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状元,关于你被山贼袭击,以及北国使臣被刺杀的事情,朝廷已经着刑部和大理寺联合调查了,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给状元您这边一个结果。
这次为了为了蜀地的洪灾,陛下也是顶了不小的压力,陛下让老奴给状元郎带一句话,不要让朕失望!”
到了县衙,秦小闲也是准备了一桌酒菜,算是给赵公公接风了。
酒桌上人多,有些话,赵公公也没说。
等酒席过后,赵公公单独找到秦小闲,把陛下的意思传达给了秦小闲。
这次刺杀,虽然事件闹的比较大,朝廷也是动作很快。
但出手的,毕竟只是那些山贼,想要调查出什么,肯定很难。
对方只要把那些山贼全部灭口,然后再虚构几个逃走的山贼,最后把罪责全部推到那群山贼头上就可以了。
最后调查的结果,估计也只是对那些逃脱的山贼发一些通缉令什么的,至于抓不抓得住,那就不重要了。
至于出现在山贼之中的弓弩,对方想要处理尾巴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只需要从军中推出一名官员,以走私的罪名,把这名官员供出来,最后这位官员知道事情败露,来个畏罪自杀,最后就啥也调查不出来了。
对于怎么应对朝廷的调查,某些人十分的熟练。
也正是朝中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所以现在的武国朝堂,才显得更加的混乱和腐败。
作为武国的皇帝,有时候武皇也十分无可奈何。
如今武国士族林立,这些士族把持着武国朝堂,把持着武国的经济命脉。
武皇也不是没有想过动这些士族,但一动这些士族,牵扯到的利益太大了,十分容易引起武国内部的动荡。
特别是现在邻国也越来越强大,他们对武国更是虎视眈眈。
武国内部要是出现任何一点动荡,极有可能就是对方的机会。
要是武国和这些邻国对上,再次加速武国的衰败,那么武国距离灭国,也就真的不远了。
武皇也正是看到武国现在的症结所在,所以武皇也在极力控制武国内部的稳定。
想要维持武国内部稳定,武皇就不得不对那些大士族让步。
武皇越是让步,那些大士族就越是得寸进尺,武国内部的利益,只能被他们瓜分殆尽。
士族越是强势,那武国普通百姓的日子,就越是难过,毕竟那些大士族,不仅在抢夺朝廷的利益,他们也在搜刮民间的利益,以维持他们大士族的发展。
秦小闲的出现,多少让武皇看到了一点希望,打破大士族长期把持朝堂的希望。
一来是秦小闲确实有能力,二来也是秦小闲身份特殊,作为楚红缨的夫婿,一般人也不敢动他,这就给了秦小闲成长的机会。
武皇之所以让秦小闲来蜀州,一来是考验秦小闲的真实能力,二来也是让秦小闲积累经验和功绩,为到时候进入朝堂的权力朝堂做准备。
这也是为什么,武皇会力排众议,让秦小闲前来蜀州抗击洪灾,并且为秦小闲划拨了百万资金。
这次秦小闲遭到打劫,武皇又为秦小闲弄来了二十万两银子。
秦小闲或许可以瞒过不少人,但是作为武国的帝王,秦小闲的那点小把戏,肯定瞒不过武皇。
武皇知道,那笔银子肯定还在秦小闲手中,再为他划拨二十万两银子,只是给他锦上添花而已。
听到今天的圣旨,秦小闲也是明白,陛下应该也知道了自己的意图。
既然双方都明白了彼此的意图,那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公公你回去告诉陛下,微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争取早日把蜀州打造成天府之国!”
既然收了银子,而且陛下对自己也确实还可以,所以秦小闲还是准备认真办事,争取早日把蜀州的洪灾解决。
至于什么时候再回帝都,那就到时候再看了。
如果可以,秦小闲是真没打算再回蜀州。
“有秦状元这句话,估计陛下也会十分欣慰的!”
该交代的事情也交代差不多了,圣旨也交到了秦小闲手中,赵公公也是对秦小闲道:“状元郎,咱家还得回去交差,这就告辞了!”
这次来都江县,赵公公也是大开眼界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居然都敢对自己这个宫里人动手,而且还敢打劫朝廷官员。
要不是楚王殿下带着楚家军赶到,这次免不了一次血拼。
当然,这次在都江的所见所闻,自己肯定也会如实禀告给陛下的。
见赵公公这么快就要离开,秦小闲也是开口挽留道:“赵公公,您这上午才刚到,一路从帝都而来,肯定也是累的不行,在都江休整一天再回帝都,想来陛下也不会怪罪的!”
赵公公年纪也不算小了,一路从帝都骑马而来,对他老人家来说,估计也是快颠簸散架了,所以秦小闲让赵公公在都江休整一天再回去,也确实在为赵公公着想。
对于秦小闲的挽留,赵公公也是婉拒道:“为陛下做事,自然是半刻耽误不得,陛下还在等老奴的消息呢,老奴自然不能多耽搁。
对于老奴的身体,状元郎不用担心,虽然老奴年纪不小了,但老奴毕竟还有些武艺傍身,这点奔波,对于老奴来说不算什么!”
对于赵公公身怀武艺的事情,秦小闲倒是不那么意外,毕竟能从帝都骑马到都江,一般的太监肯定办不到。
至于赵公公武艺到底有多高,秦小闲就不清楚了,但是能够跟在武皇身边的,估计武艺也低不到哪里去。
毕竟武皇出现任何刺杀,他身边这些太监,可都是要为武皇挡刀的,要是武艺太差,估计挡刀的资格都没有。
武国以武立国,武国江湖,还是有不少武道高手的,这些人要是潜入宫中刺杀,宫中没有高手保护怎么行。
但整个皇宫,很少听说有刺客的,不是没有人想要去刺杀,而是没有人敢。
由此可见,宫中的力量还是极其庞大,高手应该少不了。
“既然公公还有要事在身,那本官也不过多挽留了,这点银子,公公回去喝茶!”
说完,秦小闲从怀中掏出一张千两银票,悄悄塞入赵公公袖口中。
和赵公公搞好关系,秦小闲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宫中或者是帝都的消息,秦小闲问,赵公公还是会告诉自己。
假装推辞了一番,最后赵公公还是收下了银票,这一趟自己也确实劳累了。
给秦小闲拱了拱手,然后给楚红缨打了个招呼,赵公公带着一起来的小太监,朝帝都方向奔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