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接过话头:“后来,诸侯国派使者频繁往来我国,营造出文信侯欲反叛的假象,最终导致文信侯一家被流放蜀地,他也饮恨自尽。”
嬴正摇头纠正:“那不过是表象。
表面上,文信侯已死,但实际上,他一直活在封地中,所有关于洛阳的消息都被封锁。
黑冰台的暗探遍布各地,一旦发现可疑之人,立即除掉。
而没有我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踏入洛阳一步。”
李奇感叹:“大王如此对待文信侯,真是仁义至极。”
嬴正轻叹:“非也。
真正重情重义的是仲父。
当初寡人初掌秦国,一切正事、为人之道皆由仲父指点。
甚至后来平定嫪毐之乱、收回军权、稳固王位,仲父都功不可没。”
“到最后……”
待到秦国秩序重建,寡人亲揽大权之时,仲父深知自己的存在或将成为我掌控江山的阻碍。
于是,他以一计良策,将嫪毐叛乱的罪责推至己身,随即辞去相位,悄然离开咸阳。
当年文信侯入秦,初衷只为个人功名,欲借此权势成就自我。
然而自寡人先父驾崩之后,他的人生目标便彻底转向,全心全意为大秦奉献。
即便母后曾舍弃于我,另择他人,唯独仲父始终扶持于我左右。
他余生所有精力,皆倾注于寡人一身。
这份恩情,寡人岂能忘怀?嬴正唇角微扬,话语间却隐含痛楚,这痛楚并非源于自身,而是为仲父感到遗憾。
在世人眼中,昔日权倾朝野的吕不韦,不过是个压迫王权的奸臣。
世人以为他被权力蒙蔽心智,实则忠义两全。
然则,寡人迫不得已除去他,只为稳固王权,使秦国完全归于一人之手。
除寡人之外,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吕不韦的苦心?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无不是为了大秦,为了他的弟子。
世人如何评判他,他毫不在意,只愿看到大秦国力昌盛便是满足。
他对嬴正的关切,亦无人知晓,唯独寡人心中明镜一般清晰。
今日,寡人已将这段往事告知李奇,天下又多了一位知晓真相的人。
听完这些缘由,李奇终于豁然开朗。”史书称吕不韦为权臣,为权力腐化,遭王权毁灭。
可从始皇口中得知,此言大谬。”
他暗自思忖,“吕不韦一生忠贞,为大秦耗尽心血,其胸襟气度令人钦佩。”
“历史终究只是历史,不可尽信。”
李奇内心波涛汹涌,“今日方知吕不韦真实心迹,实在令人震撼。”
亲身融入历史长河,亲眼见证这段波澜壮阔的故事,对于重生者来说,也是一种难得体验。”文信侯。”
心系大秦,效忠大王。”这般忠诚,世间少有。”
“文信侯为大秦所做之事,大王铭记于心,他的付出令人动容。”
看着嬴正一脸忧虑地为吕不韦处境担忧,李奇笑道。”也许吧。”
“然而我对不起他。
当年他能游历四方,如今却困守一城。”
“过去各国都想请他为相,以此便可脱身,但他为了大秦,为了寡人,选择留下。”
“他为寡人,为大秦付出了太多。”
嬴正缓缓说道。”现在因外敌环伺,又顾虑朝局影响,不得不将文信侯拘于此城,但待天下统一,寡人成就千秋伟业,便无人能阻挡。”
“那时恢复文信侯自由,又有谁敢反对?”
李奇笑着劝慰。”一统天下,千秋一帝。”
听到“千秋一帝”
四字,嬴正浑身一颤,目光灼热。”若大王真能统一天下,开创千古盛世,让分裂已久的华夏重归一统,缔造我族辉煌基业,这难道不足以称为千秋一帝?”
李奇语气郑重。”千秋一帝”
这个词,在这个时代尚未流传,是后人对始皇帝无上功绩的肯定与敬畏。
这短短四字,承载了他一生的荣光。”好!好!”
“奇小子。”
“你讲得好。”
“若寡人真能完成统一大业,自封千秋一帝,又有谁能阻拦?”
“寡人将以千秋一帝之尊,超越历代帝王,凌驾于诸国之上,连昔日周天子也难匹敌,谁能与寡人比肩?”
“千秋一帝,真是个绝妙称号。”
“等到天下归一之日。”
“便是仲父重获自由之时。
到那时,寡人作为千秋一帝,倒要看看谁敢阻挠。”
嬴正放声大笑,对这个称号充满热切期盼。
咸阳,武安君府。”奇哥哥,你回来了?”
李燕儿欢喜地迎上前。”孩子们都睡了吗?”
李奇轻柔一笑。”睡了。
你放心。”
李燕儿答道。
李奇满意地点点头,牵着她的手往内堂走去。
次日清晨。”燕儿。”
“我得走了。”
李奇温和地道别。
听罢,李燕儿眼眸微湿,她明白这是离别的时刻。”奇哥哥,你去吧。
孩子我会照看好。”
李燕儿强颜欢笑。”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归,你要保重自己。”
说着,他递过一件东西,“这是给大王的礼物,待会你带孩子们进宫时交给大王。”
李奇轻抚李燕儿的秀发,从怀中取出一个瓷瓶。”你不打算去向大王告别吗?”
李燕儿接过瓷瓶,询问道。”昨日已辞别过了,今日便免了吧。”
李奇温和地回应。”不必送我,我这就离开。”
说完,他放下手,转身朝府外走去。
府外。
五千亲卫早已集结完毕,武安君府外气氛肃穆。”李青。”
李奇声音低沉而有力。”禀报武安君,所有亲卫均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李青恭敬答道。”血虎!”
李奇一声令下。”吼!”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那头血虎迅速赶到李奇身旁。
这头血虎体型巨大,比普通老虎大出两倍,浑身血红,背上装饰着虎鞍,配有马镫,鞍上还安置着箭壶和强弓,完全是一副全副武装的模样。
这只血虎如今非同小可。
作为神兽血脉传承者,它已达到11级,踏入武道先天境界,愈发显得威猛。
尽管如此,它仍处于幼年成长阶段。
拥有神兽血脉的它,前路无量。”出发。”
李奇跃上血虎背脊,目光扫过全体亲卫,高声下令:“启程!”
“是!”
李青洪亮地回答。
在五千亲卫的护卫下,李奇居于中军,气势磅礴地向着寒郸大营进发,沿途无数百姓满怀敬意注视着他离去的身影。
大秦王宫。”大王,武安君已离都城,前往寒郸。”
辛胜入殿向嬴正报告。
听闻此言,嬴正握刻刀的手微微一顿,片刻后才继续处理奏章。”寡人与奇儿终究不是寻常父子,他肩负重任,寡人亦然。”
“在这纷扰世间,天下尚未统一,别说寡人不能常伴其左右,便是寻常百姓之家,父子亦难长久相守。”
“只有平息天下战火,让华夏大地重归太平,万事方能安宁。”
“天下苍生才能共享天伦之乐。”
嬴正幽幽说道。
秦王嬴正端坐于殿上,轻声说道:“武安君身为我大秦最强悍的将领,燕国刺客谋害之事过去二十日,他们应已收到我军战书。
武安君返回寒郸备战灭燕,实属自然。”
辛胜肃然作答:“大王英明,武安君定能再建奇功。”
嬴正微微颔首:“奇儿的能力,朕岂会怀疑?”
“臣告退。”
辛胜行礼后退出,继续在外守卫。”奇儿已到寒郸。”
嬴正放下手中竹简,眼神寒意渐起,“这些日子,该为宫中事宜做个了断了。”
昨夜归来时,嬴正本欲处置,却因天晚作罢。
此刻,他沉声唤道:“李高!”
殿外,李高携众寺人候立,自李奇入宫后,他的地位大不如前。
闻召,他心中既喜且忧。
当日李奇揭露胡害的阴谋,此后嬴正未曾提及此事,李高始终心神不宁。
此时不敢怠慢,疾步进殿,俯身道:“臣在。”
“你在宫中几年了?”
嬴正语气温和,却令李高心惊胆战。”臣惶恐……不知哪里失职,请大王明示。”
李高跪地叩首,额头渗出冷汗。”臣初随大王登基,至今二十余载。”
二十多年以来,你始终伴我左右,想必清楚我最厌恶之事。”
嬴正冷冷说道。
此言出口,李高愈发惊惧,脸色惨白,连忙叩首求饶:“臣惶恐,恳请大王宽恕。”
“我最憎恶的,莫过于骨肉相残,最痛恨的,则是暗中使坏。”
“而你,竟全做了。”
“何意?”
“当年命你教导胡害礼仪,如今倒成了你教他夺位?”
“我还未亡故,你便助胡害争位,倘若我真离世,你会不会唆使我的儿子们自相残杀、血染宫廷?”
嬴正语气寒凉。
这一番话直如晴天霹雳,李高浑身冰凉,不住发抖。”大王……臣万不敢如此,恳请大王明察。”
“这些事并非臣所愿,皆因胡害公子逼迫,臣不过是遵从他的旨意行事。
虽蒙大王授予臣胡害公子老师的名分,然臣本就卑微,岂敢干预公子之事。”
“还请大王明鉴。”
在这生死关头,为求活命,李高索性将胡害推向火坑。
他深知,无论发生什么,大王绝不会真正责怪胡害,可自己却难逃罪责——即便侍奉多年,一旦被认定助胡害谋位、算计浮苏与蒙田,便是死路一条。
李高深知,要想保命,必须将所有责任推给胡害,让他成为牺牲品,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嬴正听罢,微微蹙眉。
沉默片刻后,嬴正开口:“身为中车府令,你该知晓该效忠于谁。”
“介入公子之争,你究竟有何居心?知情不报,又是为何?”
李高闻言,心中稍安,接下来的生死全系于此。”启禀大王,非是臣不报,实乃不敢。”
“且胡害公子与臣有师徒之谊,若将此事禀告大王,恐被视为臣违背师道。”
“大王若真要降罪,这罪责全由我承担便是,切莫迁怒于胡害公子。”
“父子之情至为珍贵,万不可伤。”
说罢,李高向嬴正深深一拜,神情坦然,似已决意赴死。
然而,他深知自己深谙嬴正秉性。
嬴正虽对宫中诸子亲情淡薄,却极为看重血脉情谊。
这正是李高的生机所在。
嬴正听后,果然神色稍缓。”哼!”
他冷声说道,“你不必留于宫内了。
既为胡害师长,便去他府上做个仆役。
从此不得再入宫廷。
若有再涉公子争斗,休怪朕无情。”
李高闻言,心中满是不甘。
二十年的忠诚侍奉,让他坐到中车府令高位,权倾一时,即便朝臣也敬他三分。
如今,竟因一句呵斥而尽失荣华。
在王权面前,无论何等功绩,终究难敌一语。”谢大王开恩。”
李高叩首谢恩,再不敢多言半句。
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其余皆可重来。”滚!这是朕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
嬴正冰冷地说道。”谢大王。”
李高再次叩首,转身离去时,满心惊惧,回首相望,却觉此刻恍如重生。”李高,这是最后的机会。
二十多年忠心,朕暂且饶你性命。
望你莫要自寻死路。”
嬴正声音低沉而幽冷。
在嬴正眼中,李高不过蝼蚁,取其性命易如反掌。
杀或不杀,对他毫无意义。
况且,……
秦王嬴正心中清楚,尽管自己贵为王者,却始终挂念着亲情。
若他因李高谋逆之事将其处死,朝堂内外必将知晓皇室内部兄弟间的争斗与残杀,这是嬴正不愿见到的局面。
李高坚称此事是受胡害唆使,而他侍奉嬴正二十多年,虽无显着功绩,但亦有诸多辛劳,这也成为嬴正暂留李高性命的原因之一。
然而,一旦李高被解除中车府令之职,离开王宫,便已失去了实质意义。”铁鹰。”
嬴正唤道。”臣在。”
铁鹰迅速来到嬴正面前。”彻查宫内,确保再无消息外泄。
李高,必须严密监视,如敢生事或介入子嗣纷争,格杀勿论。”
嬴正冷声道。”臣领命。”
铁鹰领命退下。
嬴正行事向来谨慎周全。
赦免李高一命出于旧情,而黑冰台的监控则是以防万一。
若李高稍有异动,便会即刻遭致处置。”奇儿。”
嬴正暗忖,“宫内隐患已除,此后再无他人可对你构成威胁。
宫外之事,也应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