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确定了都有了结亲想法后,裴家第三天就请了一位姓郝媒婆上门。
郝媒婆一进院门就四处边走边瞧,看到周家房子虽是泥坯房,屋里屋外收拾的挺干净整洁井井有条,旁边菜地里的菜长势喜人,茄子豆角黄瓜结了不少。
一看就知道一家子都是过日子的人。
周家大部分人都在,就是没看到周家的孙女们。
不过她眼睛很尖,在路过一旁厢房时,从未关紧的窗子缝隙里看到一个小姑娘,她穿着一身灰朴朴的粗布麻衣,但眉如远黛目若星辰,嘴角还有两个小梨涡,显得面容甜美而又不失灵动,就是看起来脸上还有婴儿肥,不像是有十六岁的样子。
不过她长得明媚皓齿又喜庆,正是长辈们喜爱的长相,哪怕只看到大半张脸,也让昏暗的房间变得熠熠生辉,她以为这就是周家大孙女,由衷地夸赞道:“哎呦,这闺女模样长得真俊。”
然后回头对裴渊道喜:“裴大郎君好福气啊。”
裴渊顺着郝媒婆目光看过去,只来得及看到半张侧脸,那姑娘就已经迅速关紧窗子再看不清身影,不过匆忙一瞥还是十分惊艳,看身影有点像那日在山上看到的少女身影。
见裴大郎看向自己女儿闺房,刘翠萍狠狠瞪了他一眼:“这是我家桃丫头,还没及笄呢,和裴大郎结亲的是她姐姐桐丫头。”
郝媒婆尴尬地笑了笑,见周家人脸色都不太好看,赶紧转移话题:“怪我,怪我,老婆子年纪大了眼睛不中用,你家大丫头呢?”
“马上就来。”周老太淡淡开口道,“桐丫头前几日受了风寒,这不才病好,我让她梳洗打扮一下再出来见客。”
郝媒婆一听暗中示意裴渊说两句问候的话。
裴渊此刻眼睛时不时落在刘翠萍身后房间窗子上,想起刚才那个惊鸿一瞥的侧颜,还想起周家二丫头是弟弟的心上人,心里有些乱糟糟的,完全没听清周老太说的什么话。
周老太一看裴渊来下聘了,还一副神游在外的模样,别以为她看不出来,这人好像打上桃丫头的主意。
郝媒婆一进来就东瞅西瞅就罢了,小孙女躲回房子里也能被看到,说她眼睛尖吧又老眼昏花,桃丫头才十四岁,比十六岁半的桐丫头差了两岁多,就这还能认错人。
躲在房间里的周梓桃也非常无语,本想偷偷见证书里男女主名场面,书里男女主定亲时,男主可是对女主一见钟情,一眼万年那种,立刻把为他生了四个孩子的前妻忘的一干二净。
女主虽是带着要当侯夫人的算计嫁给男主的,在婚后被男主无限宠爱中,慢慢放下了心房爱上他,两人这才琴瑟和鸣恩爱一生。
周梓桃以为自己躲在房间里通过窗子缝隙吃瓜书中男女主一见钟情名场面,应该无人会注意她。
谁知媒婆会到处走,还能从窗户缝隙看到她并且认错了人,差点闹个乌龙,她可不想破坏书里男女主一见钟情的名场面。
周梓桃叹口气听到周梓桐和大伯娘从另一房间走出来,还是忍不住打开一条细细的窗缝见证书里名场面。
梳洗打扮过的周梓桐在大伯娘的陪同下,迈着纤纤细步弱柳扶风般走来。
关了三天柴房没有吃好,周梓桐虽比之前整体清瘦了一些,皮肤却比之前白皙了一些,在结合她秀美的五官,反而看起来越发楚楚动人,有一种我见犹怜的美。
今日特意穿了自己最艳的水红色衣服,当真衬得她十分娇媚,周梓桃都有些看呆了。
怪不得男主会对女主一见钟情。
哪怕对周梓桐没了女主滤镜,周梓桃也不得不承认周梓桐长得的确不错,很有古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官家千金风范,一点儿不像她这种农家野丫头,一步恨不得能劈成一字马。
郝媒婆再次惊讶地睁大眼睛,乖乖啊,周家是怎么养丫头的,两个丫头一个赛一个貌美,特别是这大丫头通身气质就像那深闺里养大的娇小姐。
当然二丫头也不错,就是还没长开。一脸的孩子气,等长开了比周大丫可能还要漂亮,就是周大丫我见犹怜柔柳扶风的气质不是谁都能有。
他们大济朝达官贵人们受圣上影响,就喜欢身姿苗条似弱柳的女子,更别说这女子不光身姿苗条,还有我见犹怜的气质,要是给达官显贵做妾,周家不就发达了吗?
也不知周家怎么想的,要把这么美的女儿嫁给一个除了长相要啥没啥的鳏夫,当真是可惜了。
即便郝媒婆再为此惋惜,该守的职业操守还是要守的,她示意裴渊上前与周梓桐见礼。
裴渊望着与周梓桃从长相到气质都截然相反的女子,心底深处竟有一丝丝排斥,这么娇弱的女子,当真能为他操持家务带好孩子吗?
周梓桐见裴渊呆呆地看着自己不说话也不行礼,以为他是被自己容貌所迷看痴了,心中有些得意又有些娇羞,主动开口:“郎君为何一直看着人家,可是对我有什么不满吗?”
“没有。”
裴渊很快回过神来,今日他没资格在周家姐妹面前对比挑选,不管是容貌还是出身,周大丫已经比他之前相看的女子好太多了,他不该得陇望蜀,遂认真与她见礼,“在下裴渊,见过周大姑娘。”
周梓桐也羞涩地与他回礼。
见两人看对了眼,郝媒婆暗松一口气,也不知今日裴大郎发什么病,竟一直呆呆愣愣地,比没娶过媳妇的愣头青表现还不如。
好在周家上下格外好说话,没挑新姑爷什么礼。
裴渊倒也大气,不仅给了五两银子聘礼,还额外给周梓桐一对银镯子和一根银簪。
两家人商议后,决定把婚事定在秋收前。
算起来离秋收不到三个月时间,农家成亲不需要什么繁文缛节,三个月时间准备很充足。
等裴家人走后,周老太就把五两银子聘礼收起来,至于周梓桐手上的银镯子和头上的银簪,她不是没有想过拿走留给桃丫头。
可是想到这是裴家的聘礼,给了桃丫头有些膈应,要是周梓桐出嫁一件嫁妆没有也是打他们周家的脸。
便冷哼了一声,任由周梓桐小心翼翼地藏起来。
等回了房,刘翠萍这才气得破口大骂:“那裴大郎一把年纪快能当桃桃父亲了,竟敢用色眯眯地眼神看她,要不是不想毁了这桩婚事,老娘非挖了他的眼睛不可。”
周修信连忙平息媳妇怒火:“裴大郎看起来不是什么色令智昏的人,今日应当是开始错认了人,这不后来和桐丫头看对眼了吗,你也算促成了一门好婚事。”
“好婚事可轮不到桐丫头。”刘翠萍一点儿都不掩饰她对周梓桐的恶意,“有乔氏和她一堆孙子在,裴大郎不管是不是良人,桐丫头嫁出去后都不会过舒心日子。”
周修诚叹口气,没有指责媳妇对侄女的恶意,谁让桐丫头触了他们夫妻俩逆鳞了呢,那就不要怪他们算计她婚事。
不过他也没想到桐丫头竟然也看上了裴大郎,竟心甘情愿做续弦。
“她哪是看上了裴大郎,她是看上了裴大郎能带她逃离咱们周家这个虎狼窝,能带她过好日子的本事,等她出嫁后就会知道真正的虎狼窝是什么样子的了。”
这点儿周梓桃也赞同,书中女主刚嫁给男主后,乔氏就把家务活通通甩给了女主开始享清闲。
周家的家务活对比在裴家的家务活简直小巫见大巫。
特别是四个继子刚开始对女主这个后娘很排斥,每天不是故意把衣服弄脏,就是故意把树叶洒一院子。
女主干了几天就差点崩溃了,后来为了不继续当老妈子,不得不装病。
男主为此心疼不已,正好他那时在山洞捡到了第一个金手指时也带回了那箱金银元宝。
男主用那些钱买了两个粗使婆子干活,为了让女主与他的孩子和平相处,还把剩余银子都给了女主,让她经常带孩子坐牛车去镇上买东西。
在银钱的促进下,女主和继子们很快培养出母子感情,女主这才在裴家过起了好日子。
现在没有了那笔意外之财,不知道女主如何与继子培养感情,如何挣脱家务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