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槐所代表的世家大族此次在背后暗中出钱,出粮,出兵支持着张角,张宝,张梁等人发动这场黄巾起义,其本意是表达对皇帝刘宏的不满,和想让自己袁氏子弟在这一场黄巾起义中建功立业,崭露头角,逐渐的掌握一部分兵权。
现在连黄巾军二首领都被人杀了,自己家族中的袁氏子弟,袁绍,袁术等人还是普通的小官,而这从辽东偏远的地方出来的一个小小的郡守居然连续立功,现在皇帝居然还想把他封为平东将军,这可是朝廷的三品官员啊。
自己等人平日里就看不惯张让等中常侍把持朝政,经常在皇帝刘宏面前说自己等人的坏话,让自己等人平日里经常遭受皇帝刘宏的责骂。
这个辽东玄菟郡郡守杨帆本来就是从张让手中买官,天然就是宦官张让一党,本来这个杨帆成了东中郎将就有了很大的兵权,现在再让他成为平东将军,那不是大大的提升了中常侍一党的实力吗?这对自己等人可是不好,所以一定要找借口阻止他获得此职。不能让张让等中常侍继续嚣张跋扈了。
袁槐对着皇帝刘宏躬身一行礼说道:“启奏陛下,现在虽然黄巾军二首领张宝已经被杀,但是还有天公将军张角,人工将军张梁,依然在率领着黄金乱军为祸冀州,故臣请加封杨东朗将为幽州刺史,以便杨平东将军更好的从幽州抽调粮草等物资补给大军,臣相信杨平东将军有了整个幽州的供给,肯定能更好的斩杀以天公将军张角,人公将军张梁所率领着的黄巾乱军,为朝廷效力”
这就是袁槐的歹毒之处,表面上看着这是袁槐为杨帆在请官,实际上则是表示杨帆的官职升的太快了,这才短短的几个月就从一个郡守加封了一个东中郎将的官职,掌握了不小的兵权,现在如果继续加封平东将军,进一步扩大杨帆的军权,整个幽州的黄巾乱军都是杨帆率领着的大军斩杀的,也就是说杨帆对整个幽州百姓都有大恩,所以假如任命杨帆为平东将军,以杨帆手中的精兵悍将,再以幽州为根基,一旦杨帆要是造反的话,朝廷可是拿杨帆没有办法,要知道打的官军节节败退,各地县令郡守都被杀害,各地县城,郡城都被攻破的黄巾乱军可都不是杨帆所率领着的精兵悍将的对手。
再者,以刘宏那疑神疑鬼的性格只要自己等人将潜在的威胁表露出来,他一定不会放任杨帆继续掌握那么大的兵权,这样子无形之中就削弱了张让,赵忠等为首的宦官一党的势力,宦官一党失势就代表着自己一方势力大增,此消彼长之下,自己等人一定能灭了宦官一党。
再说了即便皇帝刘宏再喜欢中常侍一党,自己代表着士族出声,皇帝刘宏肯定也得考虑一下我们的意见。
袁槐说完之后就不再言语,就在堂下等着,你还别说,袁槐的这一番话语还真说到了刘宏的心中了,刚才准备让张让草拟圣旨,也只是自己初听喜讯,一时情急之下所说的,现在经过袁槐的这一番说法,自己也反应过来是啊,这要是继续增加杨帆手中的兵权,自己等人就只能赌杨帆不会造反,一旦杨帆要是造反,其造成的危害就远远不是张角,张宝,张梁所率领着的黄巾乱军造成的危害了。自己刚才就有些后悔下达了那个圣旨,现在既然袁槐提出了这个说法,那正好给自己一个台阶。那自己就借坡下驴,顺着袁槐的说法继续往下走。
于是刘宏问道:“袁爱卿,幽州刺史刘虞,为汉室宗亲,平日里处理幽州政务也十分用心,现在突然加封杨郡守为幽州刺史,是不是不合适?”
袁槐说道:“可是杨东中郎将此次可是斩杀了黄巾军二首领地公将军张宝,只是加封他为平东将军,是否奖励过小了?武职升官了,是否把他的文职也提升了?”
刘宏说道:“现在加封他为幽州刺史朕觉得不妥,刘虞做的不错,朕不想免去刘虞的官职,不知爱卿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袁槐说道:“既然陛下觉得加封杨帆为幽州刺史不妥的话,那臣建议此次杨帆建立的功业暂时只用金钱等物资进行奖赏,可让杨帆率领着大军继续攻打黄巾乱军的张角,张梁等人盘踞的广宗城,一旦拿下了广宗城,斩杀张角,张梁,到时候就足以证明杨帆在武略上面的成就大于在文职上面的成就,到时候陛下可以任命他为卫将军,假节等官职,让杨帆专门从事武职,为朝廷开疆扩土,避免文职对他造成的拖累”袁槐心里想着,虽然这个杨帆侥幸杀了一个黄巾军二首领张宝,可是张角和张梁都不是好对付的,我就不信了那么厉害的黄巾乱军会被杨帆这一个小小的郡守剿灭,这样子也显得朝廷无能,自己这四世三公的大汉第一世家无能。再者到时候杨帆即便胜利了,那也会损兵折将,大大的削弱了他的实力。
刘宏听完了袁槐的话,琢磨了一下,觉得袁槐说的也有理,虽然到时候依然要任命杨帆为二品的卫将军,但是也把杨帆的文职拿掉了,杨帆即便手下兵士再精锐也需要吃饭,自己只要把控住幽州他的后勤,就足以遏制他的发展。
在袁槐刚才把话说完的时候就差点气坏了张让,张让一听袁槐的话语就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这是不像样自己这中常侍宦官一党势力壮大啊,这袁槐用心何其歹毒,气死我了,不行,我不能看着皇爷就这么上塔的当,杨帆杨郡守这么好的一个助力,自己可不能让袁槐破坏了。想到这里,张让赶忙站出来对着皇帝刘宏说道:“陛下,此次杨东中郎将立了这么大的功,如果不赏,岂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让天下的仁人志士还怎么给朝廷效力,袁司徒的建议断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