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那些田地,靠近水源,并且土地肥沃,为啥没人要?!”
分田地是一桩大事,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秦小闲不放心,所以准备亲自过来监督。
秦小闲觉得还好自己过来了,要是自己不过来,这些村民真的会因为田地的事情打起来。
秦小闲的想法十分简单,就是把那些土豪地主的土地分给老百姓,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那么粮食产量肯定也会提上去。
但到现场一看,事情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
因为土地有好有坏,有远有近,有多有少。
换做自己是村民,肯定也是想分到离自己家近,并且土地肥沃的土地,要是能够多分一些地,那就更好了。
秦小闲说了,这些地,以后一辈子就是他们的,所以不少村民,争抢的十分厉害。
要不是秦小闲带了不少人过来,还真压不住那个场面。
对此,秦小闲把所有村民都集中起来,给他们开了一个大会,大家一起商讨解决这件事。
按照事先定好的分地方法,按照人头分地这个总策略保持不变。
其次就是按照就近原则,凡是距离村民居住地近的,可以优先划分。
按照这个原则,开始第一轮的划分,如果对于划分,没有任何意义的,可以先把自己的地领走。
就这样,第一轮划分,有一半的村民领走了自己的基本地。
剩下的,都是觉得还有争议的。
对于这些争议土地,秦小闲也是尽可能的平均分配,有些地块本来就不大,再划成几块让不同人去种,后面可能产生争议的可能更大。
所以秦小闲也是让人准备抓阄箱,把这些分好份的土地,按照标的放在箱子里,让这些村民自己前来抽取。
一切都全靠自己的运气,抽到那个就是那个,就这么定下了。
如果这个方法还不同意的,那他就最后选取。
凭运气,总比挑人家剩下的好。
所以所有村民都同意了这个方法,很快众人开始抽签,抽完当中公布。
其中抽到自己想要的土地,那一家人自然高兴无比。
有些人抽到不太理想的土地,立马就是愁眉苦脸,一副不太高兴的样子。
对此,秦小闲也是大声对所有人道:“各位乡亲们,你们有人可能抽到的土地稍微差一些,可能稍微远一些,可能稍微少那么几分地。
但各位也请想想之前,要不是本官分土地给你们,你们现在还在帮那些地主种地,那有地分给你们。
之前,你们种地,交了租金后,你们还剩下多少?
如今,你们人人都有了自己地种了,我怎么看还有一部分人不开心呢,这是个什么道理?!”
听完秦小闲的话,那些村民立马都反应了过来,是啊,现在自己这些穷苦人都分到土地了,自己应该感谢钦差大人才是,不管地好坏,都是钦差大人给自己这些人的恩赐,自己这些人,还有什么资格嫌弃呢?!
“多谢钦差大人!”
“钦差大人,您乃我们都江县,所有百姓的再生父母!”
“我决定,回去以后,为钦差大人立长生牌位,以后每天上香供奉!”
想明白的村民,也是立马给秦小闲磕起了头。
要不是秦小闲,他们都不知道现在过的什么苦日子。
现在,他们有了土地,至少他们的日子往后有了盼头。
听到有人居然要给自己立长生排位,秦小闲连忙拦住,自己还没死,大可不必,其次自己上面还有陛下了,要是这些人给自己立长生排位,陛下知道了,陛下会怎么想,这不是害我吗?
“各位乡亲,快快起来,陛下垂怜本官,把都江县封作本官的封地,作为这个县的主人,自然也是希望这块地上的所有百姓都能够过的更好。
说实话,当本官第一次见到如此贫穷的都江县,本官当时心都凉了半截。
但是当本官看到本官封地上,还有你们这么多,如此淳朴的父老乡亲,本官觉得,这块土地,还是有希望再次崛起的。
说实话,这些土地本官不分给你们,谁也说不上本官的任何坏话。
但是本官只有一张嘴,本官的俸禄,就足以养活本官了。
所以本官也不需要这么多地,本官现在把这些地分给你们,要是这些土地,能够让各位相亲日子过的更好些,也不算本官跑到这都江县来一趟。
所以各位相亲,你们就安心的种这些土地吧,只要都江县还是本官封地的一天,这些地任何人都收不走!”
虽然一个县的土地确实不少,每年要是租出去,收上来的粮食可能也不少。
但是那些粮食就算全部卖掉,也并没有多少银子,还不如自己在人间楼几个月的分红呢。
现在自己用银子的地方不多,倒不如做个好事,把土地分给这些百姓,让他们日子过的更好一些。
虽然看起来,可能自己暂时吃亏了,但往后看,秦小闲觉得自己肯定是赚的。
一旦这些老百姓的日子好过起来了,都江县繁荣了,以后赚的银子,比这些分出去的土地,收益起码高几倍,几十倍。
现在的一点蝇头小利,和将来的大财比起来,秦小闲还是懂得取舍的。
再说,用一些自己不在意的土地,换来老百姓一辈子的感恩戴德,养活老百姓上万人,秦小闲也觉得值。
“钦差大人威武!”
“感谢钦差大人!”
有了秦小闲的保证,这些老百姓是彻底放心了,这些人再次给秦小闲跪下了,秦小闲根本就拉不过来。
或许是受了老百姓的跪拜,秦小闲再次大手一挥,道:“各位父老乡亲,今年的粮种,全部都由本官提供,到时候本官会派人给你们下发下来。
还有耕种的农具,本官也会让人改良后,再每家免费发放。
如果有人秋收前,粮食不够吃的,也可以去县衙借,等今年粮食收了以后,再还给县衙就行!”
既然做了好事,那就好事做到底,秦小闲见好多人粮种都没有,秦小闲直接自己掏钱提供。
乡亲们的农具太落后了,还有不少人居然在用木制的农具种地,那效率也太低了,秦小闲脑海中有改良的农具,准备打造出来免费分发给他们。
还有人青黄不接,秦小闲也是让县衙借粮食给他们。
总之一句话,秦小闲要今年,全县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全县再也没有饿死之人。
秦小闲的这些举措,自然再次让老百姓欢呼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