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今天周日,马特贝没忘记,平时肯定要去看一眼收盘。
天气还是偏热,关掉空调之后,一身汗,满脸都能感受到那种黏糊的湿感,下了两天雨之后,气温相对低点,但暑假不是白喊的,暑气相当的旺盛。
马特贝继续整理股票池里最后一个票,联创电子。
联创电子、欧菲光和舜宇光学是做摄像头的三家主力公司,其他规模都小,例如宇瞳光学,所以这个票还是比较容易选到的,欧菲光和舜宇光学一个是华为手机的主力供应商,一个是苹果手机的主力供应商,联创电子反而是最早大力投入汽车摄像头的上市公司,汽车摄像头业务的规模目前最大。
马特贝本来是计划选联创电子的,因为市值相对小,但最后还是因为联创电子的有息债务可能存在一定的压力,所以最后放弃了。
2025 年 q1 业绩分化
营业总收入 21.77 亿元(同比 - 11.71%),归母净利润 326.26 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 - 2058.80 万元(亏损收窄 76.58%)。毛利率 13.27%(同比 - 2.5pct),净利率 - 0.3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220.99 万元(同比 + 29.56%)。
资产负债率 84.7%,有息负债 65.9 亿元(短期借款 45.18 亿元 + 长期借款 20.72 亿元),流动比率 0.74,偿债压力显着。应收账款 26.33 亿元(同比 - 13.52%),占营收 121%,现金流压力边际改善。
但联创电子在车载光学方面的领先优势也比较明显,车载光学领域的深度突破。
头部客户订单爆发:截至 2025 年 3 月,车载光学累计在手订单达 85-90 亿元(覆盖 2025-2027 年),其中高阶镜头(8mp 以上)占比 65%,主要来自特斯拉 FSd V12、比亚迪 “天神之眼”、华为 AdS 3.0 等智驾方案,单价约 120-150 元 \/ 颗。合肥车载光学产业园一期满产后年产能达 5000 万颗镜头 \/ 模组,覆盖全球 18% 市场份额;墨西哥工厂 2025 年 q2 投产,承接北美订单约 10 亿元。
技术卡位优势:自主研发的 Φ18mm 大通光孔径镜头突破传统 F1.6 光学设计边界,配合晶圆级玻璃非球面镜片月产能 300 万片,将 8mp 以上高像素镜头成本压缩至塑料镜头 1.8 倍,形成性能溢价 + 成本优势的双重竞争力。独家供应特斯拉 hw4.0 平台镜头及 optimus 人形机器人视觉模块,在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中占据 70% 镜头份额。
新兴业务拓展:人形机器人视觉模组(特斯拉 optimus、小米 cyberone)和低空经济(亿航智能、大疆无人机)预计 2025 年贡献 5-7 亿元收入,单价超 500 元 \/ 套。
市场预测若 q2 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80%(q1 约 60%),2025 年上半年营收或达 45-50 亿元,净利润有望转正。公司 2025 年经营目标为营收 110 亿元(光学产业 55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马特贝其实更担心联创电子墨西哥的业务,海外业务占比18%不算太高,但和美国市场关联度就有点偏高了,是特斯拉的主力供应商之一。
车载光学赛道:全球自动驾驶渗透率预计从 2024 年的 5% 提升至 2029 年的 35%,联创电子 AdAS 镜头市占率达 35%(部分数据),稳居行业第二。2025 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预计达 150 亿美元,公司深度绑定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覆盖 83% 主流车型的 AdAS 视觉方案。
公司还有一块业务大头,触控显示业务毛利率仅 6%,这部分产能如果要淘汰掉那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就不容易评估。
战略调整与研发投入——聚焦 “光学 + 车载” 双主业,2024 年研发费用 5.16 亿元(+40.8%),重点投入 8mp 镜头、玻塑混合镜头等核心技术。总经理曾吉勇推动 “全球经营、高科产品” 战略,计划将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 25%。
前景估计是没问题的,类似北汽蓝谷,股性明显偏弱,上周比亚迪兜底自动泊车让联创电子当天冲了一波涨停,但最终还是股性太差炸了板。
整体来看,信质集团和联创电子还是可以跟踪的,航天彩虹也仍旧可以放在池子里,共进则变数偏大,如果能代工华为一体机,那可以说是池子里最有潜力的,但这个概率目前很低,神州信息则考虑暂时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