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亲,为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这份深情,夏无且都看在眼里。”外祖父无需担忧,我已全然明白。”
李奇郑重点头。
府中下人来报:“韩非与屠睢两位大人在外求见。”
夏无且慈祥笑道:“燕儿,带孩子们去后殿玩耍,莫要打扰奇儿。”
今日的他,心情格外愉悦。
外孙终于归来,血脉得以延续。
李奇迎至前殿,屠睢与韩非入内行礼:“参见主上。”
“免礼,坐下说话。”
韩非单膝跪地,语气愧疚:“属下失职,将与主上的关系泄露给了蒙逸。”
屠睢闻言震怒:“韩非,此事关乎生死存亡,你怎么如此大意?”
“我仅显露了一成功力。”
韩非低头辩解。
李奇沉吟片刻:“此事暂且记下,下去反省。”
\"属下认为蒙逸是我们的人,因此在他面前用一掌击碎石柱,留下印记。”韩非恭敬地说道。
李奇轻轻点头,未发怒。
若是在以前,没有确认身份时,李奇必定会暴怒。
唯有他和心腹知晓武道之力,任何人泄露都会被严惩。
但现在不同了,他是大秦长公子,秦始皇指定的储君,未来的继承人。
这天下终将属于他。
武道之力本身就是一种威慑,蒙家也不敢泄露。”此事就此了结。”李奇沉稳地说。”主上。”
\"蒙家知道武道,该如何处理?\"屠睢恭敬询问。”他们不会对主上不利。”韩非回应。”此话怎讲?\"
\"我们皆效忠主上,蒙家虽与主上有旧,但终究以王权为根本。”
\"主上暗中培植势力,王权未必不会针对主上。”屠睢严肃道。
韩非看向屠睢,又观察到李奇的平静,显然大王已告知实情。
于是韩非直言:\"蒙家不会对主上不利,因主上即是王权。”
......
\"蒙家不会对主上不利。”
\"因主上即为王权。”
屠睢听后惊讶:\"此话何意?主上便是王权?\"
韩非望向李奇,敬重地说:\"主上乃当今大王之子,大秦长公子。”
\"韩非,你在胡说什么?\"
\"主上怎可能是大王之子?\"屠睢难以置信地道。
李奇凝视着韩非,目光带着几分怪异,仿佛在审视一个毫无见识的人。
在他眼中,自己的主上虽然在秦国地位极高,自幼便成长于秦地,但与秦王的亲子身份却毫不相干。”主上,此事该如何决断?”
屠睢问道。”蒙家已知晓主上暗中培植力量,连武道之事也有所察觉。”
屠睢神情严肃,继续道,“王室恐怕会对主上不利。”
李奇神色淡然,回应道:“韩非所言属实。”
“主上,您此话何意?”
屠睢听后一惊,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李奇。”韩非所言无误。”
李奇苦笑道,“我确实是秦王之子。”
即便对旁人的言语屠睢可能存疑,但当这话来自主上之口时,他怎能不信?
“这怎么可能……”
“主上,属下实在难以理解。”
“主上身为秦王之子,便是大秦的公子,而主上年纪最长,当为大秦长公子。”
“如此说来,主上岂不是有资格继承大秦江山?”
屠睢满心震撼,激动得语调颤抖。”不仅是可能,而是注定。”
“秦王已然表明心意,将册封主上为太子,日后登基,执掌大秦。”
韩非沉稳地说。”此乃天大的喜事。”
“若主上为太子,便可辅正秦国,掌控王权,不必再去边境戍守。
更何况,秦王其他无能的子嗣怎可与主上相提并论?”
“一旦主上成为太子,大秦百万精兵都将效忠于您,举国上下又有谁能抗拒?”
屠睢兴奋地说道。”今日秦王是否将一切告知主上了?”
韩非恭敬地问。”全都说了。”
李奇答道,内心依旧波澜起伏。
作为秦始皇之子,这一事实仍让他难以完全接受。
或许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彻底消化。”这便无疑了。”
\"今日朝堂之上,众大臣力劝大王立储,而大王已决定明日于宗庙正式确立此事。
显而易见,这是希望主上得以认祖归宗。
依我看,明日定会宣布立主上为太子。”韩非满心欢喜地说道。
成为太子,未来的秦王,这是对李奇最忠诚的部下来说极为振奋的消息。
日后,他们不仅能在地方有所作为,在朝堂中也将成为李奇最信任的核心重臣,无人能及。
过往,韩非早已看出李奇胸怀天下,却始终隐忍不发,只待时机成熟。
然而,现在时机已然降临。
因为主上本身便是权力的象征,是天下的继承者。”一切顺其自然即可。”
\"若诸位无其他要事,可先行退下。”
\"明日,自有分晓。”
李奇内心复杂。
多年追寻生父,只为给母亲一个交代,如今心愿达成,却发现父亲竟是秦始皇。
这一晚,李奇注定难以入眠。
无论如何,这无疑是天大的喜事。
掌控王权,承袭天下,血统纯正,
今日朝会之上,李奇所言令浮苏深受触动,这位年未弱冠的公子内心震撼,久久未能平复。”相邦所言甚是。”
“公子莫要把李奇这样的乱臣贼子放在心上。
他纵然权势滔天,也不过是个外臣。
待公子成为太子,手握监国之权,他便不足为惧。”
“如今四海归一,外敌已除。”
“大秦不再需要过多的兵力,未来朝局将是文官治世的天下。”
“武将的地位注定会被削弱。”
淳于越亦满面愤慨地道:“今日朝堂受辱,被禁卫拖出,此等奇耻大辱,我已将李奇视作毕生之敌。”
“但我认为李奇的话并非全无道理。”
浮苏缓缓说道,目光中透着一丝迷茫,“分封制确有诸多隐患,也许我确实错了。”
“公子!”
“分封制固然有问题,但这是祖宗留下的制度,即便有错,也应由大王裁决。
李奇不过一介外臣,有何资格妄加评论?更何况他竟敢对公子口出恶言,简直是嚣张至极!”
“记住,明日公子便是太子,太子已有部分王权。
李奇于你而言只是臣子。
将来身为君主,你的决定便是对的,不容外臣放肆。”
淳于越见浮苏如此,立刻劝道:“公子身为长子,当具王者风范。
明日我们都会推举公子为太子。”
“大王众子之中,唯有浮苏公子最合正统,无论出身还是学识,其他公子谁能与之相比?”
“明日老夫定倾力相助公子登基。”
王绾正色道:“微臣亦然,必将全力以赴。”
众多支持浮苏的大臣纷纷表态。”多谢诸位大人。”
“若浮苏成为太子,必将勤勉尽责,兴盛大秦,亦不会辜负诸位大人期望。”
浮苏回过神,向众人承诺。
此时。
胡害府邸中聚集了不少朝廷重臣。
明日将是大王决定太子人选的日子,朝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浮苏与胡害将是最终的竞争者。”诸位大人可知详情?”
“明日大王将在宗庙选定太子。”
“在大王心中,如今候选人仅剩二人,一是浮苏,二是胡害。”
李高站在胡害身旁,环顾大殿中的众人。
尽管他已遭贬至胡害府两年,但其手段依旧锋利,胡害对其深信不疑,故李高始终是胡害的重要谋士。”太子之位,即是未来的君主。”
“只要胡害公子顺利登基,绝不会忘各位大人今日之助,日后更将铭记诸位恩情。”
李高目光扫过众人,开始拉拢人心。”公子请安。”
“浮苏性情温和,却被淳于越误导,竟敢冒犯大王,早已失宠。”
“明日议定太子,我等重臣的意见至关重要。”
李斯说道。”廷尉言之有理。”
“浮苏得罪大王,即便年长,但秦国向来以德才选贤。”
“昨日讨论分封制时,皆是王绾等人主张,我等并未反对,反倒是浮苏成了他们的同党。”
“仅此一点,大王定不会轻饶浮苏。”
众人听后纷纷表示支持胡害。”胡害公子定能登基,我等定全力拥护……”
听闻此言,胡害端坐主位,嘴角扬起一抹希冀的笑意。”有这么多同僚支持于我,这太子之位非我莫属。”
胡害心中暗自思忖,激动难掩。
在他看来,太子之位已是囊中之物。”李奇。”
“若非你从中作梗,我怎会失去中车府令之职,被迫离开王宫?”
李高心下冷哼,满是对李奇的怨恨。
在他心底深处,若不是李奇从中阻挠,自己绝不会遭此厄运。
一夜之间,咸阳城风起云涌。
众多朝臣暗中筹谋,因当今天子已表明,次日将在宗庙前商议太子人选。
而候选人名单,也早已摆在诸位大臣眼前。
一是长公子浮苏,二是公子胡害。
在朝堂之上,二人皆获最多支持,其余公子或无人问津,或无意争夺太子之位。
然而,对于这些公子而言,内心实则波澜起伏。
毕竟,太子之位的归属权掌握在父王嬴正手中。
身为嬴正之子,若对储君之位毫无觊觎之心,那才是怪事。
所以即便到了最后时刻,他们仍抱有一丝希望,若能得到父王的册封,命运将彻底改写。
时间飞逝,转眼便是次日。
不知不觉间,咸阳城关闭城门,似已进入戒备状态,宫内禁卫调动频繁,仿佛预示着重大事件即将发生。
与此同时,大秦最为隐秘的谍报组织——黑冰台,也在暗中悄然调整部署。
然而,这一切均隐匿于暗流之下,无人察觉。
宗庙并不位于王宫之内,而是坐落于咸阳城的一隅。
作为大秦供奉历代先祖之所,由宗室负责管理。
而今……
秦国宗室与其他诸侯国相比,昔日显赫一时的各国宗室在朝中风光无限,而秦宗室却显得寂寥许多。
这一切源于他们过去的作为。
当年他们迫使嬴正不能立李奇为后,且宗室内真正有才之人寥寥无几。
久而久之,宗室失去了在朝廷中的影响力。
如今仅剩宗室之名,再无昔日的权势。
这一切皆是他们咎由自取。
过去因权势过重,自恃身份,甚至违背王命,最终被削弱至此。
现今宗室之首嬴傒与嬴正关系亲密,他是嬴正父亲嬴子楚的兄长。
多年来,他一直统领宗室事务。
宗庙外,嬴傒已准备妥当:祭台、祭祀所需的供品。”诸位,”
他说道,“大王多年未至宗庙祭拜,此次前来宗庙,不仅关乎太子之位的选择,更关乎我宗室能否在满是外臣的朝廷中重获地位。
太子人选需德行端正、仁义兼具,唯有浮苏公子符合此标准。”
“若大王未能立他为太子,我宗室将以长幼有序之礼规劝;若浮苏公子继任太子,我宗室必能重返朝堂,诸位是否明了?”
嬴傒面容苍老,目光坚定地看着眼前的宗室官员,语气深沉:“诺!”
宗庙官员齐声回应。
他们是嬴氏家族成员,宗庙一切事务均由他们管理。
对于宗室重掌大权,他们都充满期待。”大王,您确实才华横溢,凭一己之力便压制了宗室。
然而,这大秦不仅是您的,更是嬴氏宗室的根基所在。
您虽能力强,但终将老去、逝去。
您的儿子浮苏未必具备如此才能,日后须依赖宗室方能治理国家。
到那时,我会让您知晓,没有宗室支持,大秦将寸步难行。”
时光悄然流逝……
很快,到了朝廷与宗庙约定的时间。
文武百官依次走到宗庙前,整齐地排列在祭祀台前。
每一位官员都身穿官服,神情严肃。
文臣之首是王绾,而武臣之首却不见李奇,而是由蒙武代领。
王绾见此情形,皱眉不悦。
他心中暗自思量:“李奇如此放肆,今日乃是我王议定太子之日,他竟未到场?”
对于王绾而言,这不仅是关乎个人荣辱,更关系到王氏家族的未来。
他希望扶持浮苏为太子,以此确保家族的兴盛。
因此,他对李奇的行为尤为不满。
不久之后,宗庙前聚集了嬴正的众多子女。
其中,浮苏因身份尊贵,自然而然地站到了首位,胡害也毫不逊色,与浮苏并肩而立。
这是宗庙精心安排的结果,两位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候选人,理应享有更高的地位。
此时,嬴傒已将所有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
随着文武百官、诸公子及公主齐聚一堂,所有人进入紧张的等待状态。
忽然,一声洪亮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大王驾到。”
这声音如惊雷般响彻宗庙前,文武百官以及诸位公子公主顿时清醒过来。”臣等恭迎大王。”
“儿臣恭迎父王。”
齐声高呼震撼全场,众人纷纷低头行礼。
在禁卫军的护送下,嬴正缓缓而来……
九匹骏马拉着华丽的銮驾缓缓抵达宗庙前,引来满朝文武的敬仰。
此时,銮驾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