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将军回来了,大宋对战西夏也取得了成功,整个大宋上下都是喜气洋洋的。
汴京城迎来了久违的喜庆气氛。西北边境传来捷报,狄青将军率领的大宋军队在对西夏的战役中大获全胜,收复了被占多年的三座边城。消息传来,整个京城沸腾了。
\"听说了吗?狄将军这次拿下了三座城池!\"茶楼里,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兴奋地对同伴说道。
\"这些年西夏人猖狂得很,多亏了狄将军这样的忠勇之士。\"同伴端起茶碗,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听说官家龙颜大悦呢!\"
街市上,小贩们早早挂起了红灯笼,绸缎庄的掌柜忙着清点新到的红色锦缎。\"这几日红色料子卖得最好,都是为将来太子大婚准备的。\"掌柜一边拨弄算盘,一边对学徒说道。
是的,太子殿下赵昉的婚期提上日程了。
而在皇宫大内,喜庆的气氛更为浓厚。太子赵昉站在东宫的庭院里,望着远处出神。他身着月白色锦袍,腰间系着一条玉带,面容清俊,眉宇间却带着一丝忧虑。
\"殿下,官家召见。\"内侍轻声禀报。
赵昉收回思绪,整理了一下衣冠,跟随内侍向福宁殿走去。穿过重重宫门,他远远就听见父皇爽朗的笑声。
\"昉儿来了?快进来!\"官家赵祯见到儿子,脸上的笑意更深,\"狄卿家大胜而归,朕心甚慰。你与狄家小姐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昉儿,礼部已经选定了吉日,下个月十八就是你和狄玥的大婚之日。你要好好准备,这场婚事关系重大。\"
赵昉恭敬行礼:\"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你呀,总是这般。\"仁宗笑着摇头,\"狄玥那丫头朕见过几次,聪慧伶俐,性子也活泼,与你正好相配。这场婚事,既是朕对狄卿家战功的嘉奖,也是为你将来做准备。狄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对你大有裨益。\"
赵昉低头应是,心中对于狄玥那姑娘他是满意的,同时他知道这场婚姻的政治意义远大于个人情感。
与此同时,狄府上下也是一片忙碌。狄青大人已经回府,府中管事已经接到消息,开始准备小姐出嫁的喜事。
\"小姐,您看这嫁衣上的凤凰绣得可好?\"丫鬟小翠捧着一件大红嫁衣,兴冲冲地跑进狄玥的闺房。
狄玥放下手中的书卷,抬眸望去。眉如远山,眼若秋水,一身浅绿色襦裙衬得肌肤如雪。看到嫁衣上金线绣制的凤凰,她脸上飞起两朵红云。
\"急什么,爹爹才回来呢。\"狄玥轻声说道,却忍不住伸手抚摸那精致的刺绣。
\"小姐害羞了!\"小翠笑嘻嘻地说,\"太子殿下英俊非凡,文采风流,小姐好福气呢!\"
狄玥轻叹一声:\"皇家婚事,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她望向窗外盛开的梨花,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我就要成为他的妻子......\"
\"小姐别担心,\"小翠放下嫁衣,握住狄玥的手,\"老爷常说小姐聪慧过人,定能处理好东宫的事务。再说,太子殿下素有仁厚之名,不会亏待小姐的。\"
狄玥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她知道这场婚姻对狄家的重要性,父亲在军中的地位需要皇家的支持,而皇家也需要狄家在军中的威望。作为狄青的独女,她责无旁贷。
时间如流水,转眼便到了大婚前夕。狄府张灯结彩,前来道贺的宾客络绎不绝。狄玥坐在闺房中,由宫中派来的嬷嬷教导大婚礼仪。
\"太子妃娘娘,明日大婚,您需谨记这些礼节。\"老嬷嬷严肃地说,\"一步错不得,事关皇家体面。\"
狄玥点头应着,心思却飘到了别处。明天她就要见到那个将成为她丈夫的人了,他会是什么样子?会如何对待她?这些问题在她脑海中盘旋不去。
虽说早已与太子殿下见过多面,但是成婚的女儿家心中总是有些忐忑的。
夜深人静时,狄青来到女儿房中。看到父亲,狄玥的眼眶顿时红了。
\"爹......\"她轻声唤道,声音微微发颤。
狄青轻抚女儿的头发,眼中满是慈爱和不舍:\"玥儿,明日你就要成为太子妃了。爹知道你心中忐忑,但这是你的命数,也是你的荣耀。\"
\"女儿明白。\"狄玥强忍泪水,\"只是舍不得爹爹。\"
\"傻孩子,\"狄青笑了笑,\"东宫离咱家又不远,你想家了随时可以回来看看。再说,太子殿下人品贵重,定会善待于你。\"
狄玥点点头,依偎在父亲肩头,像小时候那样。父女二人就这样静静坐着,享受着分别前最后的温馨时光。
大婚当日,天公作美,晴空万里。汴京城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太子大婚的盛况。从狄府到皇宫的道路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听说太子殿下要亲自来迎亲呢!\"
\"可不是,这可是天大的恩宠!\"
\"狄家小姐真有福气......\"
人群中议论纷纷,更有小贩趁机叫卖喜糖喜饼,好不热闹。
狄府内,狄玥已经穿戴整齐。大红的嫁衣上金凤展翅,头上戴着沉重的凤冠,脸上蒙着红盖头。小翠和几个丫鬟围在她身边,不停地整理着衣饰。
\"小姐,不,太子妃娘娘,您今天真美!\"小翠激动地说。
狄玥透过盖头的缝隙,只能看到一片朦胧的红色。她的心跳得厉害,手心全是汗水。这一刻终于来了,她即将告别少女时代,成为大宋的太子妃。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和礼乐声。
\"太子殿下到了!\"有人高声喊道。
狄玥的身子微微一颤。她听到外面整齐的脚步声和侍卫的通报声,然后是父亲迎接贵客的寒暄。她的心跳得更快了,几乎要冲出胸膛。
前厅里,赵昉身着大红喜袍,腰间玉带上系着金鱼袋,整个人器宇轩昂。他向狄青行了一礼:\"岳父大人。\"
狄青连忙还礼:\"殿下折煞老臣了。\"
\"今日孤特来迎娶令爱,以示诚意。\"赵昉的声音温和却有力,\"孤承诺,定会善待玥儿,请岳父放心。\"
狄青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引着太子向内院走去。
当赵昉来到狄玥闺房外时,按照礼仪,他需要吟诗一首才能进门。他略一思索,朗声吟道: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房内,狄玥听到这清朗的声音,心中一动。
按照礼仪,狄玥需要在房内回应。她深吸一口气,轻声吟道: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赵昉听到这回应,眼中闪过微笑,玥儿选择了表达永结同心的篇章。
在众人的见证下,赵昉牵着红绸,将蒙着盖头的狄玥引出闺房。两人一前一后,缓缓走向前厅。虽然看不见对方,但通过手中的红绸,他们似乎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和温度。
拜别父母时,狄玥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狄青和夫人也是眼眶湿润,却强忍着不舍,嘱咐女儿要恪守妇道,相夫教子。
\"玥儿,\"狄青最后对女儿说,\"记住,你永远是狄家的骄傲。\"
狄玥重重地点头,在丫鬟的搀扶下登上了华丽的婚轿。赵昉翻身上马,率领迎亲队伍缓缓向皇宫进发。沿途百姓欢呼雀跃,抛洒花瓣,为这对新人祝福。
皇宫中,婚礼仪式庄重而繁琐。当狄玥终于被引入洞房,坐在喜床上时,她已经疲惫不堪。头上的凤冠仿佛有千斤重,压得她脖子酸痛。
不知过了多久,她听到房门被推开的声音,然后是稳健的脚步声。她的心再次狂跳起来,双手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角。
赵昉轻轻挑开红盖头,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新娘。烛光下,狄玥的面容如芙蓉出水,明艳不可方物。而狄玥也看清了自己的丈夫——剑眉星目,气度不凡,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
\"娘子。\"赵昉轻声唤道,这个称呼让狄玥的脸更红了。
\"殿下。\"她低头行礼,声音轻若蚊蝇。
赵昉在她身旁坐下:\"今日辛苦了。\"
这简单的关怀让狄玥心中一暖。她鼓起勇气抬头,正对上赵昉探究的目光。两人四目相对,一时都有些害羞,又都有些好奇。
喜娘进来完成了合卺酒等仪式后,洞房中终于只剩下他们二人。红烛高烧,映照着新人的脸庞。
\"玥儿,\"赵昉忽然改了称呼,声音更加亲近,\"孤知道这场婚事到现在你或许还有些忐忑。\"
狄玥惊讶地看着他,没想到太子会如此直白。
赵昉继续道:\"但孤向你保证,既娶你为妻,便会真心待你。孤不求和你能立刻情投意合,但愿我们能相敬如宾,慢慢了解彼此。\"
这番坦诚的话语打动了狄玥。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道:\"殿下如此坦诚,妾身也不敢隐瞒。\"
她顿了顿,又道:\"妾虽为武将之女,但愿尽己所能,做好太子妃的本分。只盼......只盼殿下能给予些许信任和耐心。\"
赵昉笑了,那笑容让他整个人都明亮起来:\"好一个'些许信任和耐心',孤答应你。从今往后,我们共同努力,可好?\"
狄玥点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不一会儿,太子被叫了出去,毕竟还有宾客要应对。
红烛高照,喜乐声声。大婚的喜庆气息弥漫在整个东宫,宫女太监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穿梭于殿宇之间,忙着收拾婚礼过后的各项事宜。
狄玥——现在应该称她为太子妃了——端坐在寝殿的梳妆台前,望着铜镜中那个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着深青色祎衣的自己,仍有些恍惚。不过半年光景,自己竟从将门之女变成了大宋的太子妃。镜中的少女眉眼如画,却掩不住一丝忐忑。
\"娘娘,该卸妆了。\"贴身侍女轻声提醒道,\"殿下说晚些时候会回来。\"
狄玥微微点头,任由侍女们为她取下沉重的凤冠。忽然,外间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是太监尖细的通报:\"太子殿下到——\"
赵昉依旧穿着一身大红喜服走了进来,俊朗的面容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侍女们连忙行礼退下,寝殿内顿时只剩下新婚的二人。
\"累了吧?\"赵昉走到狄玥身后,轻轻按住她的肩膀,\"今日大典繁琐,辛苦你了。\"
狄玥从镜中看着丈夫温柔的目光,脸上飞起两朵红云:\"不辛苦......只是这身行头着实沉重。\"
赵昉轻笑出声,伸手帮她取下发间最后一支金钗:\"以后慢慢就习惯了。对了......\"他突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锦盒,\"这是给你的。\"
狄玥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白玉雕成的并蒂莲耳坠,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是...\"
\"我特意命人打造的。\"赵昉柔声道,\"并蒂莲,象征我们永结同心。\"
........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静静地见证着这对新人的初夜。汴京城中,庆祝的灯火仍未熄灭,而大宋的未来,似乎也因这场联姻而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