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清兄弟俩心领神会,表姐这是想摆脱外人,单独行动,问了一下表姐大致的归期,就答应了表姐的要求。估计她这样折腾一番,回到都城大约在清明之后了。
表姐又说她常年借住青衣君祠,两位表弟有事,可去都城外东南方向三十多里的青衣君祠找她。如果她不在,可给长庚总管留信,她看到了会第一时间解决。两个表弟乖巧的点头,表示知道了。
这些人在袁氏商栈休整了一日,两兄弟跟表姐告辞,领着车队慢慢向都城方向行进。王善一目送了很久,心里暗自祝愿,一路平安。希望两个小表弟进国子监顺利,好好学习,多交朋友。等明年科举蟾宫折桂,谋个好职位,最好能留在都城,给长孙家拓展人脉。长孙氏被朝廷防备,总在边疆死守不行,中央也得有耳目。
老皇帝日薄西山,四皇子如朝阳冉冉升起。别的不说,目前吴王殿下子嗣不丰,没有老皇帝那么多事。长孙家可以悄悄地布局,慢慢地发展。
王善一在这胡思乱想,谁说吴王殿下子嗣不丰的,还不是她一直呆在西北,消息不灵通的缘故。吴王府里的两个庶妃年前生下两个儿子,就连三十有七的纪侧妃,也出乎意料地怀上了孩子,到秋天,吴王府就会有新的孩子降生。
自从前王妃吴氏过世,侧妃杨氏上位,侧妃位置就空出了一个位置。纪氏娘家得力,又攀上了史贤妃,没多久,就被皇帝下旨,提升为侧妃。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纪侧妃上位后,好好保养了一番。她的底子不错,三十六七岁也不算太老,身材瘦削、面色黄白也主要是因为营养不良。精心调养好,就恢复了美貌,身体情况也好多了。当然不能跟二十岁上下的少女比,不过,因为有了阅历,身上有一股少女没有的沉静和睿智,还蛮吸引人的。
再说,美女这种东西,全靠对比,吴王周围的妃妾,继妃杨氏自从上位,有些穷人乍富的意思,蹦跶的太高,有些招人烦。江侧妃年龄不小,原来就身高体胖,现在更加发福,满脸横肉,还有些虎背熊腰的,不怎么入吴王的眼。几个庶妃当初是皇贵妃安排的,为了怕皇后捣乱,选的女子条件都不大好,生完孩子都更显老了。崔庶妃出身虽高,趾高气扬挺闹心。
这样一比,恢复状态的纪侧妃就脱颖而出。吴王跟纪侧妃亲密了几个月,竟出乎意料的有了孩子,纪侧妃知道消息后,激动地哭了。吴王也高兴啊,这说明自己身强力壮,很有男性雄风。皇家就不怕孩子多,这么大的江山,得分工合作,选继承人,也得优胜劣汰,孩子越多越有挑选的余地。
等长孙氏兄弟一走,王善一把车上载的黄金美玉收入空间,从空间里调出一批粮食、果子、花苗,装满这十来辆马车。交了运费定金,把马车委托袁氏商栈送往青衣君祠,交给长庚总管。她自己骑着莲花,带着两只海东青,独自去了金华。到了无人之处,故技重施,连人带马进了空间,麻烦杰哥杰嫂轮流驮着飞往金华。
杰哥杰嫂去过几趟金华,如今早轻车熟路,夫妻两个轮流进空间休息,这样就更有效率,时间也能省更多。王善一去年就跟商家说好了,订金都付了,各类树苗到手很顺利。因为东陈去年好几州大旱,树苗销售不如往年,商家见了这样的大客户,特别配合。
因为价格比去年低一些,王善一加大了进货量。几家园林主特别高兴,灾年啊,还有人这样大批量购树苗,真是大救星,说什么也得请这位女掌柜喝顿酒。王善一没什么事,不大着急,也是打了好几年交道的合作者了,吃他们一顿理所当然。
席间,几个经营园林的东家和掌柜对王善一满口奉承,一直敬酒。王善一推说不善饮酒,反敬他们,众人也不推辞,没一会儿就喝得半醉。这酒是好东西,几杯下肚,几方的关系就亲近不少,说话也就没了遮拦。什么乱七八糟的话都说,有真事,有传闻,有家长里短,也有天灾人祸。
有一位姓钱的老板,喝得面红耳赤的,站起来道:“诸位,你们知道为什么东陈数地大旱,咱们江南却没有事吗?”
喝得头晕乎乎的王善一挑眉:“瞧钱老板这话问的,东陈国地盘大呀,东北至营州、平州,设安东都护府二部,与白山黑水的靺鞨六部相接;再往东的大海里,为了遏制新罗和倭国,还设了安东一部;东南至广州、雷州半岛,连接南海;正南至安南都护府,直逼百越,西抵南诏,西北有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监视吐蕃与突厥余部。西部有陇右大都督府,挨着吐谷浑残部,还能防着吐蕃和突厥。国家地盘大了,天灾就多。一般情况下,北方少雨,容易干旱,南方多湖泊,容易发水。”
钱老板道:“王掌柜这话也没错,不过去年东陈大旱的范围也大了点,可江南安然无恙,是因为旱魃在余杭被镇压了。咱们这边离余杭近,余杭有座径山寺,是倭国高僧道源法师化缘所建。你们不知道,道源法师法力高深,神通广大的很呢。当年他养着一条青色巨蟒,名叫扶摇,还有一条白色巨蟒,名叫九天。两条大蟒跟着他修炼多年,颇通人性,轻易不伤人。他去那些大户人家化缘,人家看到这两条巨蟒,有的稀奇,有的敬畏,大多数都给钱了。后来径山寺建好,这两条巨蟒就成了寺庙的守护者,住在寺院后面的山上。”
王善一听到扶摇的名字,脑子一个激灵,这条青色巨蟒是否青青那个丈夫,大青的亲爹?她马上追问:“钱老板,刚不是在说东陈大旱灾吗?咋又扯到径山寺和巨蟒上面了呢?难道大旱是这两条大蟒搞鬼吗?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钱老板道:“别着急呀,听老夫慢慢说。扶摇与九天相处多年,道源法师戏言把它们配成一对夫妻,那两条巨蟒从此形影不离的,比人类小夫妻都亲密。过了几年,扶摇突然失踪了,道源法师觉得怪遗憾的,不过,他认为自然界的生灵,自有归处,也不必过于查问。可是九天就跟疯了一样,到处寻找,有人阻拦它还会怒而伤人。没办法呀,道源法师只能拜托能人异士四处寻找打探,后来听说在西京城外的青衣山上找到了。扶摇还不愿意回余杭呢,谁捉它就要咬谁。有捕蛇能手给它下了蛇药,迷晕了装入铁笼,悄悄地运回来了。”
王善一听得睁大了眼,难道扶摇喜欢上青青,所以不愿意回余杭。捕蛇人不懂扶摇的心意,硬把它捉走了。要是这样说,扶摇也不算是渣蛇,它情有可原,万不得已。想到这里急问:“钱老板,后来呢?扶摇怎么样了,难道就这样妥协了?”
钱老板道:“应该是吧,老夫有个亲戚,在余杭做茶叶生意的,家财万贯。他跟道源法师有往来,年年给径山寺捐香火钱,老夫也是听他说的。九天见了扶摇,又急又气,硬说它身上有其他蛇的气味,咬了它两口,然后就要求它守着自己,再不要三心二意。初时,扶摇不答应,两条巨蟒打得地动山摇的。恰好余杭那年发了水灾,百年不遇的水灾,有人怀疑是这两条巨蟒打闹,引发的水循环异动。”
王善一心中暗笑,两条巨蟒而已,怎么可能就引起水循环异动了。这人要是愚昧了,什么都能联想到一起。不过,知道扶摇还念着青青,这就很好了。巨蟒属于冷血动物,寿命很长,只要它还有心,或许还能与青青破镜重圆。
钱老板笑道:“不过是两条冷血动物,还能有什么情情爱爱呢?道源法师怕外人胡说,对径山寺的名声不利,就把扶摇关起来,不给吃喝,逼它就范。不知用了什么手段,两条大蟒后来和解了,成天甜甜蜜蜜的出双入对。这样过了几年,忽然有一条青蛇找过来,纠缠扶摇,可扶摇不认青蛇,两条蛇打起来,九天也来助阵,夫妻两个把青蛇重伤了,扔在后山上自生自灭。那青蛇好似有点神通,自它来余杭,整个江南大旱两年,西湖的水都浅了一半。又有人说,那青蛇不吉利,是旱魃所化,要杀死它。”
王善一心中一惊:“啊,杀了吗?它的尸体在何处?”
钱老板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道源法师又是修行的高僧,平日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青蛇虽然可能是旱魃所化,也不忍心杀了。用一件法宝把青蛇钉在径山寺后山的一个枯井中,上面盖了一座小塔,称为沧溟塔。你别说,自从沧溟塔建好镇了那蛇妖,江南一带一直风调雨顺。众人感念道缘法师的功德,径山寺的香火可旺了。”
王善一听了这话,心中暗恨。她觉得青青这样知恩图报的性格,应该不是什么坏妖。青青要是旱魃,它在都城呆着的那些年,怎么没有大旱呢?反而是它离开了,都城才有的大旱。这倭国僧人怎样不了解,不过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不像是个好东西。豢养巨蟒用来化缘,未尝没有利用人们心中敬畏害怕的心理,逼着人破财消灾的意思。
都说人对眼狗对毛,巨蟒一青一白,品种未必一样,九天一厢情愿,扶摇不愿意,岂能用手段强逼?青青落败,那妖僧真要有好生之德,不应该让它养好伤,劝它离去。怎么不问青红皂白,就认同说是旱魃,给人家钉到枯井里边,还盖塔镇压。
王善一心里焦急,再想问明白些,钱老板也不清楚了。他知道的都是道听途说来的,没有亲眼所见,也不能十分相信。要想弄清楚情况,还得亲自上一趟杭州。说干就干,把运往陇右的树苗交安西商栈代为运输,当天晚上就让杰哥连夜飞往杭州。
天色一亮,杭州城门一开,王善一就以王元娘的名义进了城。找人问了径山寺的位置,骑马就去了,到大门口,有个小和尚拦着不让进,说他们寺院不接见女客。王善一冷笑几声:“小师傅,佛曰众生平等,连万物生灵都可有佛缘,怎么就不让女子入内?”
那小和尚大约十三四岁,一副蠢相,长了一对斗鸡眼,此时眯着眼睛看过来,不服气地道:“师傅交待的,小僧也不知道,女施主就不要与小僧狡辩了。”
王善一道:“听说,贵寺后山上有座沧溟塔,镇压了一只蛇妖。可是真的?听着有些不可思议,不是你们吹牛吧?”
小和尚听了不大高兴:“女施主不要胡说八道,确有其事。道源法师神通广大,镇压一只蛇妖不在话下,怎么可能是吹牛呢?”
王善一道:“本女君不相信,蛇妖长什么样?镇压者要不要喂食?会不会死?”
小和尚白她一眼,正准备把门关上。王善一看看左右无人,赶紧掏出一对小银元宝,硬塞到小和尚手里。嘴里道:“小师傅,我这人就爱听传奇故事,听说这事,大老远从金华过来的,您就跟我说说详细吧。”
小和尚看了一眼手里的两个元宝,脸色才好看一点。他也四下看了看,发现没有人,才把元宝塞到衣服内袋里。王善一好笑,跟他说:“小师傅,你跟我走,咱找个好茶楼,我请你吃江南点心,喝香甜饮子。”
小和尚想了一下,赶紧从寺院里出来,把门关好。跟着王善一就走,他没别的爱好,最爱吃,他外貌长得不大好,在寺院里没什么面子,平常就是扫地看门,干些杂活,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听见有人要请他吃点心,什么也顾不上了,跟着眼前的女子就走。
王善一把他领到西湖边上,找了一条经营船点的大船,直接包下来,两人上了船。船到湖中心,王善一点了红豆小点、桂花糯米糕、松仁粽子糖、糖麻花,还点了一壶菊花饮。
小和尚法号净明,才十四岁,父不详,母亲是个歌姬,嫌他碍事,嫌他长得丑,就想把七岁的儿子送到寺院出家。余杭的寺院里都不愿意要他,还是径山寺住持大师道源师傅心善,把他收了。让一个大弟子教他认字,学习佛经,顺便给寺院干点杂活儿。
净明一边吃一边喝,长这么大也没吃过这么多好吃的。想起来,只有母亲送他去径山寺的那个早上,给他买了一个糖饼,想起来那种甜蜜的味道,真是世上最美味的东西了。
都说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净明对王善一也没了戒心。就老老实实地说了他知道的一切:道源法师在倭国学过一些法术,能听懂蛇语。无意中遇到一条刚出生不久被母亲抛弃的小青蛇,听懂它的求救,就收养了它,取名扶摇。后来,在仙茎山救了一条被野猫狸咬伤的小白蛇,知它愿意追随,就收下它,取名九天。扶摇有异能,能识宝,凡有天灵地宝都能有所察觉,给师傅汇报。九天善偷盗,她的身体缩小时,能从极小的洞穴钻入,把金银珠宝吞下去,然后顺着墙壁攀爬而上,把东西吐出来交给师傅。
王善一听了暗自冷笑,这位东瀛来的和尚只怕是个大盗吧?披着佛家慈悲的外皮,养着扶摇、九天这两个畜牲,一个找宝,一个偷盗,顺便愚弄百姓,这真是狼狈为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