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何栗主持了他作为宰相的最后一次朝会。
他这个身份可还不能连夜跑路,他一跑宰相无了新的宰相没有人盖章就不合法了。
当初太祖皇帝刚刚建立宋朝,闹出了一出这样的乌龙。
因为第一次当皇帝,一班宰执也都是五代乱世下打仗斗狠出身,文化程度不高,太祖为了提拔赵普做宰相,直接把现任宰相撸了,人赵普还没上任,宰相没了,没正任宰相给自己盖章,继任不合法,怎么办?
搞得朝廷十分尴尬,最后有人建议用皇弟的使相头衔给赵普盖个章,才解决这个问题。
这也是没有任何职事的使相两宋唯一一次动用权力。
朝会上宣布李纲任签书枢密院事,进入枢密院办公,引得朝野一片叫好,同时也宣布了何栗的罢相,这次是朝廷上十分高兴。
但是何栗走了,李纲进入枢密院,那么相位由谁担任呢?
赵煊在朝会开始前也想了一夜。
但是没有得到满意答案。
目前只能有谁用谁了,开封解围后的第一个宰相(名义上是),赵煊交给了陈过庭。
但并不是直接将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左相)授予他。
而是让陈过庭以三公身份领三省事。
陈过庭的官阶太低了,赵煊进一步提拔了他。
此时他的官职全称是:开府仪同三司、横海军节度、少保、上护军、寻阳郡开国公。
以三公三少之一的少保身份兼领三省事,代行相权。
做完一切,何栗辞职走人,对于何栗的离开,朝廷上一片叫好。
因为陈过庭没有何栗那般不留情面,陈过庭办事相对温柔,对于百官来说是一个宽松的带头大哥,在他手下办事会舒服很多。
朝会结束后,赵煊单独接见了李纲和曹辅。
两人分别在第一、第二次东京保卫战立下功劳,赵煊希望他们两能好好共事,并且还询问他们对于河北战局的看法。
曹辅说:“陛下敢安排宗泽一个知州作三路宣抚主持河北大局,实在是出乎意料,至于到底能否完成任务,还有待观察,若中山之围无法解救,臣建议立刻换帅,替换管军之一至河北战场。”
“朕安排宗泽,是因为宗泽有此能力,朕相信他,临阵换帅不可,金军强大,肯定有输有赢,怎么可能又如一年前一旦战败便贬谪将领?”赵煊说,“给宗泽些时间和支持,朕只需要他解救中山、河间两府,防止金人再次南下,至于北伐之事还不能着急。”
曹辅眨了眨眼,他和王宗濋虽然有过矛盾,但是内心还是拎得清的,和王宗濋一个月多的相处,自然明白其实力,现在最合适的领军人选,非他莫属。
皇帝喜欢一个死命勤王的知州,也还说得过去,曹辅就没在继续试图改变皇帝想法,这一个月来,皇帝的用人一向很准。
“陛下圣明,臣自当支持河北战局。”
“李卿,这几日应该已了解局势,有何建议?”赵煊又转向李纲,李纲自从站在文德殿表情就一直很严肃。
他大体还以为皇帝还是一年前那个皇帝,所以“严阵以待”,准备了大段说辞准备说服皇帝强硬北伐抗金。
不料赵煊又提醒道:“噢,别再劝我如何如何尽力抗金了,我已经自省,李卿尽管为朝廷出谋划策,朕给卿道歉了。”
看着皇帝诚恳的模样,还有开封被困以来一个月的事迹,李纲稍微愣神。
他......可以相信皇帝已经改变摇摆不定的性格了么?
“禀陛下,臣......这些日子一直在关心河北局势,金军撤退实乃幸事,朝廷主战令臣十分欣慰,今日陛下又委以重任,自当竭尽全力。”
李纲揖拜,继续说。
“河北遭金人蹂躏许久,既然已命宗泽北上抗金,解围中山、河间两府,朝廷自然应派人专门输送钱粮,保证粮道畅通。”
“其二,臣以为大元帅府兵马加宗泽勤王兵马,还不足以对抗金人两路大军,虽然此时朝廷未知金人两路大军动向,若宋军北上中山、河间,甚至于真定府,金贼必定增援,宗泽如陛下所说有能力击退金贼还好,可若是战败,孤立无援,恐遭金人瓦解,犹如当初援救太原一役,友军失期不至,主帅无力节制兵马,诸军混乱一片!”
“臣建议陛下加派兵马掩护宗泽,主帅人选必须是禁军管军之一,如曹枢密所言,此人必定忠诚朝廷,不怯战,不自私,亦能约束部下。”
当初朝廷命李纲援救太原,却不给李纲任何兵马指挥,他真的怕了!
如果宗泽还是这样的局面,也只有一败,但是赵煊的话让李纲松了口气,赵煊说:“朕给宗泽绝对统兵大权,前线战事由他一人指挥,大元帅府和宗泽兵马,确实不如金贼两路大军,朝廷可以继续派兵马北上支援掩护,都统制人选按卿所说。”
多一些兵马多一份保障,只要都由宗泽指挥就出不了无法节制士兵的问题,管军之一的将领,现在无非就是那几个在开封围城当中立功的几人。
姚仲友已经南下,王宗濋是禁军大头赵煊不放,张伯奋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北上抗金,为父报仇,还有比他过去之后更卖力的将领吗?
带上张仲熊一道,兄弟俩一起率军北上协助宗泽。
“张伯奋、张仲熊兄弟如何?”
“非常合适。”曹辅回应。
“闻听张叔夜相公为国身死,臣遗憾,他儿子要继承父亲遗志抗金,确实是很好的人选。”
李纲也回答道。
同时李纲又说:“臣荐京东西路转运使暂时调任河北随军转运使,专门负责河北军后勤事务。”
“京东西路转运使?”赵煊不认识,但是由李纲推荐,应该是一个能人,专门派一个有转运使经验的人去负责军队后勤保障效果最好,便答应了。
“那么京东西路漕司由谁负责?”曹辅问。
要知道,京东两路可是控制着开封城漕运命脉之一的广济河,调走了谁来保障?
转运使作为一路的最高长官之一,和提点刑狱使、安抚使并列,分别负责一路的财赋、刑狱、军事事务,胡乱调走岂不是乱了阵脚。
“很简单,由京东东路转运使暂时兼任,战后既恢复原样,特事特办,一切为河北战事服务,望陛下三思。”
李纲很平静,他早就计划好了一切。
“张伯奋军可使转运使随同,共同负责粮道安全。”
赵煊颔首。
“可行,一切为了河北战局,朕马上办。”
禁军兵马已经不多,张伯奋若是要北上,只能抽调一些钱盖的西军。
赵煊和曹辅一商量,张伯奋所带兵马不能太多,太多朝廷军饷以及目前筹集的粮草无法支持他们北上了。
三人一商量,张伯奋能领一万人马北上,由西军精锐和禁军精锐混合组成,战斗力不弱,交给宗泽作为预备主力指挥。
禁军大多数抽调的是当初南壁守军,也就是张叔夜当初的勤王军队,是张伯奋两兄弟的绝对嫡系。
此去渡河北上,张伯奋势要击退金贼,彻底收复故土,同时为父报仇。
粘罕,这个令他咬牙切齿的金人,此时极有可能在太原城内。
渡河,挥师北上!
宗泽也正是在同一天,率军开拔,目标真定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