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跑了曾国藩,但杨金娥却不是那么生气,毕竟在她看来这位大才子做学问尚可,但论起行军打仗来就实属一般了,不过秉持着斩草除根的思路,杨金娥还是做出痛打落水狗的决定。
于是,杨金娥命令第十五师回撤湘江以南,配合第五师看住左宗棠兵团;第25师打扫战场,并分兵攻取衡阳以南各外围堡垒和县城,为之后攻打衡阳扫清障碍。
同时,杨金娥亲自率领这一万铁骑,一路追杀曾国藩,务必要将这股湘军击溃。
在简单的发布命令之后,杨金娥扬起马鞭,带着补充了手雷和连弩的骑兵朝北飞奔而去。
其他打扫战场的部队和将领看着来去自如的杨金娥和上万骑兵那满满的羡慕,毕竟纵马驰骋于天下,是自古以来的豪情啊。
却说杨金娥纵马追赶了三刻钟之后,追上曾国藩集结的溃兵主力,于是没有任何的技巧,直接点了骑兵迅速赶上,将其团团围困,然后骑兵一圈圈的围着他们边转圈边从外向内进行射杀。
没多久这数千人便是军心大乱,大片大片的士兵投降,又得俘虏五千余人,一番清点后却又没发现曾国藩,据说他是半个时辰前急匆匆赶回大营布防去了。
“哼!这位曾公虽然能力不咋地,但这运气却是极好啊!”
好在有个好消息,在俘虏里发现了曾国藩的亲弟弟曾国葆,倒也是一个不错的成果了。
杨金娥点了五百骑兵,看管着这些俘虏回去找第二十五师,自己则继续带着骑兵北上,中途遇见那些无敢战之心的溃兵,杨金娥让人恐吓一番后扔下几张劝降信后,便不管了。
反正这些溃兵大致是丧失了胆魄,哪怕就是回了清军大营,下一次作战的时候也会成为清军士气崩溃的源头,倒也没那个赶尽杀绝的必要了。
杨金娥抓了几个俘虏赶路,一路追杀,居然先曾国藩一步赶到其城外的大营,此时大营里一片祥和,站岗的士兵不多,于是杨金娥一马当先,直接杀到营门之后,扔出几颗手雷炸开拒马,然后冲杀进去。
数千义军骑兵一拥而上,也不停下与清军厮杀,只是四处游走,边走边扔出手雷,刹那间清军的帐篷、仓库、粮草冒起熊熊大火,匆匆冲出帐篷的清军被斩杀、踩死者不计其数。
同时,义军骑兵专门狙杀那些试图指挥战斗的清军将领,大批大批的湘军将领被义军围杀,清军主将曾国华穿着一个布衣长袍出来大帐,那一身读书人气质一下子让人明白是个人物。
骑兵师一位女将见了,眼前一亮,一面飞速打马上前,趁着其余众人没发现过来冲破亲兵阻挡,猿臂一伸将曾国华给掠上马来,抓着他的头往马背上轻轻一碰,将其弄晕了过去。
其余众人一看,追悔莫及,明白一个大好的军功没了,但也只好打马上前一番厮杀。
不过有不少女将眼前一亮,对视间专门找曾国藩军营里那些长的好看的书生幕僚而且,抓了回去换军功。
厮杀一轮后,杨金娥也不停留久战,带着大军冲出大营后,便分为两队,往左右分兵袭击清军各营,以旋风之势席卷清军在衡阳城外的七座营寨。
如曾国藩部和胡林翼部的湘军还好,清军八旗军和绿营兵军纪败坏,哪怕是提前收到了预警,但也被义军给打崩溃。
最惨的是来湘作战的江西、四川、陕西等地的客军,这些客军兵力较弱,且没有分到太多资源来修筑坚固营寨,且大部分将领跑去城里享乐去了,士兵缺额严重。
因此被义军狠狠虐杀,仅一轮冲锋,降低的李鸿章部三千人就被全歼,陕西牛皋部、四川杨凌部被击溃,其余各部也受损严重。
等清军集结起来的时候,杨金娥马鞭一扬,先杀到衡阳正南门,光明正大的射进去几百支劝降信,然后领着骑兵从容地从数万清兵的眼皮子底下撤走,数万清兵莫敢上前,放任杨金娥上万骑兵撕开一个口子从容撤走。
义军撤走后,曾国藩才匆匆赶回大营,结果发现留守的湘军死伤上万,百余位大小将领被斩杀,差点让曾国藩吐血。
要知道,留守大营的湘军将领,大半都是曾国藩的同乡同族,是最为忠心的一批人,结果被义军斩杀大半!曾国藩如何不心疼。
最让他心疼的是,胞弟曾国华和数十个请来的幕僚都被义军掳走了,那些幕僚可是曾国藩努力了好几年从湖南文坛里请来的能干之辈啊!
想着自己一天之内不仅损失了三万精兵,三年练兵成果毁于一旦,而且手下将领损失三分之二,胞弟曾国荃生死不明,曾国华、曾国葆被俘虏,数幕僚被掳走,整个湘军新军几乎全灭,曾国藩一时想不开,直接抽出宝剑欲要自裁,身边亲兵连忙夺下兵刃,对其进行劝解。
曾国藩默念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终于恢复了精神,一面安排收容士兵,一面去入城开会。
这一次,总督张亮基、巡抚骆秉章面沉如水,曾国藩等诸将沉默寡言,无人谈论增援左宗棠的事情,只是商议守城事宜。
最终决定城外各营开入城内,整编后分守各处城墙,同时加紧募集粮草军械,加固城墙,以图久战。
同时,总督张亮基移师长沙,抽调湖北及湘北清军南下,并向陕西、四川、河南借兵。
而杨金娥撤兵之后,留下三千骑兵,配合第二十五师围攻衡阳外各县城,自己则率兵南下,继续围困左宗棠和胡林翼。
而就在这时,李希音及前线指挥部进至常宁,义军之第九军赶至战场,配合第五军之5师和15师将左宗棠部彻底围困,左宗棠也失去了最后的逃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