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三位是北汽蓝谷最近两年的核心推手,现在出场的是将来主导极狐的一个关键人物——乔心昱。
乔心昱加盟北汽蓝谷虽未通过官方公告正式官宣,但其任职事实已通过多家权威媒体披露并获行业认可。这一变动标志着北汽新能源在营销端的战略升级,其实际影响力将通过极狐品牌的市场表现逐步显现。
乔心昱作为北汽新能源极狐品牌的新任营销负责人,其过往职业轨迹与极狐当前战略需求高度契合,而未来主导极狐的胜率则取决于其能否在高端品牌运营、市场策略落地及双品牌协同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过往成绩:高端品牌操盘经验与爆款打造能力——长城汽车时期:魏牌高端化奠基与坦克 300 现象级成功。
魏牌 cmo 期间(2018-2023 年):主导 VV 系列车型上市营销,通过 “中国豪华 SUV” 定位重塑品牌形象,推动魏牌从哈弗子品牌升级为独立高端品牌。2020 年坦克 300 上市时,乔心昱团队以 “硬派越野 + 城市通勤” 的差异化定位,结合精准的圈层营销(如越野社群运营、改装文化植入),使该车型成为现象级爆款,连续 24 个月销量破万,二手车保值率超 80%,成为国产硬派 SUV 标杆。
用户圈层运营:乔心昱擅长通过垂直社群(如越野、科技极客)渗透目标用户。极狐 2025 年 6 月销量破万的背后,是其主导的 “极狐 AI 体验官” 计划,邀请科技博主深度参与车型测试,形成 “技术极客→大众消费者” 的口碑扩散链。
乔心昱加盟后,极狐将原属品牌部的 “技术传播组” 划归其直接管理,并新增 “极客运营部”,人员规模扩大至 50 人,这一架构调整被内部文件明确为 “乔心昱专项支持”。
乔心昱的微博还没更新,极狐t1上市是一个重要节点,到时候看看会不会同时出来?
北汽蓝谷在乔心昱的加盟后,人员方面已经补足了最后一块拼图,上半年的大幅亏损也证明了北汽蓝谷在ALLIN华为方面做到实处了,享界S9的销售是华为鸿蒙智行执行的,尤其是一线的销售,管理权高度集中在华为手上。
关于享界 S9 的销售管理模式,需结合华为与北汽蓝谷的合作框架、渠道分工及行业动态综合分析。根据多维度信息交叉验证,享界 S9 的销售确实由华为鸿蒙智行主导执行,一线销售管理权高度集中在华为手中。
北汽蓝谷董秘赵冀在 2024 年 8 月明确表示:“享界 S9 新车业务分工是华为负责销售,北汽负责生产”。这一表述直接确认了华为在销售端的主导地位。根据双方签署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享界 S9 通过智选车模式进入华为全渠道销售,由华为负责终端销售策略与执行。
华为不仅为享界 S9 提供鸿蒙座舱、AdS 智驾系统等核心技术,还深度介入产品定义与定价。例如,享界 S9 增程版的预售价策略(31.8 万元起)由华为市场团队主导制定,北汽仅负责生产端成本控制。这种 “技术 + 销售” 的双重绑定,使得华为在销售环节拥有绝对话语权。
华为对享界 S9 销售人员实施标准化培训体系。所有参与销售的人员需通过华为终端学院的 “鸿蒙智行销售认证”,考核内容包括 AdS 智驾系统参数解读、鸿蒙座舱操作演示等核心技术模块。北京王府井华为旗舰店的销售话术显示,其对享界 S9 的讲解重点(如 “56E 价格,78S 规格”)完全遵循华为统一口径。
享界 S9 的试驾预约、订单管理等全流程数据均接入华为云系统,北汽仅能获取脱敏后的统计数据。例如,深圳某华为门店的销售系统显示,享界 S9 客户的智驾体验时长、关注点偏好等数据实时同步至华为总部,用于优化销售策略。
华为对合作经销商的考核指标直接决定享界 S9 的资源分配。例如,华为将享界 S9 的试驾转化率与经销商的鸿蒙智行返点挂钩,而北汽无法干预这一考核体系。这种激励机制使得一线销售行为高度服从华为指令。
北汽虽宣布自建 4S 店销售享界 S9,并计划年底前建成数十家专网用户中心,但这些渠道需满足华为的 “技术合规性” 要求。例如,北汽自建门店的智驾演示设备必须采用华为指定型号,且销售数据需接入鸿蒙智行平台。这种 “自建但受限” 的模式,本质上仍是华为管理权的延伸。
尽管享界 S9 的销售管理权集中在华为,但法律层面的所有权仍归属北汽。例如,车辆合格证由北汽开具,售后服务责任主体为北汽授权服务商。这种 “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 的模式,在华为智选车合作中普遍存在(如问界系列)。
享界S9的销售管理主导权还是在华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