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了菩萨点化的幻境,师徒五人一路西行。山势渐高,林壑渐深。行至一处,但见峰峦叠翠,祥云缭绕,瑞霭纷飞。奇花异草遍地,瑶草琪花盈目。仙鹤翔集于松柏之上,灵鹿衔芝于幽涧之畔。空气中弥漫着浓郁却不腻人的草木清香与精纯无比的天地灵气,吸一口便觉神清气爽,百骸舒畅。
此地便是万寿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山灵气之浓郁精纯,远超一路所见任何名山大川!仿佛整座山脉就是一块巨大的灵玉,滋养着其上万物生灵。
行至山腰,一座宏伟古朴的道观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观门高大,非金非木,似玉非石,浑然天成。门楣之上,一块古拙匾额上书三个龙飞凤舞、道韵盎然的大字——“五庄观”!
观门虚掩,门前打扫得纤尘不染。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古老道韵与草木清香的玄妙气息自观内弥漫而出,令人心生敬畏。
“好个清幽洞府!” 玄奘勒马赞叹,“此观气象非凡,定是仙真居所。我等当去拜谒一番。”
孙悟空火眼金睛扫视,只见观内清气缭绕,祥光隐隐,并无半分妖邪之气,反而透着一种深不可测的古老道蕴。他点头道:“师父说的是,此观主人非同小可。”
师徒上前叩门。少顷,门扉轻启,走出两个道童来。
只见这两个道童:
约莫十一二岁年纪,粉雕玉琢,眉目如画。一个穿鹅黄道袍,一个着淡青道袍。头梳双髻,足蹬云履。肌肤晶莹如玉,双眸清澈如泉,周身不染尘埃,灵气逼人!
非是凡俗孩童的稚嫩懵懂,而是带着一种沉淀了漫长岁月的沉静与洞悉世事的通透!眼神开合间,灵光流转,仿佛能看透人心。行走间步履轻盈,不带一丝烟火气。
正是镇元大仙座下清风、明月二位仙童!虽看似年幼,实则已随大仙修行千载,道行深厚,灵智通明。
清风明月见门外是一僧三徒一马,气度不凡,尤其那毛脸雷公嘴的和尚眼中金光隐现,显然不是凡俗。二童对视一眼,清风上前一步,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超然物外的平静:“几位长老从何而来?欲往何处去?”
玄奘合十道:“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路经宝山,见仙观清幽,特来拜谒观主仙长。”
明月接口道:“原来是大唐圣僧。不巧,我家师父镇元大仙受元始天尊之邀,率众弟子往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观中。”
清风接着道:“不过师父临行前曾有法旨留下,言道:‘不日当有故人自东土而来,乃金蝉子转世之身,往西天拜佛求经。尔等好生接待,不可怠慢。’想必说的便是圣僧了。”
玄奘闻言愕然:“金蝉子?贫僧前世?” 他虽知自己乃金蝉子转世,但从未想过此地竟有故人知晓。
清风明月不再多言,侧身让路:“既是故人,圣僧请进。师父吩咐,当以人参果奉上,款待故友。”
师徒入观。观内更是清幽雅致,亭台楼阁皆暗合天道,一草一木皆蕴含灵机。大殿供奉“天地”二字,道韵流转,令人心生肃穆。
清风明月引众人至静室奉茶。片刻后,二童端来一个紫檀木托盘,盘上盖着黄绫。揭开黄绫,露出两个玉盘。每个玉盘中,盛放着一个——
人参果!
此果:
非是寻常瓜果形状,而是如同一个三朝未满的初生婴儿!四肢俱全,五官分明!眉眼紧闭,如同沉睡!肌肤白皙细腻,透着玉质光泽!周身散发着柔和温润的七彩氤氲霞光!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天地初开时最纯净的生命本源气息扑面而来!
果子虽静置盘中,却仿佛拥有生命!微微起伏的胸膛,皮肤下隐隐流淌的淡金色“血脉”,甚至能听到极其微弱、如同婴儿酣睡般的清浅呼吸与心跳韵律!这并非幻象,而是纯粹的生命灵韵显化!其灵性之纯粹,远超寻常草木精灵!
浓郁的草木清香中,蕴含着一种能洗涤神魂、滋养本源、令人闻之便觉寿元增长的磅礴生机!更有一股源自大地深处、古老苍茫的地脉母气在其核心流转!仿佛这果子并非树上所结,而是大地母亲孕育的先天灵胎!
“嘶——!” 猪八戒看得眼都直了!口水哗啦啦流下!他虽是天蓬元帅转世,却也从未见过如此神异的灵根!那果子散发的气息,让他每一个细胞都在疯狂渴望!
沙和尚亦是动容,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孙悟空火眼金睛金光暴涨!他看得更真切!这果子核心那团精纯的灵光,竟隐隐凝聚成一个盘膝而坐、怀抱阴阳的婴儿虚影!此乃先天木灵本源所化的真形!非妖非怪,而是天地造化所钟的圣胎!
清风明月道:“此乃我观至宝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人若有缘,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师父吩咐,故人远来,特献上两枚,请圣僧享用。”
玄奘望着盘中那如同活婴般的果子,心中大骇!他自幼持戒,不杀生乃根本大戒!此物形如婴儿,栩栩如生,更有呼吸心跳,如何下得去口?当即脸色煞白,连连摆手:“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此物分明是三朝未满的孩童!贫僧乃出家人,岂能……岂能食此孩童之状?罪过!罪过!快快拿走!贫僧不敢受用!”
清风明月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与傲然。清风道:“圣僧差矣。此果虽形似婴儿,实乃草木精华所聚,天地灵气所钟,并非生灵。此乃仙家妙品,寻常人想看一眼都难,圣僧莫要推辞。”
玄奘只是闭目合十,口诵罪过,坚决不受。
明月见状,也不强求,收起玉盘:“圣僧既不受用,便罢了。只是此果摘下后久放不得,灵气散逸,反为不美。我等自去处置。” 说罢,端着托盘转身离去。
猪八戒眼睁睁看着那两枚散发着诱人气息的人参果被端走,急得抓耳挠腮,直跺脚:“师父!师父!那……那可是能活四万七千年的宝贝啊!您……您怎么就不要了呢?!您不吃……给老猪我尝尝也好啊!” 他馋得口水直流,恨不得追上去抢过来。
孙悟空在一旁看得分明,冷笑道:“呆子!那果子虽好,却沾了因果!师父不受,自有道理!你少打歪主意!”
八戒嘟囔着,一脸不甘。
清风明月端着人参果回到后园,并未“处置”,而是相视一笑,眼中带着促狭。清风道:“这和尚迂腐,不识仙家至宝。白白浪费两个果子。”
明月笑道:“无妨。果子摘下,灵气虽会散逸,但以你我法力,封存几日尚可。待师父回来,再献与师父便是。” 二人遂将人参果小心封存于玉盒之中。
观外古松之巅。
刘子云与白璃立于云端般的树冠之上,俯瞰五庄观内发生的一切。
白璃妖瞳中异彩连连,死死盯着那被端走的人参果方向。同为天地灵物化形,她对那果子蕴含的磅礴生命本源与纯粹灵性感应得更加清晰!那如同婴儿般的形态与律动,对她这九尾天狐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那是足以让她血脉进化、道行大进的绝世机缘!她甚至能感觉到自己颈间的血痕都在微微发烫,那是妖体本能的贪婪在躁动!若非刘子云那如同万古寒冰般的意志压制,她几乎要控制不住冲下去抢夺!
“主人……那果子……” 她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渴望与一丝颤抖。
刘子云的目光平静地穿透道观屋宇,清晰地“看”着那两枚被封存的人参果:
核心是凝聚到极致的先天乙木精气与万寿山地脉母气!其婴儿形态并非刻意幻化,而是灵气浓郁到极致后自然显化的“道胎”真形!那“呼吸心跳”实则是灵脉与地脉共鸣的韵律!
虽非血肉生灵,却已孕育出极其微弱、纯净如同白纸的懵懂灵识!如同初生的草木精灵,对世界充满好奇与依赖。食之,不仅能增寿元,更能洗涤神魂,纯化道基,甚至有机会感悟一丝先天木行大道!
此果与万寿山地脉、与镇元子大仙气运紧密相连!每一枚果子的成熟都耗费了海量天地灵气与岁月沉淀!强取豪夺,必遭地脉反噬与大仙雷霆之怒!
“天地道胎,乙木真形。” 刘子云低语,声音如同古井微澜,“食之可窥大道,亦沾无量因果。金蝉不取,非迂腐,乃佛心澄澈,不染外物。”
白璃闻言,强行压下心中的渴望,但妖瞳深处依旧残留着不甘与灼热。她看着玄奘那因拒绝“食婴”而显得固执迂腐的身影,再想想那果子蕴含的无上价值……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她心中翻腾。
静室内。
清风明月去而复返,对玄奘道:“圣僧,斋饭已备下,请随我来。” 引众人去用斋。
斋饭亦是清淡精致,蕴含灵气。席间清风明月对玄奘恭敬有加,对孙悟空、沙和尚也礼数周全,唯独对那眼巴巴盯着桌上素斋、口水都快滴到碗里的猪八戒,言语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与戏谑。
“这位猪长老,食肠宽大,想必饿得紧了?多吃些,莫要客气。” 明月看似关切,眼底却藏着笑意。
八戒正狼吞虎咽,闻言也不恼,哼哼道:“老猪我天生食量大!这等清汤寡水,也就垫垫肚子!” 说着又抓起几个馒头塞进嘴里。
清风掩口轻笑:“猪长老真性情。只是我观人参果那等仙珍,圣僧不受,猪长老怕是没口福了。”
这话如同在八戒心口捅了一刀!他顿时觉得嘴里的馒头都不香了,气哼哼地瞪了清风一眼。
孙悟空冷眼旁观,心中冷笑:“这两个小童,看似仙气飘飘,心思却不大地道。故意拿话撩拨这呆子!”
果然,待斋饭用毕,清风明月引众人去厢房安歇。猪八戒借口如厕,偷偷溜了出来。他心中如同猫抓一般,满脑子都是那形如婴儿、香气四溢的人参果!
“那宝贝果子……师父不吃……那两个小童肯定藏起来了!若是能偷一个尝尝……不!就闻一闻!闻一闻也好啊!” 贪念如同野草疯长!他循着记忆中人参果的香气,蹑手蹑脚地往后园摸去……
树巅之上。
刘子云的目光随着猪八戒鬼祟的身影移动。
白璃也屏住了呼吸,妖瞳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似乎期待着即将上演的好戏。
“贪念如火,焚心自招。” 刘子云的声音平淡无波,却如同预言,“仙童戏谑,祸根已种。这五庄观……怕是要起风波了。”
万寿山的灵气依旧浓郁祥和,五庄观内一片宁静。
然而,一颗名为“贪婪”的种子,已在猪八戒心中悄然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