋远去的背影,眼中泛起隐隐期待……

“老头子采纳了本王的谏言……竟真要大开杀戒!”

“这足以证明,本王在他心中分量不轻。”

“朱瑜那小子断言老头子不会选我?呵,这次他可猜错了。”

……

散朝后,杀伐决断的洪武皇帝摇身一变,成了田间悠然的农夫。

朱瑜挥锄除草,忍不住问道:“老爷子,皇上既已选定‘密养子’继位,为何还要吊着燕王朱棣的胃口?”

朱元璋拎着葫芦瓢浇水,漫不经心道:“道理简单——鸡蛋不能搁一个篮子里。”

他直起腰,捶了捶背:“自太子早逝,皇上便忧心后继之人再出差错,索性让朱老四入京参政,权当备用。”

“不过,真正的储君仍是那位密养子……”

朱瑜咂咂嘴,豁然开朗——原来燕王只是个充数的。

他仍不放心,扭头追问:“可皇上这般行事,岂非给密养子树敌?若日后密养子登基,燕王怎会服气?”

朱元璋闻言,笑吟吟盯着朱瑜:“无妨。”

“密养子手段非凡,朱棣绝非其对手。”

心中暗忖:“你二人日日厮混,真当我不知?你小子凭空捏造个衙门,哄着朱棣从北平掏钱掏兵器——这些把戏,还想瞒过咱?”

“洪武皇帝……当真自信过头。”

朱瑜哑然。

朱棣在朱瑜眼中是个人物,除了自己偶尔能糊弄一下,旁人谁能骗得过他?那个所谓的养子吗?根本不可能。

即便养子登基,蓝玉和常升的武将势力仍在,朱瑜此时却忧心他过于强势,一出手便能将朱棣打压下去。

朱瑜瞥了眼父亲,愈发觉得这个念头不无道理。

能被父亲称赞“厉害”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相比之下,朱棣的势力就显得薄弱许多。

照此情形,自己得设法替他增加筹码才行。

至少,得让他先放弃洪武帝传位的幻想……自己所谋之事,必须完全利于自身。

……

两人忙了一阵,徐妙依端来两碗热气蒸腾的面。

父子二人蹲在地上,边吃边聊。

朱瑜忽然想起空印案一事,便随口问道:“对了,老爷子,空印案之后,您可想过什么法子能让官员省些工夫?”

“没想过。”朱元璋嚼着蒜,猛扒了两口面,摇头道,“皇上觉得那些官员本就是为大明效力,多跑几趟也无妨。

再说了,若他们认真核查不出错,也不必来回折腾。”

“说到底,还是他们不上心。”

朱瑜苦笑道:“人非圣贤,大明州府众多,户部事务繁杂,再谨慎也难免出错。”看来洪武皇帝是想把臣子往死里使唤。

“怎么,你有主意?”

“倒是有个想法。”朱瑜思索片刻,脑中浮现前世的物流体系,提议道,“不如朝廷重整驿站……”

“驿站?不早就有了?”

“不一样。”朱瑜解释道,“我是说另建一套驿站体系,专用于快马传递各地册籍,省去官员奔波之苦。”

“呵!”朱元璋冷笑,“为了让他们少跑腿,专设驿站送公文?想得倒美。”

“您先听我说完……”

朱瑜整理思绪继续道:\"开设官办驿站不仅方便官员,更能惠及百姓。

\"

\"如今民间传递书信物品,全靠熟人捎带或商队代送。

\"

\"比方陕西家中噩耗传到金陵官员处,待书信辗转半月送达,亡者早已入土为安。

\"

朱元璋微微颔首,这情形在大明确实常见。

\"你说仔细些。

\"

朱瑜三两口扒完面条,抹嘴道:\"驿站可开放民用,收三五文钱替百姓传递书信包裹。

\"

\"还能开辟商路,由官府运输,商人出资托运货物。

\"

\"遇到灾荒,朝廷诏令一下,救灾物资便能沿驿路疾驰而至。

\"

\"战时更可停办民用,专供军需粮械运输。

\"

朱元璋听得入神,连筷头上的面条都忘了送入口中。

越想越觉此事大有可为,于国于民皆有利处。

寻常三五文看似零碎,若推广全国......

但他随即皱眉:\"不妥。

\"

\"天下物件都涌到金陵再分拣,岂不耗时更久?\"

\"且无凭无据,难免丢三落四混杂不清。

\"

\"这有何难。

\"朱瑜从容笑道。

这里为您整理修改后的内容:

朱瑜起身指向墙角的蜘蛛网说道:\"第一个方案,朝廷可设立专用机构,在各省州府设枢纽站,各县设分站。

收发信件货物时,县级站点集中整理后送至省级中心,经分类后再通过驿路网络送往各地。

\"

\"就像蛛网的结构......\"他补充道。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头:\"接着说第二个方案?\"

朱瑜想起前世的邮票制度:\"第二个方案更简单。

除了收取邮寄费用,朝廷可统一发售邮票作为寄送凭证。

\"

见朱元璋疑惑,他解释道:\"邮票就是印有各类图案的小型凭证。

可按照飞禽走兽等不同图案,分作商用、民用、官用等类别。

寄件人需购买相应类别的邮票,按寄送物品重量获取对应面值。

\"

朱元璋眼中闪过惊喜:\"妙计!\"

\"具体实施还需洪武爷斟酌。

\"朱瑜谦逊地说。

朱元璋闻言立即放下碗筷,匆匆赶回宫中研究。

回宫后,朱元璋命人铺开大明疆域图,用笔墨勾勒着各州府位置,喃喃自语:\"枢纽相连...线路贯通...\"开始潜心规划邮政网络。

朱瑜的建议越想越越令人称妙。

此事若成,无论对百姓、商贾还是朝廷官员都有益处。

思索清楚后,他兴奋地一拍桌案:“可行!”忍不住赞叹,“这小子怎想出这般妙计?”随即提笔埋头详写细则。

转眼一夜流逝。

朱元璋起身舒展筋骨,看着自己通宵写就的章程,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一向事必躬亲,这些年不仅亲自制定大明律例,还为万民设立诸多规矩。

这次驿站改制由儿子提出方向,他只需完善细节,反倒省力不少。

“甚好!接下来便可交由朝臣着手办理。”

东方渐白,他踏入奉天殿。

百官行礼后,他目光炯炯道:“今日朕要办一件关乎天下的大事!”众人见他神情肃然,纷纷抬头。

“即日起,设立驿站运转司,直属朕管辖。

设司丞一名、副使四人,各地分司另行拟定。

六部尚书即刻商议章程,半月内须见成效。”他一挥手,将折子丢了下去。

六部尚书面面相觑:“驿站运转司?这是何意?”既然不明白,只得先看折子内容。

众人围拢细读,越看越是心惊——此策惠及百姓、商贾、朝廷,甚至官员自身!

皇帝心情大变?

竟会替臣子着想了?

太好了!

众臣齐声叩拜:\"陛下英明!\"

\"哈哈哈...\"

\"朕英明?\"

朱元璋立于御座前大笑道:\"这法子是吾儿所献,吾儿才智过人!哈哈哈...此法甚妙,叫你们这些当官的也得了好处。

\"

\"皇子?\"

群臣愕然。

哪位皇子?!

众人心头闪过第一个名字——燕王朱棣。

\"皇子?\"

唯独吏部尚书詹同目光微闪,这位皇子的身份,他心知肚明。

退朝后,除六部重臣被留下详议细则,其余官员都激动地赶往燕王府。

......

燕王府内。

宿醉晚起,误了早朝。

朱棣转念一想,反正父皇从不强求他上朝。

便搂着侍妾继续酣睡。

日上三竿才醒,刚在侍妾伺候下更衣出门。

管事匆忙跑来:\"殿下总算醒了,快去看看门口吧。

\"

\"何事?\"

朱棣茫然随管事来到府门,只见一众官员候立。

见他出来,纷纷拱手:\"恭贺殿下。

\"

\"贺喜?\"

清晨听得贺喜二字,倒也舒心。

几位熟识官员低声道:\"今早圣上在朝堂上当众夸赞您了。

\"

\"夸我?\"

朱棣一头雾水,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做。

连忙将几位熟人请进府,其余人客套几句便打发走了。

主厅落座后......

得知众人所言那利国利民的驿道之策竟算在自己头上时,朱棣顿时瞠目结舌。

这这这......

自己何曾向父皇进献过此等建议?

那究竟是谁提出的?

朱棣沉思片刻,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身影——父亲在外秘密抚养的那个儿子。

\"是他?\"

\"绝对是他!\"

\"父亲称赞的人是他......\"

此时周围的官员不断向他祝贺:

\"恭喜殿下。

\"

\"殿下即将继位!\"

\"殿下得到皇上赏识,苦尽甘来了!\"

这些贺喜声让朱棣听得尤为刺耳。

府邸内。

面色阴沉的朱棣见到朱瑜便说道:\"父亲那个秘密儿子现身了!\"

朱瑜知道朱棣一直在寻找这个所谓的\"秘密儿子\",便问:\"你们交手了?\"

想起今日之事,朱棣摇头:\"不算交手。

\"随即将白天的事告诉了朱瑜。

听罢,朱瑜满脸震惊。

这不是自己的建议吗?怎么变成洪武帝为秘密儿子出的主意?自己的功劳被洪武帝据为己有,实在可气!

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回去向老爷子讨个说法,至少要些补偿才行!

这时朱棣又道:\"你说得对,我不能指望父亲了。

他明显偏爱那个秘密儿子,我不过是用来衬托的棋子。

\"

\"没错!\"朱瑜抓住时机添油加醋:\"我家老爷子提过,让你参与朝议,一是观察百官反应,二是让你当那个秘密儿子的陪衬!\"

商人手指着整装待发的马车轮轴解释道:\"车队长途跋涉容易损毁轮毂,我特意多备了两只车轮应急。

\"

朱棣猛然攥紧酒盏:\"你竟将本王比作那垫车底的备用轮毂?!\"

\"殿下息怒。

\"商人凑近低语,\"在下只是提醒……该谋划大业了。

\"

朱棣拂袖而起,却突然压低嗓音:\"燕王府地窖已暗藏千副甲胄。

\"见对方愕然,又执笔列出一串名单:\"回京后按此联络。

\"临行前用力按住商人肩膀:\"他日本王若得天下,许你首辅之位。

\"

待马蹄声远去,商人凝视着名单冷笑:\"当年宁王助你得了朵颜三卫,最后落得什么下场?\"指尖掠过纸上密密麻麻的六部官员名字,后背忽渗出冷汗——这头蛰伏的猛虎,竟已暗中织就如此庞大的罗网。

朱瑜心头一颤,身后忽然传来父亲低沉的声音:\"这名单是燕王给你的?\"

他慌忙将名单攥进手心,却见朱元璋不以为然地笑道:\"锦衣卫早有名册,朕也清楚得很。

\"

\"都是燕王府的人吧?\"

\"记着,等你继承大统之日,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人全杀了。

\"

\"这是稳固权位的上策。

\"

朱元璋暗自思忖:

\"这些人是特地留给你的磨刀石。

\"

\"原打算日后再告诉你。

\"

\"倒没料到你已能接触到燕王核心机密?\"

\"很好,继续这般下去。

\"

\"老四岂是你对手?\"

\"如此朕便放心了。

朱瑜瞳孔骤缩。

燕王党羽竟尽在洪武皇帝掌握?

正要藏匿名单的手僵在半空。

朱元璋看他怔忡,抚须笑道:\"莫慌,有为父在,牵连不到你。

\"

天子此刻心情颇佳。

驿线改制方略已推行六部,不日便见成效。

那些名单上的人,本就是留给新君的立威工具。

\"父亲此话何意?\"

朱瑜抿了抿嘴,绝口不提怂恿燕王之事。

\"儿臣与燕王不过生意往来。

朱元璋笑而不语,转而道:\"驿线之策已准,你想要什么封赏?\"

听到这句,朱瑜一下子来了劲,赶紧收起名单,撇嘴道:“洪武帝这事干得可不厚道,怎么功劳都记在他那个偷偷养的儿子头上了?咱们爷俩白忙活一场。”

朱元璋神色一僵,干咳道:“什么功劳不功劳的,替皇上办事,为百姓谋福就是了。”

“您老忠心为国当然没问题,”朱瑜斜眼看他,脑袋往他肩上靠,“可您听没听见?”

“听见什么?”朱元璋疑惑。

朱瑜指着自己脑袋:“仔细听听,我这儿噼里啪啦冒白发的声儿……都快吵死了。”

“嘿,现学现卖是吧?”朱元璋笑出声,拍拍他,“行了,皇上觉得亏待你,许你提两个要求——过分点儿也行。

你先说说,我好进宫请旨。”

“多过分都行?”朱瑜眼珠一转,差点想说让洪武帝把龙椅借他坐两天,又怕吓着老头子。

正琢磨着,朱元璋催促:“还没主意?要不带你去皇上的宝库开开眼?”

“真能去?”朱瑜眼睛一亮,见他不像玩笑,立刻点头:“那必须去!”

“成,晚上偷偷带你进去。”朱元璋起身活动筋骨,“宫里我熟,宝库也归我管。”

朱瑜乐得直搓手。

夜幕降临,街上只剩巡逻的甲士。

朱元璋领着朱瑜畅通无阻,宫门红墙映入眼帘时,朱瑜心跳加速。

朱元璋望着他暗想:“小子,带你回真正的家。”嘴上却淡淡道:“到了,别慌。”

朱瑜说完,径直朝宫内走去。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