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军府西侧的小院,青砖灰瓦,门前两株老槐树投下斑驳的树影。白芷牵着十二个女孩子的手,跨过门槛时,最漂亮的春草,怯生生地拽着她的袖子,小声问:“小姐,我们以后就住这儿吗?”
白芷蹲下身,替她理了理散乱的头发,笑道:“是啊,以后这儿就是你们的学堂,白日里学绣活、读书,晚上还能回家。”
院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几间收拾干净的屋子,连桌椅都还没备齐。柳临峰正指挥几个士兵从外头搬来几张旧木桌,见她们进来,擦了擦额角的汗,道:“小姐,东西还得再等等,一时半会儿凑不齐。”
白芷摆摆手:“不急。”她转头对女孩子们道:“咱们先铺些稻草,坐地上说话。”
几个大些的女孩子手脚麻利,抱来几捆干稻草,铺在堂屋中央。白芷也不嫌脏,拉着她们围坐一圈。女孩子们起初拘谨,但见她神色温和,渐渐放松了些,只是仍不敢大声说话,只拿眼睛偷偷打量四周。
白芷从袖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笑道:“今日咱们先认认地方,不做工,也不读书,我给你们讲几个故事,好不好?”
女孩子们眼睛一亮,春草甚至往前蹭了蹭,仰着脸问:“小姐要讲什么故事?”
白芷翻开书页,声音轻柔:“讲几个寒门学子,如何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
“从前有个穷人家的孩子,叫匡衡,家里连灯油都买不起。可他极爱读书,夜里想看书,却点不起灯。怎么办呢?他发现邻居家灯火通明,便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借着那一点微光读书。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官至丞相。”
女孩子们听得入神,有个瘦小的女孩小声问:“小姐,他真的就靠那一点光读书?”
白芷点头:“是啊,只要有心,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她接着讲,“还有个叫车胤的孩子,家里穷,晚上没灯,夏天就捉萤火虫装在纱囊里照明读书;冬天雪夜,便借着雪光看书。后来,他也成了大官。”
春草眨了眨眼:“萤火虫的光那么弱,能看清字吗?”
白芷笑道:“看不清,便多看几遍,总能记住。”
“再讲一个范仲淹的故事。他幼时家贫,住在寺庙里读书,每日只煮一锅粥,放凉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配一点咸菜。旁人笑他寒酸,他却说:‘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岂能贪图口腹之欲?’后来,他成了名垂青史的名臣。”
女孩子们听得怔怔的,那个年纪最大、相貌平平的女孩——招娣,绞着衣角,低声道:“小姐,可……可我很笨,读不好书怎么办?”
白芷看着她,温声道:“读书不是为了人人都要做官,而是为了能更有尊严地谋生。读不好书,可以做绣活,学木匠,学算账,学烹饪……只要有一技之长,总能活出个样子来。”
招娣眼睛微微发亮:“真的吗?”
白芷点头:“当然。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明日,咱们就开始学绣花,好不好?”
女孩子们互相看了看,终于露出笑容,齐声应道:“好!”
柳临峰站在门外,听着里面的对话,唇角微扬。他转身对士兵道:“再去买些笔墨纸砚来,要最好的。”
士兵挠头:“柳副官,督军知道咱们这么花钱吗?”
柳临峰淡淡道:“督军若问起,就说是我私账上出的。”
士兵不敢多言,匆匆去了。
屋内,白芷的声音仍在继续,温和而坚定,像一盏灯,照亮了这间简陋的稻草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