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疑惑地回应。”你呀,就是看不透。
不过也不能怪你,十几年前你还小,不懂朝局深浅,不了解实情也是正常的。
这件事,我清楚,王绾明白,王简和桓漪等人也都知晓。
然而现在,大家都对此避而不谈,这是大王的忌讳,没人敢提。
今日我告诉你,你切记不可外传,否则若惹怒大王,我们蒙家将陷入险境。”
蒙武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纵使蒙家如今声势浩大,蒙武地位崇高,但在王权面前,一言便能决定生死。
正是因此,这个时代的权力核心始终掌握在 ** 手中。
这一点,蒙武心中有数。
朝中所有重臣亦深知此理,所以在辅佐嬴正时,他们选择低调行事,绝不敢违背王命。
历史上,最擅长韬光养晦的当属王简。
他在助秦国统一六国后功勋卓着,却始终保持谦逊低调的姿态,甚至主动示弱,向嬴正索要财物与美色,刻意败坏自己的名声,只为赢得王的信任,确保自身安全。”父亲,您放心吧。”
蒙田坚定地承诺。”今日之事,我会深埋心底,绝不会泄露给任何人。”
蒙田迅速回应。
此刻,蒙田对蒙武的话充满好奇。
若李奇真是他猜测的身份,那可真是意义非凡。
蒙家因李奇而获益匪浅,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我的推测应该没错。”
蒙武严肃地说道,语气中透着笃定,“李奇的母亲是夏御医的女儿。”
“什么?”
蒙田震惊地看着他,难以置信。”你可知道当年大王是如何回到秦国的?”
蒙武继续追问。”大王出生在寒郸,作为人质在寒郸生活了十年,后来才被迎回秦国。”
蒙田回答。
这些事情,朝中大臣和各国皆已知晓。”那么,你是否清楚大王在寒郸的十年经历了什么?”
蒙武又问。”这一点我不太清楚。”
蒙田摇头表示不知。”大王在寒郸的十年饱受屈辱,犹如身处地狱。
所以当大王返回秦国后,展现出的沉稳远超同龄人。
在这十年间,始终有一位女孩陪伴左右,与大王共度艰难时光。
大王继位后,她也随之入秦。”
“然而,随着大王登基,形势发生了变化。
这位女孩出身寒微,属于普通人家。
而当时的大王初掌正权,实权尚未稳固,太后、吕不韦以及宗室掌握着大部分权力。”
“大王有意迎娶她为后,却遭到众人反对,甚至令他颜面尽失。
为了不拖累大王,女孩在大王即位后不久便悄然离开咸阳,从此音讯全无。”
蒙武注视着蒙田,娓娓道出这段尘封已久的故事。”难怪大王多年未立皇后,即便郑夫人诞下长子浮苏,他也始终未立后。
原来背后有这样的缘由,大王心中一直铭记着那个与他同生共死的女孩。”
蒙田恍然大悟,内心深受触动。
不曾想,秦国竟隐藏着这样一段往事。
十多年前,夏御医入宫之时,恰是那女孩离开咸阳之际。
众人皆以为大王宠信夏御医是因为他的医术超群,直到今日我才恍然大悟,宫中虽有诸多御医,医术出众者亦不少,但能得到大王如此重视的,唯夏御医一人。
原来,这是因为夏御医正是当年伴随在大王身边的女孩之父。
唯有这个缘由,才能说得通。
蒙武感慨地说道。
今日,他终于比朝中所有人更早窥见了大秦王权下的隐秘。
然而,此事不宜声张。
若泄露,必生大祸。
难怪夏御医看向燕儿和李奇的孩子时,会有那样的目光,他是李奇的亲外祖父啊。
蒙田也深有感触地说。
随即又疑惑起来:既然夏御医已经现身,为何不公开身份?还装作不认识李奇的父亲?
真是愚钝。
蒙武摇头叹息。
父亲,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难以言说的秘密?蒙田追问,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大王多年未立后,一心等待的不过是李奇的母亲,可见她对大王的意义非凡。
若是大王得知李奇母亲已逝,后果不堪设想。
我在大王身边多年,即便面对嫪毐、吕不韦的欺压,大王始终隐忍,直至时机成熟才将他们铲除。
但我深知,一旦大王知晓李奇母亲去世的消息,必定会勃然大怒,到时整个大秦,乃至天下,都将因他的愤怒而动荡不安。
这种后果实在难以预料,因此这也是夏御医不敢相认的缘由。
他同样清楚大王的性格,李奇的母亲是他唯一的慰藉。
蒙武长叹一声。
说实话,蒙武内心也为嬴正感到不平,天地不仁,太过残酷。
听罢蒙武之言,蒙田全身一震。
他完全明白了,甚至预见了未来。
若让大王得知李奇母亲辞世,定会雷霆震怒,大秦与天下或将因嬴正的震怒而巨变。
一统天下的宏愿,不知是否还能实现。”父亲。”
“此事绝不能让大王知晓,否则后果难以预料,我大秦多年谋划也将付诸东流。”
蒙田语气急切地说道。”还需要你提醒?”
蒙武不耐烦地回应。”唉,我终于明白了。”
蒙田叹了口气,心中豁然开朗。”但此次事件对我们蒙家而言也算是好事。”
蒙武嘴角浮现笑意。
蒙田抬眼看向父亲。”这两年间,自李奇入伍至今日高位,我们父子对他也算有恩。
李斯针对李奇,设法陷害,也多亏我蒙家为其挡下诸多劫难。”
“李奇夫妇亦知感恩,对我们父子深怀谢意。”
“原本想栽培李奇,期望他日后成为我大秦支柱,甚至超越武安君那样的名将。
然而现在看来,我们的无意之举似乎并非在造就将军,而是在孕育一位君王。”
蒙武神情激动地说道。
今日才恍然大悟。
李奇的真实身份,竟是当今大王的亲子,最受宠爱的儿子。
若非早逝,定会被立为皇后。
李奇不仅是长子,更是大秦的嫡长子,根基深厚。”父亲,为何我觉得咱们蒙家此番真是好运降临?”
蒙田笑着说道。
不知不觉中,
蒙家竟扶持起了大秦嫡长子,为家族铺设了稳固前程。”胡说八道。”
“田儿,为父年事已高,你屡建战功且才华出众,将来我卸任后,大王必定会任命你为雍城主将。
当然,李奇这条线你也必须把握好,假若他日李奇被大王认出身份,必将成为嫡长子,甚至可能被立为储君。”
“只要紧跟李奇,支持李奇,我蒙家定能再度兴盛。”
蒙武语气坚定。
这条早已铺垫好的道路如今已是坦途,蒙武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父亲请放心,我们之前助他,今后也必定如此。”
蒙田感叹道:“李奇身为嫡长公子,未来王位继承人,难怪入伍后表现如此出色,毕竟他是大王的儿子。”
蒙武冷笑一声:“李斯真是可笑,他本想让燕儿嫁入皇室,却不料燕儿早已与李奇订婚。
如今他对李奇百般打压,甚至意图置之死地,殊不知李奇才是最正统的长公子。”
“李斯这次栽了大跟头,将来李奇身份曝光,或被立为太子,他必定追悔莫及。”
蒙武摇头失笑:“日后李斯得知 ** ,定会悔恨不已。
他为权力所惑,连亲生女儿都利用,还妄图对付李奇的子女,实在太过分了。”
蒙田附和道:“父亲说得极是,李斯咎由自取,他的结局令人快意。”
蒙武叮嘱道:“今日之事,切不可对外人提起,即便是心腹也不行。”
返回雍城的路上,父子俩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后山,夏无且来到冬儿的墓前。
看到墓碑上“李氏之妻冬儿之陵墓,不孝子李奇立”
的字样,他悲从中来,泣不成声。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份痛楚常人难以承受。
夏无且的悲泣声在林间久久回荡。
老村正手握柴刀,神情复杂地望着哭泣的夏无且,先是惊讶,随后叹道:“冬儿的父亲来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何等的不幸啊。”
他摇头叹息,“冬儿自己不知去了哪里,真让人担忧。”
“但她一心一意为了李奇,真是为母则刚。”
老村正再次叹息,转身离去。
哭声依旧在山林中徘徊。
许久之后,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阿房,你放心,我已经找到你了。
今后,爹再也不会离开你,我会留在村里,陪着你的儿媳和孙子孙女,等待你的儿子平安归来。”
“你知道吗?你的儿子非常出色,他不仅是我的骄傲,也是正儿的好帮手。
如今他已成为大秦最年轻的上将军,统领数十万大军,地位显赫。”
“然而,阿房,你若就这样离开,我该如何?正儿又该如何?他若知道你已离去,定会疯魔,大秦乃至整个天下都将陷入混乱。”
“你可曾想过?我此刻虽找到了你,却不敢告知正儿,因为一旦他知道,局势将变得不可收拾……”
夏无且坐在女儿的墓前,自言自语地倾诉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他终于找到了女儿,却满心无奈。
目光转向三晋之地,这片土地错综复杂,形如金字塔,李国居上,魏国在中,韩国在下。
三国疆域相连,韩国本与李国隔绝,但随着秦国东扩,韩国成为阻挡秦军的第一道防线,其存亡关系到整个三晋的安危,正所谓唇亡齿寒。
多年以前,韩、李、魏三国君主会盟,约定以韩国对抗秦国,李、魏两国全力支持,并在两国境内划出数十里土地赠予韩国,使韩国疆域得以扩展并与李、魏相连,从而形成三国互援之势,共同抵御强秦。
此举亦是李、魏两国为避开王简领军威胁而采取的战略布局。
他们在暗中将部分领土划作支援通道,这些土地虽与韩相连,但仅限于三国互通兵马,严禁驻军,专用于抗秦。
此时,这条通道上,一支约两万的军队悄然向李国晋阳城进发,其中有骑兵,也有步兵。
晋阳城是李、魏、韩三国交汇的重要据点,位于李国边境,直通魏、韩腹地。
秦国灭韩后,晋阳本已松弛的防御被大幅加强,如今已有五万兵力驻守,以防秦国借由三国开辟的通道发动突袭,这一部署出自李国名将廉颇的谋划。
毕竟晋阳地理位置关键,不仅是三晋联结的核心,更是通往李国都城寒郸的战略门户,绝不能有失。
然而,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秦军始终未能突破防线抵达晋阳,城中的李军也渐渐放松警惕,认为秦军不会选择攻打此地。
即使秦军真的要进攻,也会优先从韩国领地转向魏国,因为韩、魏两国领土才是真正的接壤之地。
城关之上,一名巡逻的李兵发现远处有一支军队正在逼近晋阳。
火光映照下,那支军队正缓慢行进,远处的火把闪烁如星。”报将军,前方有异动!”
巡逻士兵立即向城头上的主将汇报。
李将闻声赶来,凝视远方火光中的庞大队伍。
仔细一看,那些旗帜皆属李国,将士身披李军战甲,心头顿时释然。”你这般大惊小怪做甚?晋阳乃我李国腹地,秦国即便再强,也难越廉颇上将军防线攻至此地。”
李将语气略显不悦,但目光仍专注地看着前方。”这些都是我国的军队,看来是来运送补给的。”
李国将领高声说道。
城墙上所有的李国士兵都松了一口气。”将军,按照时间推算,庞煖上将军带兵攻打秦国不过十日,粮草辎重不应该消耗得这么快。”
一位千夫长恭敬地询问。”庞煖上将军与廉颇上将军齐名,治军有方。
有他在,想必已攻克南阳。
如今回军,或许是因为在韩国作战消耗较大,毕竟这次我国是和魏国联合作战。”
万人将沉思片刻后说道。
听到这话,城上的众将连连点头,表示认可。
毕竟,庞煖在李国声望极高,他统领十万大军攻秦,仅十日便告失败,绝无可能;若是被秦军击溃,更是不可想象。
很快,城外的大军顺利抵达城下。”辛苦诸位兄弟,我等奉庞煖上将军之命前来调拨粮草。”
城下将领大声呼喊。”城下是哪路大军?统帅是谁?可有令牌?”
城上万人将立刻回应。”我军为庞煖上将军麾下陈武将军所率部曲,这是陈武将军的令牌。”
城下“李将”
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高举示人。”拿上来让我看看。”
城上将领高声吩咐,随后放下一个吊篮。
城下“李将”
迅速将令牌放入吊篮,随之升至城上。
不久后,城关上的万人将接过令牌仔细辨认,确认无疑。
在这片土地上,无论哪个国家,令牌都是至关重要的信物,遗失即是死罪。”城下诸位兄弟,我这就打开城门。”
“这些检查程序是廉颇上将军亲自嘱咐的,务必严谨,请大家理解。”
城门缓缓开启,领军的几位“李将”
相互对视,嘴角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诸位兄弟可入城了。”
“深夜时分,入城不可扰民,否则廉颇上将军定会责备。”
城上的万人将提醒道。”明白。”
“李将”
恭敬回应,随后一挥令旗。
骑兵率先入城,井然有序地进入城内,紧接着步卒紧跟其后。
待全军进城完毕,几名守城将领走下城楼,对为首的“李将”
问道:“这位兄弟面生得很,莫非是新升的万人将?对了,庞煖上将军此次可有捷报传来?南阳之战究竟如何?”
守城的将领们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好奇。
闻言,“李将”
们冷哼一声,笑容中透着几分阴冷。”想了解战况?”
“那便让你们知道……”
话音未落,为首之人拔剑出鞘,寒光在夜色中一闪即逝。
剑锋划过空气,伴随着喷涌而出的鲜血,守城将领的人头应声落地。
刹那间,血光四溅,尸首分离。”动手!”
“控制城关!”
一声暴喝响起,伴随着刺耳的喊杀声,原本静谧的街道瞬间沸腾起来。
两万伏击兵力迅速行动,步卒直扑城关,将驻守的李军尽数剿灭;骑兵则分散出击,目标直指晋阳城内的军营。
此刻正值深夜,大多数李军仍在睡梦之中,正是最好的歼敌时机。
双方甫一交锋,李军毫无防备,被 ** 得措手不及。
晋阳城本是一片宁静,转眼间却化作血腥战场。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守城的李军措手不及,同袍之间突然爆发冲突,整个守军陷入混乱,毫无准备。”投降免死,抗拒者格杀勿论!”
一番杀戮之后,主将高声下令。”遵将军令!”
“投降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