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黄岛日记:在时光里打捞温暖的锚点》
2013年的清明后的第一个周末,细雨像扯不断的棉线,将鲁中丘陵的年味浸得湿润。这是我第一次踏上黄岛的土地,却仿佛带着某种宿命般的牵连——当车轮碾过胶州湾跨海大桥的瞬间,海雾正从远处的薛家岛缓缓漫来,模糊了海岸线,却清晰了心底的期待。
青岛的海风还带着料峭的寒意。我和妻子抱着给父母准备的降压药,舅舅拎着两坛老家自酿的小米酒,叔叔捧着新采的香椿芽,坐在开往黄岛的面包车上。车窗上凝着细密的水珠,将城市的街景晕染成模糊的水彩画,唯有心底的期待愈发清晰——父母来黄岛投奔姊妹已整整一年,这是我们第一次专程去探望。
一、初遇黄岛:在细雨中展开的温情画卷
黄岛开发区的街道带着新千年伊始的蓬勃气息,车水马龙的长江路像一条流动的缎带,人行道上的行人脚步匆匆,却在遇见熟人时放慢语速,操着略带胶南口音的青岛话互道家常。
车子在太行山路停下时,远远就看见父亲的身影。他站在单元楼前的槐树下,背有些佝偻,正踮脚往路口张望。母亲站在他身侧,手里攥着条蓝布手帕,见我们下车,突然快步走过来,布鞋在青石板路上敲出急促的节奏。\"瘦了,都瘦了。
阿丽妹子的家在太行山路附近,推开单元门便听见暖气管子发出的嗡鸣。她迎上来时,发梢还沾着细雨,手里捧着刚蒸好的海菜包子,热气混着韭菜的鲜香扑面而来。\"哥你可算来了,阿慧姐昨天还说要去给你买新轮椅呢。\"她说话时眼睛弯成月牙,让我想起童年时总把糖果藏在我书包里的堂妹。果然,次日清晨,一台银灰色的轮椅便停在客厅中央,阳光透过阳台的玻璃,在轮椅的扶手上镀了层金边——这是妹子跑了三家医疗器械店才选中的,说\"轮椅也要让大哥坐着体面\"。
二、市井烟火:藏在细节里的温暖密码
在黄岛的日子,时光被掰成了细碎的光斑。每日清晨,保发大哥总会骑着电动车载我去唐岛湾公园,看海鸥掠过平静的海面,听退休老人用萨克斯吹奏《北国之春》。路过长江利群商厦时,他总会买上两斤刚上岸的蛎虾,说\"中午让你嫂子做个油爆虾,比老家的河虾鲜多嘞\"。街市上的海鲜摊永远热闹,老板娘握着明晃晃的剖鱼刀,转眼间就能将一条鲅鱼片成均匀的薄片,溅起的水珠在晨光中像碎钻般闪烁。
阿慧姐姐住在保税区附近,每周都会开车来看我,后备箱里永远装着惊喜:第一次是一套静音哑铃,说是\"在家也能锻炼,别总躺着\";第二次是一台崭新的电脑,\"联网就能看老家的新闻,想我们了就视频\"。她说话时总是轻轻拍我的肩膀,力度适中,像母亲哄孩子般自然。有次恰逢周末,她特意带我去薛家岛的渔家乐,木桌上摆满了清蒸螃蟹、辣炒蛤蜊、鲅鱼饺子,海浪在不远处拍打着礁石,酒杯相碰时,她忽然说:\"小时候你总护着我们,现在换我们照顾你。\"海风掠过鬓角,竟让我一时语塞。
三、妻子的背影:在冷库与时光赛跑的女人
二月底,妻子阿梅因冷库的苹果发货事宜短暂返家。她的行李箱里装着半袋黄岛的虾皮,说\"给咱爹娘熬汤喝\"。那几日,她像陀螺般旋转:白天去五里沟的苹果冷库验货,晚上对着账本核对菏泽李老板、东北孟老板的订单——尤其是出口俄罗斯的几十吨苹果,从果径大小到糖度检测,她都要亲自把关。\"海南的客户要赶在春节后第一波上市,合肥和杭州的订单得挑最红的果子。\"她趴在餐桌上算着物流单,台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才发现她的鬓角竟添了几根白发。
某天深夜,我起夜时看见她正对着手机屏幕与海南客户视频,身后的冷库门开着,冷白色的灯光映出她裹着厚外套的身影。她逐一翻动苹果,用带着蒙阴口音的普通话认真解释:\"您看这果蒂,发青的说明新鲜;表皮的斑点是日照足的标志,甜着呢。\"那一刻,我忽然读懂了她一年几千吨发货量背后的辛劳——那些远销各地的苹果,不仅是生计的依托,更是她用汗水编织的生活密码。
四、离别时分:在风车转动中收藏光阴
五月的黄岛已透出夏意,槐树花在街头巷尾散发着清甜。离别的日子定在夏至前一日,阿丽妹子帮我收拾行李,将姐姐买的哑铃和电脑仔细裹上泡沫纸,保法大哥特意去码头买了两箱真空包装的海鲜,说\"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发车前,保发大哥塞给我一袋晒干的海苔,\"泡茶喝,比茶叶还香\",他的眼睛有些发红,转身时用力抹了把脸。
皮卡车驶离开发区,途经张家坡路口时,我忽然看见成片的风力发电机在远处的山岗上转动,巨大的叶片切割着云层,投下斑驳的阴影。这是2013年的春天与夏天的交界处,距离后来震惊全国的\"11·22\"事故还有半年时光,此刻的黄岛正沉浸在蓬勃的建设中,而我的记忆却永远停留在那些被亲情浸润的细节里:是阿丽递来的热包子,是阿慧拍肩时的温度,是妻子在冷库核对订单的背影,是保发大哥欲言又止的泪光。
尾声:时光的馈赠
回到老家后,那台轮椅载着我走过了十个春秋,电脑里存满了在黄岛拍的照片:唐岛湾的落日、金沙滩的细沙、亲友相聚的餐桌。妻子依然在冷库忙碌,每当海南的客户打来电话,她总会说起那年在黄岛的短暂相聚,说\"多亏了姊妹们照顾你,不然我哪能安心发货\"。
前些日子整理旧物,发现阿慧姐姐送的哑铃上已有些许锈迹,却忽然想起她当时说的\"别总躺着\"——原来真正的亲情,从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藏在日常中的点滴牵挂。就像黄岛的海风,看似无形,却早已将温暖刻进了时光的褶皱里。
如今再想起2013年的那个春天,终于懂得:所谓\"躺平\"的时光,从来不是慵懒的休憩,而是命运馈赠的温暖锚点——当我们被亲人的爱紧紧托举时,每个平凡的日子,都成了生命中不可复制的诗行。那些在黄岛的三十多个日夜,早已化作心底的星河,每当想起,便有星光闪烁,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