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杨晨下去休息的时候,道童和他说让他休息等待老君回宫,杨晨也就修炼等着,谁曾想,这一等就是一年之久,不过杨晨并没有着急,他知道老君很忙,也同样要有耐心去等待自己的师尊。
就在三年之后,杨晨也终于迎来了师尊的接见,师傅邀请他去兜率宫一见,他也经历了这么多的大世面,可此刻还是有些紧张,他回想一下前世对于太上老君的讲述。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其《道德经》对道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道教形成过程中,老子逐渐被神格化,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时,将老子尊为教祖,称 “太上老君”。
东晋时期,葛洪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详细描述了太上老君的神仙形象,使太上老君的形象更加具体和丰满。唐宋之际出现了 “一气化三清” 的说法,元代又出现了 “老子八十一化” 的说法,进一步丰富了太上老君的神话传说。
创世与演化:被视为 “道” 的人格化显现,是创世与法则的源头,在道教的宇宙观中,天地初开时,老君于空洞中运行阴阳二气,使天地分离、日月运行、万物生长,推动了宇宙的演化。
太上老君常常分身降世,化身众多,如伏羲时的无化子、神农时的大成子等,传授耕种、烹煮、嫁娶等生活技能,还授予人类重返大道的智慧妙法,是人类的启蒙者与救度者。
太上老君是洞神教主,说十二部尊经,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所说经典合称为三十六部尊经,这些经典引导学道者从凡入圣、修道证道。
在道教宫观的三清殿中,太上老君的神像通常被描绘成一位白须白发的老翁,他手持羽扇,端坐在元始天尊的右侧位,仙风道骨,令人心生敬畏。
然而,当杨晨踏入这座宫殿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失所望。太上老君的形象与他所想象的完全不同,并非是那威严庄重的神像,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
他身穿一袭朴素的麻布衣,脚蹬一双破旧的布鞋,看上去就如同一个普通的农民一般。
尽管如此,杨晨丝毫不敢怠慢,他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道:“杨晨拜见师尊!”
太上老君似乎对这一切毫不在意,他随意地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多礼,我这兜率宫平日里也没什么人,你就安心住下吧。等外面的风波平息之后,再出去也不迟。这里你可以随意闲逛,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去问问你的大师兄。好了,去吧!”
杨晨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去。他与太上老君的交流仅仅只有这一句话,但他并未流露出任何不悦之色。毕竟,太上老君可是何等人物,能与他说上一句话,对杨晨来说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
杨晨在兜率宫住下后,开始四处闲逛。这兜率宫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他在一处偏殿中,发现了一本古朴的道经,刚一触碰,道经便光芒大盛,无数符文涌入他的脑海。
恍惚间,他仿佛置身于混沌初开之时,亲眼目睹太上老君推动阴阳二气,演化宇宙。
等他回过神来,已对道经中的内容有了深刻理解。然而,就在他沉浸于悟道喜悦时,大师兄突然出现。大师兄一脸严肃地说:“师弟,你私自触碰这道经,犯了宫规。但念你是初犯,且与这道经有缘,便不罚你了。不过,接下来有个消息要告知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