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元璋像是猜到的结果一样,外面的世界都已经漆黑如墨了,他所在的宫殿依旧灯火通明,百无聊赖的坐在他的龙椅之上。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毛骧回来了。
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忽必烈以及元顺帝二人,只不过这两个人现在的脸色不太好看。
忽必烈的脸色不好看,是因为心里难受是被气的。
至于元顺帝,他脸色不好看,纯粹是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那张脸朱元璋乍一看差点没有认出来。
“朱元璋,你是不是知道我要来见你?”忽必烈看着朱元璋这副早有预料的表情,忍不住开口质问道。
“废话,不然真让铁锅当叫门天子,你这个元朝的老祖宗,难不成还能真的愿意?”
“但是草原,咱绝对会打的!”
“本来咱没有想着现在打,咱还想派人去那个未知的新大陆寻来一些高产作物的种子,来造福咱的大明子民。”
“可是咱愿意和平一段时间,北元那边却是不愿意了,派出纳哈出屠戮咱的子民,抢咱的东西,那就是让咱忍无可忍,让咱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你应该能明白咱的意思吧?”
朱元璋的表情没有多大的变化,这一套说辞,在忽必烈来之前,他就在心中想了,不知道多少遍。
而且朱元璋也是把忽必烈看作和自己平等地位的人物了。
这次等着他过来,就是能够搞出来一个更好的法子,就比如,把这个元世祖也带上,让他跟着大军去征讨漠北。
兴许那群鞑子还能卖他们老祖宗一个面子,放下屠刀,跪地投降,朱元璋兴许还会发发善心,给他们留一块居住的地方。
否则的话,现在的倭国,就是他们未来的下场。
“东家那边也是这个意思,他是想让蒙人一起并入大明的版图的,还说要搞一个什么大明多民族发展,我听的不是很明白,但对我而言,似乎也没有其他的出路了。”
“我本来就是个已死之人,侥幸再活一回,实难见到我的那些子民,如同倭人一样被族灭,所以我同意了你们的要求。”
“但草原人是以实力说话,谁的拳头够大,他们才听谁的,我要跟着一块去,他们认不认我,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忽必烈冷哼一声,已经是彻底妥协了。
而元顺帝这个时候也出言道:“他们认识我就行,我可是他们的皇帝,纳哈出,乃儿不花,他们都是我的属下,肯定听我的话。”
“但愿如此,”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
他可不认为元顺帝重新出现在那些人的面前,他们还会再认这个皇帝,估计还会认为是他们大明找人给假扮的。
所以要做两手准备,只要能找到他们的大本营就行,有着徐达和蓝玉出马,直接就能把他们的老巢给端了。
忽必烈能看出朱元璋的想法,但他现在基本是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与之对抗,只能祈祷着自己的那些子民识时务,不要做无所谓的抗争了。
不然的话,朱元璋可不会给他忽必烈面的。
等忽必烈和元顺帝二人走后,朱元璋拿出了他让人按照陈长生画的那张地图,重新描绘出来的世界地图,看的极为入神。
朱元璋甚至用手抚摸着上面标注的几块大陆,喃喃自语道:“咱可是要做千古一帝的人物,别说是小小的草原了,其他的这些地方咱也要拿下,咱要打下的土地,一定要比成吉思汗还要多。”
“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那咱这个明帝,则是要让全世界的所有人,都会说我大明的语言,会写我大明的字!”
若是忽必烈在此地,肯定也会震惊于朱元璋的雄心壮志。
这个当年的臭要饭的乞丐,现在整个华夏都满足不了他,甚至盯上了整个世界,这是想让大明的龙旗插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啊!
朱元璋甚至开始期待起同福酒楼中出现更多的皇帝了。
这样他才能更好显摆,他以后的功绩会远超往昔的历代皇帝,没有他们见识,怎么能行呢?
正当朱元璋得意忘形之时,突然有一只手拍打在他的后脑勺上。
“谁?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拍咱的龙头,咱要诛你的九……”
朱元璋骂骂咧咧的,等他回头一看,站在他面前的,正是怀中抱着小孙子马皇后。
听到朱元璋这样说,马皇后不由得轻哼道:“重八,你刚才说什么?你要干啥来着?”
“妹子,刚才咱口误了,你可别往心里去。”
朱元璋立刻改口,若是马皇后发起飙来,哪怕是他这个大明皇帝,也得避其锋芒。
“离得老远,我都能听到你在这边说大话,实在是听不下去了,这才进来让你清醒清醒,”马皇后怀中抱着睡过去的朱尚煊,声音非常温和,不停的提醒着朱元璋不要志得意满,否则乐极生悲,可就不好了。
“妹子说的是,这件事情咱以后改。”
“你看看外面都黑成啥了,走走走,咱一块去你的坤宁宫,看看还能不能再生个儿子或者闺女。”
朱元璋这一番话下来,顿时让马皇后的脸都红了起来,嗔怪道:“都老夫老妻了,还说这种话,更何况咱孙子还在这呢,也不怕教坏小孩子。”
“没事,这孩子还小,咱说啥他也听不懂。”
“赶紧把孩子给儿媳妇送回去。”
朱元璋脸上一副猪哥的笑容,自从马皇后身上的病好利索了之后,马皇后整个人精气神也好了很多,捎带着颜值都提高了。
这让朱元璋最近这段时间去坤宁宫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说不定哪天,朱标他们还真能再多一个小弟或者小妹。
等第二天上朝的时候。
朱元璋竟是顶着一个黑眼圈,满脸疲惫的出现在了文武百官的眼前。
“韩国公今天还没来吗?”朱元璋扫视了一眼,依旧是没有看到李善长的身影。
“回陛下,韩国公病还没有好,如今依旧在修养,想必再过几日,他就能回到朝中参与国事了。”
一名官员立刻站出来向朱元璋汇报道。
在得知了李善长还在脱病不来上朝,朱元璋不由得轻声的冷哼了起来,谁都知道这老狐狸是在装逼。
还是自己这个皇帝给他脸太多了,若是明日还看不到这老家伙的身影,朱元璋不介意把内阁首辅的位置给别人换一换。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在家中多休养几日吧。”
“等到退朝之后,魏国公,曹国公,永昌侯,你们三个留一下,咱有要事要吩咐你们。”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即便宣布了要再次北伐草原的事情。
若是放在往日,这件事情定然是阻力重重的,之前钱粮短缺,两年前又发动过大规模的战争,各地小叛乱也不断。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大明是相当的有钱。
在粮食储备方面,也能够支撑得起新一轮的大规模北伐,也因此,朝中的反对声音寥寥无几,那群淮西的武将们,更是渴望着再次建功立业。
特别是永昌侯蓝玉,他早就不满意自己这个侯爵的位置了。
再加上老早之前,陈长生跟他说过,它未来会成为国公,但若想获得这个爵位,必然要立下极大的功绩才行,蓝玉总觉得,可以封赏为国公的功劳,就在这次北伐的上面。
等到下朝之后,朱元璋把他们几个召集到了偏殿之中,想要商议的事情,自然也是北伐的有关。
“这次再次北征草原,忽必烈和元顺帝都要去,你们把这两个人看好了,千万不要让他们搞什么幺蛾子。”
“而且咱觉得,那群蛮夷,估计也不会认这两个货了。”
“反正这次的战役,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回头咱再去找一下陈老板,看看能不能从他手里弄来一些秘密武器。”
朱元璋不停地吩咐着徐达和蓝玉等人。
关于忽必烈的事情,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所以忽必烈这个名字一出来,蓝玉他们都惊呆了。
“上位,咱现在很好奇,按照您的意思,难不成忽必烈也已经被陈老板给弄出来了吗?”
“是不是那个元朝的世祖皇帝?不是重名的。”
蓝玉一脸的震惊之色。
朱元璋点了点头,“没错,就是他,一开始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咱也是不敢相信。”
“好家伙,连这位都出来了,不过别说,现在草原上的那些鞑子,还真不一定会认这个元世祖。”
“现在的北元内部四分五裂,天元帝手中的权力并没有那么大,只适合名义上的君主了,忽必烈当年可是带领过汉军打上过哈拉和林。”
“这要把他带过去了,先不提那群鞑子认不认吧,反正想弄死他的心,肯定是有的。”
徐达咧着嘴巴,一方面震惊于忽必烈的复活,另一方面,徐达觉得忽必烈这个人不去更好。
只可惜复活的是忽必烈,如果是成吉思汗的话,那可就好办的多了。
“天德你说的不无道理,所以就先别把忽必烈暴露出来了,就先把元顺帝给推出来,如今,北元的天元帝是他的孙子,多少也得有点面子,”朱元璋点了点头,继续商议道。
“管他那么多有的没的,只要能找到他们的老巢,咱们就能把他们给端了。”
“咱一想起来,陈老板当初在倭国用的那个手雷,那种威力,随便扔一颗,都能把天元帝的行在给炸了。”
李文忠更为直接,若是给他一箱子手雷,他都能觉得自己可以无敌于天下。
不过这位曹国公李文忠,也确实是个超级猛将,甚至还有关于他的历史名梗,当年新城之战,他率领部队追击张士诚的军队。
而在张士诚逃跑的军队之中,有着一位写出了四大名着之一的大作家,名为罗贯中,就是写三国的那一位,当时算是张士诚手下的一个小幕僚。
罗贯中虽然没有见过真正的赵云,但是却见过真正的李文忠,根据民间的一些传闻,罗贯中笔下七进七出的赵云,就是按照李文忠写的,当年被追的时候,好悬鞋没跑掉一只。
而在另一边的同福酒楼,忽必烈和铁锅这爷俩,一晚上眼都没有合上。
一想到他们的那些同族,即将成为大明王朝的附庸,心里就说不出来的难受。
当年的蒙古帝国是何等的强大,从最东边打到最西边,那些白皮肤的异种人都被打的俯首称臣,跪地求饶。
可是现在一切都变了,当年的荣光早已不复存在。
“若是哪天爷爷也回来了,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向他老人家交代了,”忽必烈口中的爷爷,自然是那位蒙古人眼中如同神明般的存在,成吉思汗。
忽必烈正在感慨,突然之间,目光放到了元顺帝的身上。
这种阴冷的目光,顿时让他菊花一紧,心中萌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元朝是灭在你的手中的,若是爷爷来了,我就把你推出去,承担他的怒火,”忽必烈突然说道。
元顺帝打了个哆嗦,“别这样啊,那样我会坏掉的。”
“哼,”忽必烈冷哼一声,没有再去搭理这个废物。
很快,朝廷这边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忽必烈,元顺帝这爷俩也准备上路了,王保保也没有让他闲着,一起派了出去。
不过陈长生可没有去跟着了,上回去打那个倭国,他就累的不轻。
最累最无聊的地方,就是在赶路的过程之中了。
从应天出发,到北平那里,光是用在路上的时间,至少都得一个月以上。
不过陈长生虽然没有亲自前往,但是还是跟蓝玉点拨了几下,无非就是历史上的关键词,捕鱼儿海。
并且忍痛花了大量的购买点,从系统那里搞来了一箱子的手榴弹,让李文忠给带上了。
除了忽必烈,元顺帝和王保保之外,同福酒楼其他参加这次北伐的也不少,自然是少不了刘福通,韩山童这两位,还有一个常遇春。
元末三杰之中的两位,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两个货也是想去的,但是却被陈长生拦了下来。
要是都去了,同福酒楼可就没什么人干活了,所以只能强行把那两个货给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