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战,义军虽然正面击败曾格林沁,且歼灭俘虏敌军人数一万余人,但却称不上赢了,因为曽格林沁南下时沿途袭击村镇、据点十余座,造成了大量的民兵组织和百姓伤亡,甚至有三队土改工作队伍因为掩护百姓躲进深山而被曽格林沁全歼,造成了两百余名骨干干部的损失。
因此在战役过后,义军对俘虏里参与过屠村事件的进行公审,部分处以极刑,其余俘虏也判处了五年以上的劳动改造,此外,李希音命令各个野战医院和后勤部队迅速进行伤员救治和赈济,同时由政府派出人手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李希音还亲自命令队伍里的督察组和谍报组对此次事件中那些玩忽职守、临阵脱逃的军人和官员进行严惩,一并处理极刑,以此来给义军戴个紧箍咒,免得队伍失去军纪。
有罚必有赏,督察组也对此次事件里立功的个体或者部队进行嘉奖,同时对于一些英勇牺牲的战士授予烈士称号,收殓其骨灰并葬入烈士陵园,享受香火祭拜,对于其家人也予以相应的抚恤和照顾。
在安抚内部的同时,为了加强湘北地区防务力量,李希音再三思索之后,命令第十军、湖南第一守备师、湖南第二守备师五个师约八万人,分布于江边各重要村镇据点,每个据点少则一个营,多则三五个营,精修防务,形成网状防御体系。
此外,李希音又将近卫军之骑兵师从西征部队里抽调回来,放在湘北作为机动支援力量,随时可以对防线进行支援。
当清军南下时,义军各个据点可以凭借水泥浇筑的防御工事和满编的火枪火炮和手雷进行固守,以清军之攻坚力量,实在很难在三天之内对义军据点造成威胁,而三天时间义军早就可以从容集结数万人马对其进行反包围了。
在布置了无比牢固的陆地防御阵地之后,为了扭转义军的不利局面,李希音命令广西第一造船厂和第二造船厂分出一半骨干力量北移长沙,在长沙建立分厂,以期能够很快在长江领域拥有属于自己的铁甲舰队,以对清军水军和太平军进行压倒性优势。
除了造船厂之外,李希音还命令位于广西的各科研所和工厂抽调部分力量北上,寻址建立工厂,迅速在湖南地区组建起工业体系,尽快加强义军军事力量。
同时,为了增强义军的军事运输能力,李希音组建了交通部,归军务院和政务院联合管辖,其主要职责是改善义军解放区内交通能力,可以让大本营的粮草、武器等迅速调拨至前线。
为此,李希音命令交通部组建了铁路局和公路局,准备在三年之内修建十二条公路线和四条铁路线,加强两广与湖南、江西的联系。
是的,经过将近五年的研究,义军研究院已经完全掌握了铁路技术,且自主研发的火车头已经进入实验阶段。
李希音希望,能够在三年时间建立铁路和公路体系,保障义军部队可以快速的进行抽调,以保证义军可以在短期内集结重兵对敌军进行打击,更希望能够在三年之后在长江领域建立一支铁甲舰队,彻底控制长江流域。
不过为了为义军赢得三年的发展时间,面对江北清军集团的压力,李希音仅仅抽调了一个骑兵师回防,并没有动用其他的西征部队,同时李希音发电严令各部迅速移动,务必与十月初一之前移动至指定位置,发动云贵川三省会战!
......
就在李希音在湖南加强警备,并不断往川东、川南、广西西部和桂东东部秘密增兵之时,江北的清军却在大肆庆祝曽格林沁南征的胜利。
曽格林沁回到江北之后,大肆夸耀其取得的巨大战果,并展示了其诛杀的数千首级和百多名俘虏,这使得湖南地区清军士气大振。
之后,恭亲王为了鼓舞士气,对曽格林沁的部下大加赏赐,并对其手中的“义军首级”开出了百两银子的高价,虽然恭亲王隐约猜到曽格林沁杀良冒功的行为,但还是当作不知道,并对其大加赏赐。
此后,恭亲王并没有抓紧时间继续南下,而是大摆庆功宴以鼓舞士气,同时上报咸丰皇帝,言及取得的重大战果。
咸丰皇帝在奏折里一看,曽格林沁此战斩首一万,俘虏八千,顿时大喜,加封曽格林沁为郡王,并对其部下大加赏赐,同时咸丰皇帝还大赦天下,在大城市开办粥棚以赈济灾民,意图收拢民心,因战败而被关入天牢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经过运作也被大赦出来,后投奔恭亲王而来。
咸丰皇帝高兴之余,还发了一道诏书,先是对恭亲王和曽格林沁不经过军机处请示就行动的行为加以斥责,后又对其战果进行了褒奖,最后咸丰皇帝允许了他们先斩后奏之职权,感动的两人直呼圣明。
这一来一回,就耽误了十多天的时间,在此期间,义军已经从容完成了江南防线的布置,并且将边界的百姓进行了统一安置,实现坚壁清野的作用。
义军在云、贵、川地区边界地区已经集结了将近三十万的野战部队和二十多万二线部队、后勤部队和医疗部队,随时准备将西南三省一口吞下。
而在同时期,太平天国集中了数十万的部队对上海地区发动进攻,遇到清政府和英美各国殖民者的打压,逐渐陷入拉锯战,只不过太平天国此次有了义军提供的一批先进火器,在对阵外国人组建的“洋枪队”时不落下风,逐步向上海地区推进。
农历九月底,护航章西女王的南海水军和第一师拍来电报,告知义军水师大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洋海湾地区的东印度公司水军,并强势帮助章西女王回国,而章西女王回国之后,迅速在义军帮助下组建了两个师的兵力,揭开了印度大解放的序幕。
所过之处,印度各邦国纷纷响应,各地印度义军揭竿而起,对英国殖民者和印度腐朽的统治阶级发起进攻。
而章西女王在这过程里,先是举办登基大典,成为真正意义的女王,紧接着章西女王清洗了几家境内的婆罗门家族,并废除了印度种姓制度,并吸纳了大批的吠舍、首陀罗进入军队,并发布解放妇女法令,将强奸等列为重罪,保护印度女性权益。
李希音看到章西女王此举,不由得叹了口气:“太激进了,势必会造成反扑,不过,谁叫她背后有我呢!”
章西女王此举赢得了李希音和义军领导人的认可,李希音命令义军水军加强对东印度公司的海上打击,并且全力支持章西女王,保证其能够站稳脚跟,将变革持续下去。
虽然印度种姓制度根深蒂固,但有义军支持的章西女王却掌握着足够颠覆这条铁律的力量,李希音对此拭目以待。
此时,太平军深陷上海泥潭,英国人即将被印度大解放缠住,江北清军集团估计短时间难以突破李希音一手打造的湘北防线,义军对云贵川三省的军事行动处于有利局面,因此李希音于九月底召开军事会议,并在长沙建立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