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点名环节。
李神仙展开名单一看,宰执目前还在朝廷任职的人员......少得可怜。
六部长官其余都是挂名外任,比如钱盖。
大朝会人数过多,李神仙也仅是确认宰执到齐,其余人由合门使确认就行。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何栗。”
“守中书侍郎,陈过庭。”
“门下侍郎缺员。”
“尚书右丞缺员、尚书左丞秦桧外任!”
秦桧被抓走后,宰相仅剩两人,正好一正一副,只是解围后工作压力可能变大,赵煊得提拔一两个上来顶一顶。
“同知枢密院事,曹辅。”
“签书枢密院事,刘韐。”
“吏部尚书缺员,侍郎李若水。”
“户部尚书梅执礼,侍郎陈知质、侍郎邵溥。”
“礼部尚书缺,侍郎谭世积外任。转由安扶任礼部权侍郎。”
“兵部尚书孙傅外任,侍郎卢益。”
“刑部尚书缺,侍郎程振。”
“工部尚书缺,侍郎何昌言。”
“皇太子任开封府牧,开封府尹赵鼎。”
“守御司除,其余各官职一概除名。”
六部按道理有一个长官两个副手,如今缺员严重,朝廷残破,根本补不满,若是胡乱提拔塞满六部,反而让一些没有经验、谋私的家伙进入捣乱。
开封解围后,守御司那一些眼花缭乱的官职通通废掉了。
还有特封刘韐的“大宋神州京师四壁守御都统制”一样废除,回归一个挂名的签书枢密院事,无实权。
相当于刘韐在这一天内失业了。
点名结束,第一件事就是要论功行赏,升官发财,开封的解围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
正常的迁转外,赵煊要亲自提拔几个官员,同时重组宰执班底。
目前肯定不能罢官,何栗还得继续当着,迁程振试尚书右丞。
程振往上升副宰,刑部尚书空缺,调陈知质任刑部尚书。
程振、陈知质还有安扶、梅执礼四人,在历史上开封城破后与金人周旋欲找机会劫营救回皇帝,后来因为计划败露一起遭金人杀害,忠臣不可不用,赵煊不会亏待他们。
六部的侍郎们各升一级,全部升任尚书,但是像兵部尚书孙傅还在世,只有一位就不能再升,不过工作是一样的。
如此六部长官基本平衡。
调整宰执班底,开封危机解除后,朝堂马上出现矛盾。
不止百官对何栗有意见,仅存的禁军军官们对枢密院也有意见。
在这场朝会没有开始前,曹辅和王宗濋的矛盾已然显现。
是二十五日那夜叛乱开始,王宗濋指责曹辅护驾不力,玩忽职守,令皇帝蒙羞。
王宗濋身为三衙老大哥,禁军最高统帅,自己执掌的禁军在一个月的围城日子里全部拼光,成了光杆司令,御龙神军横空出世,不受三衙节制,而是受枢密院节制,王宗濋不止失去兵甲,还失去了保护皇帝、巡逻皇宫的机会。
相当于此时的枢密院,靠着御龙神军彻底架空三衙,成为了新的京师禁军!
要知道,枢密院只有调兵权而不能统兵,三衙只能统兵,而不能调兵,又能调兵又能统兵,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举动。
太祖皇帝故意将两权分开,本身就是为了王朝稳定考虑。
若此时曹辅发疯,完全可以调御龙神军攻陷皇宫。
在朝会上,王宗濋不留余力地攻击曹辅,希望引起皇帝注意,处理枢密院统兵问题。
赵煊很快就明白了王宗濋的用意,毕竟御龙神军是赵煊自己搞出来的,曹辅这人不能胡乱罢掉呀。
将御龙神军划归三衙是最好的选择。
好在曹辅通情达理,他没有因为王宗濋鲁莽的语言攻击而失去理智,他也希望能将御龙神军划归三衙,如此双赢,省的双方斗得你死我活。
曹辅作为御龙神军的统制选择退出,王宗濋也不能直接接管,为了各自面子,需要重新找一个“中间人”来担任御龙神军的统制。
经过几个曾经的四壁守御推荐,郭仲荀成功当选。
郭仲荀曾经参加过平定方腊起义,在外面有不少战绩,对手都是匪徒山贼之类,对于如何处理这些市井无赖出身的御龙神军士兵,有着先天优势,交给他训练没有任何问题。
御龙神军划归三衙,属殿前司,成为其中班直之一,也是目前殿前司建制最完善的一队班直。
现在朝廷宛如灾后重建一般,慢慢拾起破烂修修补补。
就这节骨眼,马上有谏官弹劾何栗。
说何栗结党营私,趁朝廷混乱,提拔亲信。
结党?
赵煊倒不是不怕,而是何栗这家伙还真厉害不到那个层面去,安抚百官情绪后,赵煊选择转移话题,让谏官们闭嘴。
这个时候不是弹劾何栗的时候。
赵煊故意压着这个炸弹,等合适人选出现,何栗自然下台,现在不是时候。
经过一天一夜的加急统计,得出战场抵达部队以及阵亡人数的粗略数字。
曹辅作报告:“西军抵达人数七八万,阵亡人数在七千左右。”
“南方各路抵达部队约两万人,半数阵亡,无一完整建制。”
“京东诸路抵达部队约四万人,阵亡约一万人马,马司诸骑兵营全部阵亡。”
“河北各路抵达人数约四万,其中两万属义军,阵亡人数在一万上下。”
勤王部队用生命疯狂地进攻,以巨大的伤亡代价驱赶了金军。
如今开封城内本来还有一万左右士兵,加上这十四万勤王部队,赵煊养不起那么多士兵,短期内。
等漕运正式恢复活力,这些士兵早就饿死了。
所以宰执们请皇帝陛下遣散一部分勤王士兵,让他们各自返回驻地。
不能说他们无情,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南方诸路兵马尽数返回驻地,京东两路兵马亦如是,户部尽快给他们发放军饷,两天之内就要离开。”
赵煊说。
赏赐和军饷一拿,他们也应该开开心心返回驻地了。
南方诸路以及京东两路兵马战斗力不高,赵煊不打算留下他们,留下实力强大的西军和河北军,是日后保卫开封和北伐的底牌。
京师禁军打光,待漕运完成恢复,还得从各地抽调士兵重组京师禁军,否则金人搞第三次围城,赵煊也没有任何办法守住。
本来是内强外弱,靖康一年,京师空虚,变得外强内弱了。
开封这个国都,注定不能外强内弱,必须要有强大的禁军拱卫才是根本。
否则就是......迁都。
可就目前局势来看,迁都不是一个好选项。
赵煊看着殿下众多前来朝会的军官,他们目光惊喜,很多人这辈子第一次看见大庆殿。
“那么,接下来请诸位军官听仔细了。”
“朕要安排安排,你们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