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梁国边境有个叫青岩村的小地方,村后头连着一片望不见边的深山老林。这山里头啊,草木长得怪,石头生得奇,常有猎户采药的说看见些个稀罕物件,可真要去找,又啥也找不着。咱们今儿个要说的,就是个跟这深山有关的故事。
青岩村里有个小伙子,名叫阿青,二十出头年纪,生得浓眉大眼,是个实诚人。他爹娘走得早,就剩个老母亲跟他相依为命。阿青没别的本事,就会采药,常年在山里头转悠,认识的药草比村里的老郎中还多些。虽说日子清贫,可母子俩过得倒也安稳。
这一日,阿青像往常一样背着竹篓进山采药。天刚蒙蒙亮他就出了门,等日头爬到头顶时,已经爬到了后山最深的那个山谷。这山谷平日里鲜有人至,因为地势险峻,常有野兽出没。可阿青胆子大,知道这山谷里的药草最是珍贵,所以隔三差五就要来一趟。
\"今儿运气不错!\"阿青蹲在一丛草药前,小心翼翼地挖着根须,\"这株黄精长得肥实,拿回去能熬好大一碗汤药呢。\"
正说着,忽然一阵山风吹过,带来一股子说不上来的清香。阿青鼻子灵,立马放下药锄,顺着风的方向找去。转过一块大石头,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片石缝里,长着一株他从没见过的奇异小草。
这草长得怪,茎干细长,颜色淡黄,确实像极了灯芯。最奇的是顶端结着三颗黄豆大小的小果子,泛着幽幽的蓝光,在阴暗的山谷里显得格外扎眼。阿青蹲下身,凑近了看,那光芒忽明忽暗,像是活的一般。
\"这是啥草?\"阿青自言自语,\"从来没见过记载。\"他伸手轻轻碰了碰那果实,指尖突然一麻,差点叫出声来。定睛一看,那蓝光闪得更欢了,倒像是回应他似的。
阿青心想:\"反正也是稀罕物,带回去给娘瞧瞧。\"当下小心翼翼地连根挖起,用布包好放进竹篓,又采了些别的药草,这才下山回家。
路上,阿青越想越觉得那草古怪。走到半山腰时,天色渐暗,他摸出火石要点火把,手却在竹篓上顿住了。\"要不...试试那草?\"他鬼使神差地取出那株小草,放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
说来也怪,阿青刚这么一想,那三颗小果子突然同时亮了起来,蓝汪汪的光芒映得周围石头都发亮。阿青吓了一跳,往后退了两步,却见那光芒越来越亮,最后竟化作一团拳头大小的蓝色火焰,悬浮在草茎上方,竟是不需要任何灯油!
\"我的老天爷!\"阿青瞪大了眼睛,\"这...这不是神仙手段么?\"
他壮着胆子伸手去碰那火焰,奇怪的是一点都不烫手,反而有种清凉的感觉。阿青突发奇想:\"要是换个颜色会怎样?\"这么一想,那蓝色火焰竟慢慢变成了红色,温暖的光芒照得四周亮堂堂的。
阿青这下可来劲了,又试着想绿色、白色,那火焰果然随心所欲地变换着颜色。他越试越觉得神奇,直到天完全黑透,才依依不舍地背着竹篓往家赶。
回到家,母亲已经睡下了。阿青轻手轻脚地点了盏油灯,却见那灯芯草在竹篓里又亮了起来,这次是柔和的白色光芒。他鬼使神差地把灯芯草放在桌上,自己则坐在一旁发呆。
\"阿青,咋还不睡?\"母亲不知何时醒了,揉着眼睛走出来。
\"娘,您看这个!\"阿青赶紧把灯芯草拿给母亲看。老妇人起初不信,可当她亲眼看见那草凭空生出火焰,还能变换颜色时,吓得差点跌坐在地上。
\"儿啊,这...这怕不是凡物,赶紧把它埋了吧!\"老妇人哆嗦着说。
阿青却摇摇头:\"娘,您看这光多暖和,要不...咱们先试试?\"
母亲拗不过儿子,只得由他。阿青试着用红光烤了烤母亲常年的风湿腿,说来也怪,原本疼得厉害的腿竟然舒服多了。老妇人抹着眼泪说:\"真是神仙显灵了...\"
第二天一早,村里王铁匠家的娃子发高烧,请了郎中也不见好。阿青听闻,带上灯芯草就去了。他用白光在孩子额头上照了一照,又用红光绕着孩子转了三圈,没过半个时辰,孩子的烧竟然真的退了。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青岩村都知道阿青得了件宝贝。村民们纷纷上门求助,阿青也不吝啬,有求必应。渐渐地,连邻村的人也知道了,常有人翻山越岭来找他。
这日,县衙里来了个官差,说是县太爷听说了灯芯草的事,要阿青即刻去县衙一趟。阿青心里打鼓,不知是福是祸,只得跟着去了。
县城里的大堂上,县令坐在高高的公案后,肥头大耳,一脸横肉。他上下打量着阿青,冷笑道:\"听说你得了件宝贝,能发光变色?本县要了!\"
阿青慌忙跪下:\"大人,这灯芯草只对善心人有用,若是心存歹念...\"
\"放肆!\"县令拍案而起,\"本县乃朝廷命官,难道还比不上你这山野村夫?来人,把他拖出去!\"
几个衙役上前架起阿青就走。县令得意洋洋地拿起桌上的灯芯草,学着阿青的样子想点燃它。可那草纹丝不动,别说火焰了,连亮光都没有。
\"废物!\"县令大怒,把草狠狠摔在地上。说来也怪,那草一落地,竟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阿青被关在县衙后院,心里直后悔:\"都怪我多嘴,不该显摆这宝贝...\"正想着,忽然听见墙外有人喊他名字。原来是村里的猎户阿勇翻墙进来救他。
\"快走!\"阿勇拉着他钻狗洞,\"县令大人气坏了,说要拿你是问!\"
两人连夜逃回青岩村。阿青坐在自家门槛上,望着空荡荡的竹篓发呆。母亲安慰道:\"儿啊,兴许是那草本就不该落入贪官之手。咱们再进山找找,说不定还能找到新的。\"
阿青点点头,第二天一早就背着竹篓进了山。他径直来到发现灯芯草的那个山谷,在石缝前跪下,诚心诚意地磕了三个头:\"老天爷在上,阿青不是贪心之人,只是想用这宝贝帮帮乡亲们...\"
话音刚落,只见那石缝里闪过一道蓝光。阿青惊喜地扒开杂草,那株灯芯草竟然又长出来了,比之前更加茁壮,顶端的小果子闪烁着比从前更明亮的光芒。
阿青小心翼翼地挖出灯芯草,这次他学乖了,不再到处炫耀。回到村里后,他只悄悄用灯芯草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给病重的孩子驱邪,为迷路的樵夫引路,帮孤寡老人取暖...渐渐地,村民们都管他叫\"灯芯草阿青\",却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一年后的中秋夜,阿青照例进山采药。月光如水,照得山谷亮如白昼。他坐在那块发现灯芯草的石头上休息,忽然听见身后有动静。
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白须老者站在月光下,手里提着盏古怪的灯笼。那灯笼没有火苗,却发出柔和的白光,照亮了老者慈祥的面容。
\"好孩子,\"老者笑道,\"你通过了考验。\"
阿青惊讶地站起身:\"您...您是?\"
老者摇摇头:\"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明白了这灯芯草的真谛——它只认善良之人为主。\"说着,老者将手中的灯笼递给阿青,\"这盏灯与你的灯芯草同源,拿去吧。\"
阿青接过灯笼,只觉一股暖流从手心传遍全身。等他再抬头时,老者已经不见了踪影,只有月光依旧温柔地照着山谷。
从此以后,青岩村多了一位\"灯笼阿青\"。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总能看见一个背着竹篓的年轻人走村串户,手里提着盏永不熄灭的白灯笼,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