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烛火下,时砚略显消瘦的清俊脸孔浮起无奈的苦笑:“我和祖父大吵一架,祖父将我撵出家门。我无处可去,只能来投奔你了。”
短短两句话,信息含量太大了。
裴青禾忍不住皱眉:“时家三代单传,时老太爷疼你如眼珠子一般,怎么会将你撵出家门?你们为何事吵闹到这等地步?”
时砚轻描淡写地解释:“这两年来,祖父一直催我成亲,我不愿意。祖父心中早有不满,前些日子,我要来裴家村,祖父拦不住我,勃然大怒,就将我撵出家门了。”
“董大郎董二郎兄弟两个,自小就在我身边。我早就放了他们兄弟的奴籍。我要来裴家村,他们也就跟着来了。”
然后,一脸期盼地说道:“我现在不是时少东家了,祖父已经从时家旁支里选了一个精明能干的堂弟过继,以后时家的庞大家业,和我没什么干系。我一无所有,只有自己。”
“我想追随六姑娘,六姑娘肯要我吗?”
裴青禾鼻间骤然一阵猛烈的酸楚,面色却沉了下来:“时砚,你别胡闹!我招纳流民,每日操练,打打杀杀。未来路在何方,连我自己都不清楚。”
“长辈们看不惯,也不愿意和我同行,已经闹腾着分了家。”
“你一个外人,抛家舍业地来追随我,算怎么回事?”
裴氏分家的事,时砚当然清楚。
裴家村的围墙一直在加高加固,工匠们就没离过裴家村。村里的大小动静,都会在最快的时间内传入时砚耳中。
他和祖父激烈的争吵分歧,也是因此事而起。
“时砚!你是不是昏了头!”一把年岁的祖父被气得青筋毕露,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章武郡王在渤海郡登基为新天子。裴青禾应该领裴家军前去觐见,为新天子征战赴死。可裴青禾只派人送信送礼前去,这意味着什么?难道你不明白?”
“裴青禾野心勃勃,早晚会举旗自立。你读过史书,历朝历代的起义军,哪有好下场。”
“你今日踏出家门半步,以后就永远别再回来了。我们时家,没有你这等忤逆不孝的儿孙。”
“你别以为时家离了你不可。我这就过继旁支的时砾,以后时砾就是时家少东。我倒要看看,没了时家,你拿什么追随裴青禾!”
他在祖父盛怒的目光下,毅然走出了时家邬堡。身后只有董大郎董二郎相随。
他抬眼,和她对视:“六姑娘如果不收留我,我就无处可去了。祖父的脾气,我最清楚。在他心中,时家的传承,比我这个孙子更重要。他绝不会容我拿时家做赌注。我走出时家,就再也不能回头。”
“我要在六姑娘身上下重注,赌注就是我自己。我相信,你不会让我输。”
喉间似被什么堵住,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温热的液体在眼眶里蠢蠢欲动。
前后两辈子,加起来活了近三十年。这样浓烈酸涩胸膛激荡的感觉,还是第一回。
裴青禾和时砚对视良久,才低声道:“时砚,我没有把握一定能赢。”
“我只知道,我不愿对任何人低头,我不想让任何人来主宰我的生死和命运。我想让身边人都过上安稳的好日子,想让追随我的人都吃饱穿暖,想让这混乱的世道平稳,想让天下所有的百姓都有活路。”
“这条路一定很艰难。连我的祖母都不支持我,长辈们都不愿意,毅然决然地和我分家。你此时追随我,日后怕是会后悔。”
时砚眼睛唰地一亮:“后不后悔,都是以后的事。眼下我做的,就是我想做的。”
然后,郑重起身,拱手行礼:“从今日起,我就是裴家村的人。有什么差事,六姑娘尽管差遣。”
裴青禾深深呼一口气,站起身,扶起时砚:“你一心要追随,我便留下你。日后你想离去了,只管张口告诉我,我绝不阻拦。”
时砚只听自己想听的,咧嘴笑了起来:“能留下就好。对了,六姑娘得给我拨个住处,董大郎董二郎也跟我同住。”
裴家村招纳了几千流民,屋子永远不够住。工匠们半数建围墙,另半数一直在建新屋。
裴青禾是裴氏族长,是裴家村的灵魂。裴家军的重要人物,都住在她的左右。
裴青禾想了想道:“祖母的屋子空着,我让人收拾收拾,你先住下。”
“不过,村子里衣食有限,远远比不得时家。你可得有个心理准备。”
时砚双眸灿然发光,嘴角一直扬着:“我吃得了苦。”
裴青禾也笑了起来:“我这就领你去住处,顺便将裴芸裴燕她们都叫过来,让她们见一见你。”
……
“时少东家有什么可见的,都这么熟了。”裴燕打了个饱嗝,放了筷子,去寻裴芸冒红菱:“也不知青禾堂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裴芸不知想到了什么,眸光闪动。
冒红菱和裴芸对视一眼,同样沉吟不语。
裴燕翻了个白眼:“行了行了,你们别在我面前卖关子。我现在就去瞧瞧是怎么回事。”
三人一同去了裴青禾的屋子里。
一同被叫来的,还有裴甲裴乙方大头赵海包大夫等人。除了远行的顾莲冯长,裴家村里的重要人物全数到齐。
裴青禾目光一扫,声音清晰:“从今日起,时砚就是我们裴家村的人。”
众人齐齐震惊。
裴燕直接惊掉了下巴,脱口而出道:“时少东家不是要娶妻生子传承香火继承家业吗?怎么能做青禾堂姐的赘婿?”
裴青禾被气乐了,踹了裴燕一脚:“说什么浑话!时砚来投奔裴家,以后采买管账打理库房的事,都交给他。”
裴燕躲之不及,诶哟一声,龇牙咧嘴:“我就随口说笑嘛!”然后冲着时砚作揖:“对不住,我有口无心信口胡说的话,你别放在心上。”
时砚十分大度,半点都不计较:“我一心追随六姑娘,以后还请诸位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