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山间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尽,像一层薄纱轻柔地笼罩着整个山村,将错落有致的屋舍、郁郁葱葱的树木都染上了一层朦胧的美感。夏澜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衬衫,早早便来到了村口的紫金玉米试验田里。这片试验田可是村里的宝贝,承载着大家对丰收的期望。她微微弯下腰,仔细查看每一株作物的长势,手指轻轻拂过玉米叶,感受着叶片上细密的纹理,那纹理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也像是作物生长的密码。她的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待,仿佛在和每一株玉米对话,询问着它们的生长状况。
突然,一阵引擎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山村的宁静。那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显得格外突兀。三辆印着电视台标志的采访车缓缓驶入村口,车轮碾过湿润的泥土,发出轻微的声响,像是奏响了一曲独特的乐章。
“夏村长!我们是省电视台《乡村振兴进行时》栏目组的!”一位戴着鸭舌帽的记者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他的步伐轻快而有力,仿佛带着满腔的热情。他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来要和夏澜握手。夏澜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迎来电视台的采访,心里不禁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好奇。记者接着说道:“您村的灾后重建视频在网上点击量破亿了!”
夏澜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三天前随手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的重建纪实视频。那天,她忙完一天的重建工作,疲惫地坐在村口的大树下,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子,心中感慨万千,便拿起手机记录下了村子重建过程的一个片段。那不过是她记录生活的一个小小举动,没想到竟引发了如此大的反响。这时,她腕间的银锁微微发烫,一道只有她能看见的数据流投射在眼前:#紫金玉米#话题阅读量已达3.2亿次。夏澜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微笑,说道:“欢迎各位老师来到我们村。”
采访的第一个地点选在了李婶的苗绣作坊。当摄像机对准李婶飞针走线的双手时,老太太原本有些紧张的神情渐渐放松下来。她的手指灵活地在绣布上穿梭,针脚细密而均匀,仿佛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技艺的执着。突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从身旁的藤箱里取出一块泛黄的绣片,眼神中满是怀念:“这是澜丫头母亲留下的'百鸟朝凤',用的是失传的双面异色绣法。当年,澜丫头她娘绣这绣片的时候,那可是一针一线都倾注了心血啊。”
直播画面瞬间引爆了弹幕,网友们纷纷惊叹于这精湛的绣艺和背后的故事。非遗保护协会的官微当场转发了这段视频,配文道:“这是传统工艺的瑰宝,必须传承下去!”李婶看着摄像机,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她没想到自己的手艺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接着,采访来到了试验田。沈毅操作无人机巡田的画面被做成慢镜头,金色的玉米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光芒,无人机群如同灵动的精灵,在玉米田上方组成了“乡村振兴”四个大字。农业频道记者瞪大了眼睛,惊叹道:“这精准度堪比军用级别!夏村长,你们这科技农业搞得真是厉害啊!”
当晚,某农业科技上市公司股价涨停。公司的负责人看着股价走势,兴奋地跳了起来,他立刻召集团队开会,决定加大对夏家村科技农业项目的投资。而沈毅看着无人机传回的画面,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为了这些玉米,他可是没日没夜地研究,现在终于有了回报。
采访进行到一半,小芳带着她养的山羊“金角”闯入了镜头。金角好奇地东张西望,那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好奇。突然,它的羊角意外碰倒了一瓶矿泉水瓶。就在大家以为会是一场小意外时,金角竟用蹄子拧开瓶盖,然后低下头喝起水来。这一幕被摄像机清晰地记录下来,很快就被做成表情包横扫各大社交平台。
动物保护组织连夜联系了夏澜,表示要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保护像金角这样的乡村动物。小芳看着金角,又惊又喜,她没想到自己的小山羊会成为村里的“明星”,抱着金角亲了又亲。
正当采访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夏澜的银锁突然剧烈震动起来。她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空间投射出警示:三个伪装成自媒体人的可疑分子正在后山放飞携带干扰器的摄影无人机。夏澜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应对方案,她深知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也许是有不法分子想破坏村里的科技农业项目。
“各位老师,我们准备了特色长桌宴。”夏澜笑着转移话题,她的笑容依然灿烂,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警惕。她暗中给沈毅使了个眼色,沈毅心领神会,悄悄地离开了现场。十分钟后,安保团队在无人机传回的画面里,发现了白发老者实验室特有的星形标记。夏澜紧紧握着拳头,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保护好村子的安全,不能让任何阴谋得逞。
夏澜将计就计,她邀请记者们直播“揭秘高科技农业防护系统”。沈毅站在试验田边,神情专注地演示着用军用级干扰仪击落“可疑无人机”的过程。他的动作熟练而果断,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无人机在干扰仪的作用下,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坠落。直播间观众人数突破百万,网友们纷纷为夏家村的高科技防护系统点赞,弹幕上满是“厉害”“太牛了”之类的夸赞。
趁着热度,夏澜开通了紫金玉米预售链接。她精心设计了包装,上面印着重建前后对比图,还附带李婶手写的祝福卡。当预售链接一上线,订单就像雪花一样飞来。三万箱产品三分钟售罄,夏澜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订单数据,心中充满了喜悦,她知道,村子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当晚央视《焦点访谈》以夏家村为例,专题报道《新媒体时代的乡村振兴新路径》。银锁空间的数据面板显示:村子知名度指数突破历史峰值。夏家村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
月光下,夏澜独自站在新建成的观景台上。夜风轻轻拂过她的脸庞,带来一丝凉意。她的手机屏幕还亮着,某跨国企业发来的合作邀约在屏幕上闪烁着。而银锁投射的预警却显示:白发老者的最后一个银色光球,正在某国际媒体集团的logo后若隐若现。
“叮——”特别关注的推送突然跳出。国家乡村振兴局官微转发了今天的报道,配文是:“这才是中国新农村该有的样子!”夏澜看着手机,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村子的发展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她有信心带领村民们一起迎接这些挑战,让夏家村变得更加美好,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