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北京,阳光明媚而不燥热,正是最适合出游的季节。沈云秋望着窗外新绿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爸妈过来后她真的感觉到不一样,就好像有爸妈在的地方她就有天塌下来父母顶着的底气,而不再是那个需要操心家里所有事情的妈妈。
\"云秋,早餐准备好了。\"丈夫卫明修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伴随着煎蛋的香气。
沈云秋转身走进厨房,看到父母已经坐在餐桌旁,沈父正戴着老花镜研究北京地图,沈母常娟则笑眯眯地看着月月笨拙用筷子夹小笼包。
\"爸,妈,昨晚睡得好吗?\"沈云秋给父母各盛了一碗小米粥。
\"好得很!\"沈父抬起头,眼睛炯炯有神,\"这京城的床比老家的软多了,一觉睡到大天亮。昨天我们去了那个公园,可大一个,你什么时候休息咱们再去一次,我们一起坐船游湖,吹着风还不错呢。\"
“也不知道昨天是谁害怕船不稳翻过去。”常娟剥好一个鸡蛋递给星星,不客气的拆台,“昨个云秋又给咱们多加一床褥子当然软,在家里你舍得用那么软和的吗?”
“嘿,你这个人!”沈父愤愤不平的看了一眼常娟,低下头喝小米粥不说话了。
沈爷爷看着热闹的饭桌心里高兴,多吃了半个馒头,“秋啊,工作也要记得休息,你身体比我想象中的恢复的还要好,但是也要主要不要吃太多冰的,我昨个看这里到处都是卖冰糕的,月月吃了一个都没忍住要第二个。”
“我尽量吧。”沈云秋是个喜欢吃冰的,大热天最容易内心烦躁吃不下饭,“月月这几天吃的的冰糕不少啊!”
“哪有,妈妈你记错了。”卫子月抱着碗喝的正香,听到这话迫不及待的自证清白。
\"今天月月有钢琴课,\"接收到女儿求助的小眼神,卫明修轻咳一声开口,\"爸妈,你们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那当然要去!\"沈父立刻响应,\"我还没听过月月弹钢琴呢。\"
常娟也连连点头:\"过年的时候就说要听月月弹钢琴,星星说可好听了。\"
月月听到大人们谈论她的钢琴课,眼睛一亮:\"姥姥姥爷,太爷爷,我今天要弹新曲子!老师说要教我《扬基歌》!\"
\"真的吗?那太棒了!\"常娟慈爱地摸摸月月的头,\"姥姥一定认真听。\"
沈云秋看了看手表:\"我得去上班了,今天有个重要会议。明修,你今天休假,就你带爸妈和月月去上钢琴课了。\"
\"放心吧。\"卫明修对她眨眨眼,\"我已经计划好了,上完课带爸妈去天安门转转。\"
沈云秋匆匆吃完早餐,拎起公文包准备出门。临行前,她蹲下身抱了抱月月:\"宝贝月月,今天要好好表现哦。\"
\"嗯!\"月月用力点头,\"我会的,妈妈!\"
一旁的卫子星不满的喊道:“妈妈~~”
“好,宝贝星星。我走了!”
上午十点,卫明修带着沈父沈母和月月来到了少年宫的钢琴教室。
“月月早上好,”钢琴老师看到他们进来,热情地打招呼,\"今天月月带了这么多观众啊!\"
卫明修笑着介绍:\"这是我岳父岳母,月月的姥爷姥姥,他们第一次来京城。这位是边老师,教月月钢琴半年多了。\"
\"边老师好,月月经常提起您,说您教得特别好。\"常娟笑着和老师说话。
\"哪里哪里,\"边老师有些不好意思,\"是月月自己很用功。来,月月,我们先做手指热身。\"
月月蹦蹦跳跳地跑到钢琴前坐下,边老师站在她身后,引导她做手指操。三位老人则坐在教室后排的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看着。
\"手腕放松,手指要有力...\"边老师轻声指导着。
常娟小声对丈夫说:\"看月月的手指多灵活,像她妈妈小时候。\"
热身结束后,刘颖说:\"上周我们学了《小星星》的变奏,今天先复习一下好吗?\"
月月深吸一口气,小手放在琴键上,开始演奏。起初几个音符有些犹豫,但很快她就进入了状态,旋律流畅地从她指尖流淌出来。
当月月弹完最后一个音符,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仅三位老人在鼓掌,连边老师也笑着拍手。
\"太棒了!\"常娟激动地说,月月弹钢琴时认真的样子真的让她觉得孩子长大了。
沈父更是直接站起来:\"月月,姥爷给你打一百分!\"
沈爷爷也是毫不犹豫的伸出大拇指。
边老师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毫不吝啬夸奖的长辈,她看着月月的笑容心里暖暖的,真好,小姑娘有一群爱她的家人,
月月害羞地低下头,小脸通红:\"谢谢太爷爷,谢谢姥爷姥姥...\"
边老师鼓励道:\"确实进步很大,特别是节奏把握得很好。不过左手还是有点紧,放松一点会更好。\"她轻轻拍了拍月月的肩膀,\"接下来我们学《扬基歌》的前半部分好吗?\"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月月全神贯注地跟着刘颖学习新曲子。虽然偶尔会弹错音,但她总是立刻改正,从不气馁。三位老人安静地听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当课程接近尾声时,边老师宣布:\"时间差不多了,月月,要不要给姥爷姥姥表演一下今天学的内容?\"
月月点点头,转身面对老人们,深吸一口气开始演奏。这次她弹得比练习时更加认真,虽然速度不快,但每个音符都清晰可辨。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教室里再次响起掌声。这次连隔壁教室的家长都被吸引过来,在门口探头张望。
\"太精彩了!\"常娟擦着眼角,\"我们家月月真是个小音乐家。\"当初让云秋带着孩子来京城是对的,在沈家村可是学不了钢琴,画不了那么好的画。
沈父激动地对卫明修说:\"快,给我们拍张照片!这么珍贵的时刻一定要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