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说笑了,什么生祠,倒是皇上赏了好些东西。”
之后几人等了会儿。
一个小太监便拿着圣旨端着皇上赏赐的物品来。
百两黄金,五十匹锦缎。
确实不多,但还赏赐了一块金牌。
姜正河一看那托盘上的东西,瞬间瞪大了眼睛。
那金灿灿的黄金他还是第一次见。
还有那些布料光滑的绸缎,是最上品的布料。
是他在竹溪村一辈子都见不到的。
没想到现在沾姜淮的光,见识了一番。
此刻,一旁的苏云婉却笑道。
“阿淮,你如今在洪州立了这么大功,皇上就没给你升个官儿什么的?”
姜淮摇摇头,“没!”
皇上什么打算他不清楚,估计也是看他资历浅,升也不好升。
“我倒是没想那么多,我还年轻,是该多历练历练,兴许以后什么地方需要我了。皇上再把我调去。也算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了。”
“也好,阿淮,你心怀天下,就该为百姓多做些实事!”
“是。”话锋一转,姜淮道,“对了,阿姐,你铺子如今如何了?”
苏云婉想了想,“还成,这段时间按你说的方法记账,确实账目更清楚了,那几个手脚不干净的,我早赶出去了。现在我每日盯的紧呢,新来的不敢再乱来。”
姜淮看着她,“阿姐,你也不用管的太严。”
“什么意思?”
苏云婉一想明白了,是说偶尔要适当给点油水让底下人捞,这样他们做事更尽心。
不然总拿些固定月钱,怕是没动力,也很难使全劲儿。
“就像现在,你可以给他们点儿提成!”
“提成?”
“对!就是每卖出去一匹,给他们奖励,比如一匹布三百文,奖励他们五到十文,成衣也一样,这样卖的越多,月钱越高。”
苏云婉听完点点头,“你倒是提醒我了,就是谁卖的最多,谁月钱最高。”
姜淮点点头,“你还可以搞个每月销售排名,第一名到最后一名,第一名销冠,就多给点奖励,这样更好的激励员工。”
苏云婉点点头,“阿淮好主意,这是个好法子,我下次就去试试!”
两人正说着,只见厨娘黄婶端着一盘酸笋鸡皮汤进来,汤碗上还飘着几粒鲜红的枸杞。
“大人快尝尝!这汤吊了三个时辰,专治寒气入肺,您刚从雪地回来,如今又过冬,就该多喝这个!”
姜淮点点头,端过来,“多谢黄婶儿了。”
之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了一顿饭。
饭后,秦氏拉着姜淮去了她的小佛堂。
佛堂在一处偏房,姜淮走进去一看,就见佛堂里,金色的佛像端坐莲台。
低眉垂目,房内烛火摇曳,映得佛面忽明忽暗。
供桌上,几枚鲜果静卧瓷盘,香炉里,几柱香燃至半截,两侧有经幡垂落。
“娘,什么时候你也信这些了?”
“ 还不是你去洪州的这些天,娘担心的很,每日佛堂上香。”
姜淮看着香炉里满满的香灰,知道母亲肯定为自己操碎了心。
“对了,老家来信,听说县里的状元碑已经立好了,你什么时候回去看看?”秦氏又道。
姜淮想了想,算算时间,从老家回京,又上值半年,又去了洪州三个月,将近快一年了,碑也该立好了。
“目前没有时间,皇上不放假,只能等以后再说。”
秦氏点点头。
……
几日后,姜淮上朝。
这日晨曦初露,朝阳映在鎏金蟠龙柱上。
此刻,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地等待早朝的开始。
姜淮站在文官队列中,双手捧着奏折。
那日皇上说,要让他再一次在早朝上汇报洪州赈灾情况。
“皇上驾到”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在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姜淮随着众人行礼。
此刻瞥见龙椅上那道明黄色的身影,昨日没仔细看,今天仔细看,皇上似乎消瘦了些。
想必是为朝廷忧心所致。
“众爱卿平身。”隆庆帝的声音沉稳有力,“今日朝议,首要之事便是听取钦差大臣姜淮汇报赈灾事宜。”
姜淮心里一紧,当即深吸一口气,出列:“微臣姜淮,奉旨赈济洪州雪灾,历时三月有余,今特来复命。”
皇上微微颔首:“姜爱卿辛苦了。洪州雪灾,朕甚为忧心。卿且将赈灾详情道来。”
“是!皇上!”
之后姜淮展开奏折,再次将那日的汇报的内容重新播报了一遍:“回禀陛下,此次雪灾波及三县十乡,青山,杏花两县最为严重,受灾百姓达万人。微臣奉旨后即刻启程,抵达灾区后采取以下措施...”
姜淮详细汇报了设立粥棚、安置流民、防疫,重建房屋等具体工作。
说到动情处,姜淮不禁想起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灾民。
“...截止微臣返京之日,共设立粥棚一百余处,每日救济灾民千余人,重建房屋千余间,发放棉衣棉被一万套,药材两万两白银...”
姜淮继续道,“幸得陛下洪福齐天,灾情未引发瘟疫,百姓皆感念皇恩浩荡。”
之后姜淮将百姓送的几样东西展示出来,“虽是些薄礼,恰恰展现洪州百姓的真诚淳朴!”
等他汇报完毕,殿内一片寂静。
姜淮垂首而立。
“好!”皇上突然拍案而起,“姜爱卿办事得力,朕心甚慰!从洪州百姓赠你的心意而言,你确实为洪州百姓出了不少力!”
这一声赞许如同打开了闸门,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赞誉之声。
“姜大人年轻有为,实乃朝廷栋梁之才啊!”礼部侍郎率先开口。
“确实如此,姜大人临危受命,不辞辛劳,真乃百官楷模。”另一位大臣也跟着附和道。
此刻姜淮眼角余光却扫到站在队列中的,之前被削去职位的永宁伯。
只见永宁伯身着伯爵朝服,面色复杂地站在那里。
他既没有加入称赞的行列,也没有出言反对。
许久不见,姜淮觉得他鬓角的白发似乎更多了。
正当姜淮思绪飘远时。
杨温茂杨阁老缓步出列,他一开口,满朝文武立刻安静下来。
“陛下,老臣有几句话要说。”杨阁老的声音虽轻却极有分量,“姜大人此次赈灾,不畏艰险,亲赴灾区最严重之处,不贪不占,不辞劳苦,如此品行,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