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爷!我一大妈她可是一整天都没有停歇过,那包饺子的馅料就让我柱子哥来操刀准备吧!正好借此机会能让我柱子哥再露一手,炒一道醋熘白菜,正好那酸酸辣辣的味道用来当下酒菜,”魏武满脸笑容地说道。
魏武心里头打着如意算盘,一方面确实是嘴馋得很,特别想品尝一下傻柱精湛的厨艺;
另一方面嘛,则是希望通过这番话,能够在易中海夫妇面前展现出自己体贴又孝顺的一面。
果不其然,易中海和他老伴儿听到魏武这么一说之后,两人的脸上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一种别样的神情。
他们似乎被魏武的话语所打动,开始自行脑补起魏武懂事乖巧、善解人意的形象来了。
一大妈连忙回应道:“哎哟喂!你这孩子可真是太会心疼人啦!我不过就是做些缝缝补补的小活儿罢了,哪算得上辛苦哟!老易啊!
你就跟小魏你们爷俩在家里好好喝喝茶、唠唠嗑,我这就赶紧出门去割点肉回来。”
说着,一大妈便将手中的暖水瓶轻轻地放在那张老旧的八仙桌上,然后美滋滋地转身去取肉票和零钱,脚下生风似的一溜烟儿就跑得不见人影了。
这时,易中海热情地招呼着魏武道:“来来来,小魏,快来尝尝大爷我一直珍藏着舍不得喝的上等茶叶。
这可是年前我圆满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后,咱们轧钢厂杨厂长特意奖赏给我的呢!正宗的黄山毛峰。”
易中海看着自己媳妇一脸高兴的去割肉也站起身到柜子里翻找出一个牛皮纸茶叶桶。
魏武满脸笑容地迅速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迫不及待地伸手从易中海手中接过那个精致的茶叶桶兴奋地说道:“是吗?那我可得好好品尝一下!”
易中海豪爽地大手一挥,微笑着说:“你要是觉得好喝,等会儿走的时候直接把这茶叶桶拿走就行啦。”
对于易中海来说,这些茶叶根本不算什么,与他所追求的舒适养老生活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魏武连连摆手,连忙推辞:“那哪成啊!这样多不好意思,哪有到别人家做客还连吃带拿的道理!我以后要是想喝茶了,就直接过来您这儿讨一杯,嘿嘿!”说完还露出一副憨态可掬的笑容。
易中海看着魏武如此实诚的模样,不禁笑出声来,满意地点点头:“行嘞,以后你想喝茶了,尽管来大爷家里就是。”
得到易中海的应允,魏武开心地咧嘴一笑,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茶叶桶盖子。
先是轻轻地用手指捏起一小撮茶叶,放进易中海面前的搪瓷缸子里;
接着又如法炮制,给自己的搪瓷缸子也捏了同样分量的茶叶。
最后,提起桌上的热水壶,缓缓地将滚烫的开水倒入两个搪瓷缸子里。
随着热水的注入,茶叶在水中翻滚、舒展,渐渐散发出阵阵清香。
魏武缓缓地凑近那只略显斑驳却颇具年代感的搪瓷茶缸子,轻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鼻翼微微颤动着,仿佛要将那股茶香尽数吸入鼻中。
脸上渐渐浮现出一副陶醉其中、尽情享受并回味悠长的表情:“嗯~真香啊!真是难得一见的好茶,好茶呀!”
话音刚落,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双手迅速捧起那只搪瓷茶缸子,凑到嘴边,猛地吸溜了一口。
随着“吸溜”一声响,滚烫的茶水顺着喉咙滑入腹中,带来一阵温暖和满足。
喝完之后,魏武并未急于放下手中的茶缸子,而是轻轻合上双眼,细细品味着口中残留的余香和那独特的滋味。
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睁开眼睛,轻声赞叹道:“此茶香气如兰花般清幽淡雅,入口滋味甘醇且余韵悠长,实乃不可多得的佳品!”
一旁的易中海见魏武如此沉醉于这杯香茗之中,不禁也被勾起了兴趣。
微笑着端起自己面前的搪瓷茶缸子,学着魏武的模样吸溜了一小口。
就在易中海与魏武二人悠然自得地品着茶、愉快地聊着天时,他们对门的贾家却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贾张氏动作利落地打开家中那个有些破旧的柜子,从里面翻找出一包用旧报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她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露出了里面一些还带着些许灰尘的花生。
这些花生正是过年时剩下的,但看起来保存得还算完好。
贾张氏将花生放在桌上后,转头看向正在忙碌的儿媳秦淮茹,高声喊道:“淮茹啊!你来把这些花生都扒了皮,炒熟做个花生米。
还有东旭,今天可是二月二呢,等会儿你把这包花生给送到你师傅家里去。”
听到母亲的吩咐,贾东旭连头也没抬一下,只是闷声应道:“知道啦,娘。您说啥就是啥呗。”对于母亲的要求,他向来都是言听计从,从不忤逆。
而秦淮茹则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来,眼珠滴溜溜一转,似乎在心里盘算着什么。
不过很快,她便乖巧地应了一声:“行,妈,我这就去弄。”说着,她伸手拿起桌上的花生,快步走向厨房。
贾张氏可不是好心让贾东旭拿花生米去易中海家的,
贾张氏是看出易中海有让魏武给养老的苗头,危机感油然而生,
要知道易中海大户,可不能便宜了魏武那个没爹没娘的。
秦淮茹则是想着贾东旭去易中海家吃饭肯定会给两个孩子拿回来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