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长公主这番话让她们心里生出了一股奇异的感觉。
她们第一时间觉得长公主疯了。
可转念一想,是因为长公主身份尊贵,如今又握实权在手,自然可以跟男人叫板,将来甚至可以完全凌驾于男人之上,让天下男子都听她使唤。
但其他人不可以。
她们这些女子上有爹娘管着,成亲之后要听公婆夫君的话,要识大体,要为家族着想,还要顾忌着母族姐妹们的名声。
离经叛道几乎就是跟全家族的人作对,哪有那么容易?就算长公主支持,可长公主能支持到每一个人吗?
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
官宦之家子女成亲,大多是为了联姻,都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好处,家中父母开明的,或许还会问一问她们的意见,大多爹娘只会一手操办子女的姻缘,嫁给谁根本不由她们说了算。
说好听点是女儿,说难听点是换取利益的棋子,在那些利益大于女儿的父亲眼中,谁会在乎一个棋子的看法?
而且长公主说性命比名声和贞洁重要,可一个女子若是失了贞洁,坏了名声,就算她们自己想活下去,家里其他人也会用最尖酸刻薄的言语逼着她们去死,逼着她们为了维护家族的名声而牺牲自己。
家族越显赫清贵,越容不得半点蒙羞。
不过也有人的想法不一样。
帝王是天下主宰,是天下表率。
若长公主以后能登基掌权,至少女子们的地位会跟着提高,她若当真制定出一些律法保护女子,那她们固然没办法反抗父兄,反抗家族,但她们的父兄自己也会有所顾忌。
萧祁凰在御花园里跟贵女们逛了一会儿,闲聊春季花卉,聊起中州府救回来的那一百多名女子,在场的气氛渐渐轻松下来,贵女们可以站在那些受害少女的立场,对她们的遭遇感同身受,对长公主救她们于水火的行为感到动容。
这一刻,女子们之间没有互相攀比,没有相互敌对,所有人都在认真思索着长公主言行一致的背后,对女子们意味着什么。
她们都是名门贵女,大多熟读诗书,有些事情初时觉得震惊难以接受,那是因为闺训太多年形成的压制,可随着一点点思索,心头当真生出了一些破土而出的希望。
“万事开头难。”萧祁凰走上凉亭,在栏边坐了下来,“但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慢慢变好的过程,诸位还年轻,可以亲眼见证到这个转好的过程。”
近日来顾太傅跟长公主走得有点近。
顾太傅孙女顾灵小心翼翼地开口:“长公主想做的这些事,满朝文武会同意吗?”
萧祁凰笑道:“本宫把中州府那一百多个无辜受害的少女接到京城来,你看有人反对吗?”
顾灵缓缓摇头:“祖父在家里时常称赞长公主仁德宽容,心怀天下,是南诏子民的福气。”
“因为本宫做的是一件很正确的事情。”萧祁凰语气闲适,还带着几分狡黠,“并且杏花阁这件事是跟处置昏官一起办的,本宫杀了那么多仗势欺人的恶霸昏官,形成的震慑足以超过他们对少女们的关注。在处置昏官那件事上,本宫手段冷酷无情,谁敢反对,谁就容易被怀疑是同党,他们避之唯恐不及,自然不会过多置喙这件事。”
“所以无辜少女被救,昭京议论声很少,他们对于这些女子不敢多加谈论,这样无疑就保护了女子们的名声,让她们不至于被救之后,还要承受流言蜚语的伤害。”
顾灵若有所思:“所以如果把一件有利于女子但会引起男子不满的事情,夹在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里面去做,就会被默认接受这件事。”
“确实如此。”萧祁凰点头,“比如我想让朝廷举办一次女子科举,朝中大臣肯定会反对,但本宫若是同时搬出一个嘉奖政策,家中女儿能考中入仕的,证明爹娘教导有方,有官职的升一级,母亲可得诰命夫人的封号,你们觉得朝中的反对之声会不会变小一些?”
“殿下的意思是,女子也可入朝为官?”林丞相之女林静娴面露诧异之色,“男女同朝为官?”
萧祁凰笑道:“你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林静娴表情有些惊异,又有些憧憬:“臣女确实从未想过这一点,以前不敢想,现在觉得……”
她看了看其他女子,目光很快回到萧祁凰脸上,迟疑道:“殿下真的觉得女子可以入朝为官吗?”
“为什么不可以?”萧祁凰挑眉,“男人能做的事情,女子也可以,而且本宫觉得女子会做得比男人更好。”
因为女子接受规矩教条这么多年,就算有了权力,也抛不开那些道德层面的东西,她们不会去逛青楼,不会养小妾,不会有不检点的私生活,不会乱七八糟生一堆孩子,不会宠妻灭妾。
当然,女子为官也有一个弊端。
她们容易受到父兄的控制,用家族利益辖制,用亲情绑架,用道德约束。
所以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长公主殿下。”苏喜宝匆匆走上凉亭,朝萧祁凰躬身行礼,“太后娘娘说宫宴已经开始了,请您带着贵女们去景华宫。”
萧祁凰点头:“知道了。”
女子们起身跟在萧祁凰,顾灵走出凉亭,忽然有些担忧:“长公主今天说的这些话,若是让朝中大臣知道……”
萧祁凰脚步微顿,淡淡一笑:“你回家之后,会主动把这些告诉你的祖父和父亲吗?或者告诉你的兄长?”
顾灵沉默片刻,缓缓摇头:“应该不会,可是其他人……”
“无妨。”萧祁凰语气平静,并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