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沈幼鱼的话,林慕婉脸上的小心之色顿时化作欣喜,急忙拖动自己的凳子,朝着沈幼鱼这边坐了坐。
至于为什么拖动自己的凳子,而不是学着沈素素,跟沈幼鱼挤同一张。
那自然是林慕婉不喜欢两个人挤在一起,现在夏天了,她还穿着长袖,挤在一起很热的。
也就沈素素喜欢了,她可不喜欢挤在一起,热起来影响学习效率。
“这样做,这样,这样。”
......
几分钟后,林慕婉脸上露出一抹恍然大悟的神色。
原来这道题是这样做的。
沈幼鱼这才放下笔,“好了,林同学,你该回到自己座位上了。”
林慕婉条件反射似的说出,“谢谢老师。”
后面两个字刚念出来,林慕婉猛然反应了过来,脸上骤然间涌上一抹羞红,不好意思的改口道,“谢谢你,沈幼鱼。”
看着脸蛋有些泛红的林慕婉,又想着她平时作为学霸的人设,沈幼鱼心中突然升起一抹特殊的感觉,恶作剧的轻声说道。
“诶嘿~”
“叫老师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再叫一声听听。”
林慕婉闻言,脸色更加红润了,刚刚习惯性的叫出口就算了,现在知道了,再叫一声的话,这和让她当众出丑有什么区别。
就像是去领奖台,站上去了,领了奖品以后,正主上来了,才发现不是自己,一样尴尬。
“讨厌啦!”
非常小声的说完后,林慕婉便微微弯腰,拉起自己的凳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只不过那白皙,小巧精致的耳朵却是通红,那犹如滴出血一般的耳根,显示出了她此刻心里并不平静。
看着如小鸭子一般,回到自己座位上的林慕婉,沈幼鱼的嘴角也不由得微微弯起。
【少女们的心思,真是可爱呢。】
叮玲玲~
没过多久,学校的铃声再次打响,在外面待了许久的蒋劲松也准时走了进来。
不是必要时刻,他不会提前进教室,占用学生们的时间。
进入教室后,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该说的,早就说过了,而学校舞台上的横幅以及设施,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所有人,搬上自己的凳子,到舞台下面去。”
说完便指了指坐在门口的陈欣秋,“按照顺序,跟我来。”
操场上,人影绰绰从一年级到初三,所有学生都列成一个个小方阵,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学校人很少,只有二百来号人,所以一排就足够了,不用两排。
沈幼鱼坐在属于初一年级的区域里,班主任并不是按照身高的高低来安排位置的。
麻烦。
而是按照教室里的位置来安排,所以就造成了班级里最高的两个女生,沈幼鱼和林慕婉坐在第一排。
最矮的沈素素却坐在沈幼鱼身后,坐在凳子上,前面什么都看不到。
不过这也无所谓,毕竟这种会看得清楚又怎样,难不成还真会有学生认真听吗?
不对,也说不准。
比如现在的好学生,林慕婉就在认认真真的听校长讲话。
还没等多想,沈幼鱼便感觉到身后传来一股特殊的感觉,是沈素素。
她在玩自己头发,沈幼鱼好看的眉头顿时一皱,刚想说些什么,但是又想到沈素素是自己的好朋友,青梅竹马。
原本想说的话,又全部咽进肚子里了。
毕竟之前自己坐车,抱她像抱个小萝莉一样,放自己腿上的时候,还有薅她头发的时候,她也没说什么。
自己可不能这么小气,什么事情只想着自己。
噼里啪啦......
台上的黄校长拿着一份长长的稿子,正在不停的念叨着。
什么学校荣誉啊。
这些年老师们做了什么贡献,还有教育成果等等。
通篇讲述了学校与老师们的辛苦,还有种种不容易,最后才告诫学生们。
一定要好好学习,知识改变命运,只有好好读书,你们才能走出大山,见识外面更广袤的天地。
反正就是一阵非常振奋人心的话语,听的沈幼鱼都有点激动了。
当然,这是以沈幼鱼成年人的思维来听,确实是对的,这些话也没有错。
而沈幼鱼周围,哪怕是学习最好的林慕婉,也听的摇摇欲坠,装模作样的打起精神。
毕竟这些大道理,没有一定的阅历,还真不能理解这些道理。
毕竟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就像是一个闭环,多年后你有一个瞬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那就是子弹命中的瞬间,此时才是教育的完成。
升学考公时才读懂《范进中举》,找工作时才读懂《孔乙己》,年纪大了,时间回不来了,才会读懂《匆匆》。
这就是教育的即时性和延时性,教育提前为你灌输思想,而在你拥有阅历那一刻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意味着之前的文章与老师,才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了他们的任务,这便是朝花夕拾!
不过就算如此,让沈幼鱼再听一遍,也感觉坐如针毡,更何况,坐在第一排,想摸鱼玩手机都不好玩。
而小萝莉沈素素,现在已经在后面开心的玩着手机了。
当然她家的两个老人,现在也在舞台旁边的小房子下面,乘着凉。
至于为什么沈素素敢如此光明正大,不怕被她家老人看见。
那完全是因为她这种小萝莉身材,只要将整个人缩在沈幼鱼后面,谁也看不见。
况且还有沈幼鱼和林慕婉这两个认真听讲,眼观八方的人给她打照应,一旦有老师来了,会提前碰她一下的。
就这样,直到十点多。
随着太阳的上升,天气逐渐变的炎热起来之后,校长也意识到了该结束了,将手中的稿件翻到最后一页。
这才讲起学生们这一年以来的成绩。
而站在左边小房子处的家长们,早就迫不及待了。
虽然自己的孩子,去年是个什么情况,他们其实也心知肚明。
可是他们在赌,在祈求那微不可及的运气,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学校,老师们的认可。
亦或者领到一张奖状。
虽然奖状不值几个钱,但这能十分的明确,自己家的孩子在学校有认真读书,表现的还不错。
这是对自己教育孩子能力的认可。
别以为农村的就不会争强好胜了,只不过大家都穷,都是在地里刨食的农村人,没什么好争的,总不可能炫耀自己今年粮食大丰收了吧?
一亩三分地,就算翻个十倍,卖的再多,也不如别人在外地打一年工赚的钱多。
所以这些在家的老人们,只能争一争孩子们的成绩了。
就如年初的沈军一般。
哪怕他是个赌鬼,自家闺女拿了第一名,他也暂时放下了赌性,和牌友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