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文渊阁内几名阁臣纷纷称是。
最后姜曰广立马站出来说道:“既如此,那仆就去和我礼部尚书王铎大人商议,即日挑选北使,筹备银钱劵书等相关事宜,尽快北上,让两位将军带着建奴尽快去进攻荼毒我大明北境数省的李闯流贼,若真能做成此事,则社稷幸甚!我大明境内百姓幸甚!”
说罢,姜曰广就要兴冲冲的往外行去。
“姜阁老,慢着!”史可法立马出声,叫住了一脸愕然的姜曰广,他眼含深意的开口道:“如此国家大事,我们需要请示我大明崇祯皇帝陛下,不可擅自做决断啊!”
史可法此言一出,文渊阁内其他几名阁臣顿时神情惊愕。
我等阁臣和你元辅大人在这里高谈阔论了这许久,口水都费了几斤重,现在“借虏平寇”的国策都讨论出一个眉目了,这时候你元辅大人轻飘飘的一句,说还要请示崇祯皇帝陛下,让陛下决断!
且不说崇祯皇帝目前还在山东省和建奴打仗呢,根本不在应天府南京城内。
而且,就算崇祯皇帝陛下目前在南京城内,凭他那个执拗的性情,爱面子的缺点,根本就不太可能同意这种“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借虏平寇”被拒绝的可能性超过了九成!
就这,这个“迂腐”的首辅大人还要如此坚持吗?
“元辅,如今陛下远在鲁地,我大明阁臣本就有为国定策之责,如今眼看如此利国利民之国策近在眼前,元辅岂可退缩,应当机立断啊!”姜曰广急道。
眼见其他阁臣也要站出来说话,史可法连忙双手下压,阻止他们接下来的话语,抚着长须悠然说道:“诸位,诸位阁老,别急别急,仆所言,乃是为了程序合理合法,我们乃大明臣子,怎能绕过君父,私自决断此等大事呢?”
看到有人又要开口劝说,史可法连忙摆手阻止,继续说道:“诸位稍安勿躁,容仆把话说完,我大明内阁只有票拟权,并无批红之权,批红之权本来是掌握在陛下手中的,但如今已经大多落到了内廷司礼监的手中。如今我大明崇祯皇帝御驾亲征,安排了太子监国,非常之时,咱们前去鲁地请示陛下,这一来一回,耗费时日太多,恐怕误了国家大事。”
史可法顿了顿,嘴角露出一抹好深莫测的微笑,开口说道:“既然陛下在临行之际,留下圣谕,要求太子殿下监国,那么,咱们将此项政策拟成奏本,呈于太子殿下阅览,想必太子殿下也会赞成如此利国利民之政策的!”
文渊阁内几名阁老听到这里,这些久经宦海沉浮的东林党人立马眼前一亮,眼中浮现出一抹笑意来。
只要把监国的太子殿下也拉到他们这一阵营来,就算日后此政策出了什么差错,也有太子朱慈烺在前面顶着。
“元辅此招高妙啊!”高弘图抚掌大笑道:“如此一来,有了监国太子殿下的支持,这‘借虏平寇’的国策就算是程序完整,在我大明朝廷内正式确定了下来,我等就可以放开拳脚,着手准备北使满清的后续事宜了!”
一旁的倪元璐也轻抚胡须,跟上说道:“是啊!如此一来,‘借虏平寇’可为我大明正式制定的国策,我等派遣的北使团,也可以北上,经过鲁地,到时候,若是在鲁地的吾皇陛下觉得不妥,他老人家大可以将使团扣留于山东,我们顶多算是落得一个,好心办坏事的结果。吾皇陛下也不会对我们过多苛责的!”
文渊阁内众人一听,倪元璐连日后此事不成的,被免于崇祯皇帝追责的理由都找了出来,纷纷开口称赞。
只要将自己身为阁臣的责任推脱干净,其他的事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随即,众人立马商议着拟好奏本,由内阁首辅史可法带着,去东宫面见如今监国的太子朱慈烺!
史可法在求见后,朱慈烺立马召集其入宫。
随即史可法将手中的奏本递交给朱慈烺审阅。
朱慈烺接过奏本,仔细看完后,微微皱起了眉头,开口询问道:“‘借虏平寇’?史阁老,孤记得父皇曾经已经明确拒绝了此项提议,怎么你们又将其提出来了?”
史可法不慌不忙的开口道:“殿下明鉴,数月前,臣等提出的方针策略是‘联虏平寇’如今是‘借虏平寇’,还是有些不同的。”
“哦,有何不同?”朱慈烺眼中流露出疑惑的神色,开口追问道。
“殿下稍安勿躁,听老臣细细道来!”史可法不慌不忙的从袖中拿出了刚才收到的多尔衮来信,双手呈在头顶,口中继续说道:“数月前我等阁臣,建议陛下‘联虏平寇’,被陛下否决,而且当日我大明也不确定满清建奴之想法,但如今,情形有所不同,奴酋摄政王多尔衮亲自来信,表达了愿意联合我大明,一同出击,击溃盘踞数十年,荼毒北境万里疆域的流贼部队,具体事宜,请殿下过目!”
一旁的太监将史可法手中的多尔衮书信呈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耳中听着史可法的话语,一把拿过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快速的读了一遍,这个十几岁的孩子,眼中也流露出了浓烈的兴奋之意来!
他站起身来,兴奋的走了几圈,对着史可法说道:“好好好!这奴酋多尔衮,能协助我大明一同进攻我大明北境的流贼,真是太好不过了!”
说到这里,朱慈烺眼神中流露出刻骨的仇恨来,他咬牙切齿的继续说道:“孤到现在都还记得,正是这些谋反篡逆,千刀万剐的流贼,包围了京师,我母后避免城破后遭受屈辱,只得自缢而亡。是他们逼死了我的母后大人,是他们害得我聪敏机智的皇妹,只剩下一条胳膊,如今落得个残疾的地步!也是他们,在我大明北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致使我大明亿万百姓与我皇家一样,家破人亡,妻离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