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周卫国早早地起床,与家人告别。他的父亲周继先、妻子萧雅、妹妹田静以及孩子们都围在他身边,眼中流露出不舍之情。
周卫国微笑着安慰他们,告诉他们自己会平安归来。然后,他毅然转身,踏上了返回中央军校的路途。
晚上,周卫国与好友孙鑫璞在老正兴相聚。他们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畅谈着未来的计划。这顿酒,不仅让他们放松了心情,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第三天,周卫国和孙鑫璞分别前往方山基地,各自前往自己的团部报到。报到完成后,周卫国迅速投入到与日军的紧张战斗中。
在战斗中,周卫国敏锐地观察到日军狙击手的存在。他深知肩章在战场上的显眼性,容易成为日军狙击手的目标。于是,他向团长和副团长提出建议,希望他们能取下肩章,以降低被狙杀的风险。
然而,团长和副团长对周卫国的建议并未重视,他们认为肩章是身份的象征,不能轻易取下。周卫国无奈,只能暗自为他们担忧。
果然,不久之后,团长和副团长相继被日军狙击手击中身亡。周卫国痛心不已,但他并没有被悲伤击倒,而是迅速采取行动。
他果断地取下自己的肩章,同时命令全营士兵也都取下肩章。这样一来,日军狙击手失去了明显的目标,无法轻易锁定他们。
当日军狙击手开始无差别狙击时,周卫国凭借着他卓越的射击技巧和敏锐的观察力,成功地发现了那几名狙击手的隐藏位置。
他毫不犹豫地拿起狙击枪,精准地瞄准,一枪一个,将那几名日军狙击手一一击毙。周卫国的果断和勇敢,不仅保护了自己和战友们的安全,也提升了战友们的士气,使他们作战更加勇猛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飞逝,短短一个多月转瞬即逝,而此时的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 1937 年 8 月 14 日。在这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周卫国一直在与日军进行着激烈的战斗。
就在今天,淞沪会战正式打响,周卫国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率领部队奔赴淞沪战场,参与这场生死攸关的战役。
接到命令的周卫国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率领部队风驰电掣般地赶往上海。抵达上海后,他们甚至来不及喘口气,便迅速投入到与日军的殊死搏斗中。
然而,日军的迫击炮火力异常凶猛,给周卫国的部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如此困境,周卫国当机立断,决定首先摧毁日军的迫击炮,以削弱其火力优势。
“一连,立刻隐蔽待命!二连,迅速冲向路口,发起佯攻!”周卫国果断地下达命令。
二连长领命后,毫不犹豫地带领手下士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路口,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
与此同时,周卫国对三排长喊道:“三排长,你带领你的人去把鬼子尸体上的衣服扒下来!”
三排长毫不迟疑,立刻带领手下士兵如饿狼扑食般冲向鬼子尸体,迅速将它们身上的衣服扒得精光。
拿到衣服后,周卫国和那二十多个士兵迅速换上了鬼子的军装,这些衣服大小正合适,仿佛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一般。周卫国仔细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装扮,确保没有任何破绽后,拿起地图,仔细研究起来。
经过一番观察和分析,他终于确定了鬼子迫击炮的位置。周卫国心中暗喜,这次行动的成功率又增加了几分。
“兄弟们,你们上对面的天台等我,注意隐蔽。”周卫国低声对身边的士兵们说道。
“是!”士兵们齐声应道,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随后,周卫国和这些士兵们便分头行动。士兵们按照周卫国的指示,小心翼翼地穿过街道,朝着对面的天台摸去。
而周卫国则独自一人,大摇大摆地走在一条没有交战的街道上。他的步伐稳健而自信,仿佛这里就是他的地盘一般。
走着走着,周卫国来到了一栋三层楼房前。他停下脚步,转身面对着两个守门的鬼子士兵,用标准的京都口音说道:“口令。”
那两个鬼子士兵显然没有料到会有人突然用日语跟他们说话,一时间有些惊愕。不过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其中一个鬼子士兵连忙回应道:“长官,口令是,武运长久。”
周卫国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接着,他若无其事地走进了楼房内。
进入楼房后,周卫国并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快速顺着楼梯来到了天台。
在天台上,两名鬼子士兵远远地看到周卫国走来,由于他身着军官制服,他们误以为周卫国是长官,于是连忙恭敬地对他行礼。周卫国面无表情地回了个礼,然后用日语命令他们继续保持警戒。
两名鬼子士兵转身,背对着周卫国,继续执行他们的任务。就在这一瞬间,周卫国迅速从鞋里抽出一把小巧而锋利的小刀,如同闪电一般,他猛地向前一跃,手起刀落,准确无误地割断了两名鬼子士兵的喉咙。
鲜血喷涌而出,两名鬼子士兵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便颓然倒地。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另一名鬼子士兵突然出现在天台上,他目睹了这血腥的一幕,惊恐地张大了嘴巴,正准备对其他鬼子发出警报。
但周卫国的反应比他更快,他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小刀如飞刀一般扔出,只见那小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寒光,直直地朝着那名鬼子士兵飞去。
“噗”的一声,小刀精准地刺穿了鬼子士兵的喉咙,他的身体猛地一颤,然后像断了线的木偶一样倒了下去。
周卫国迅速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其他鬼子士兵发现这里的情况后,他立刻对着对面天台的士兵挥手示意。对面的士兵们心领神会,他们迅速抛出勾爪,勾住了周卫国所在的天台边缘。
紧接着,一根粗壮的绳索被拉紧,两座天台之间瞬间被连接起来。周卫国毫不犹豫地抓住绳索,像一只敏捷的猴子一样,顺着绳索迅速爬到了对面的天台。
一到对面天台,周卫国立刻带领着这些士兵们如疾风般冲向楼下。他们的脚步轻盈而迅速,仿佛一群训练有素的猎豹。
当他们来到一楼时,正好看到了鬼子的迫击炮阵地。周卫国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果断地举起手中的武器,对着迫击炮阵地前的鬼子们猛烈开火。
刹那间,枪声响彻整个空间,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鬼子们猝不及防,纷纷中弹倒地。
缴获鬼子的迫击炮后,周卫国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命令士兵们将四门迫击炮的炮口调转方向,瞄准鬼子的阵地。随着他一声令下,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出,准确地落在鬼子的阵地上,引发了一连串的爆炸和火光。
两轮猛烈的轰炸过后,鬼子的阵地已经被摧毁得面目全非。周卫国见此情形,立刻下达了新的命令:将迫击炮拆解带走,同时再扛上几箱炮弹。对于那些无法带走的炮弹,周卫国则巧妙地布置了诡雷。这样一来,当鬼子前来取走这些炮弹时,一旦触发诡雷,就会引发巨大的爆炸,将来到这里的鬼子全部炸死。
完成这一切后,周卫国带领着众人迅速返回天台。站在天台上,他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寻找着鬼子兵力最为薄弱的地方。经过一番观察,他终于发现了目标。
确定好目标后,周卫国果断地命令士兵们将勾爪抛向那栋房子的楼顶。勾爪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准确地勾住了楼顶的边缘。紧接着,士兵们将炮弹箱和迫击炮零件紧紧地绑在自己身上,然后顺着绳索迅速滑向对面房子的楼顶。
到达楼顶后,众人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解开身上的绳索,然后快速离开房子。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鬼子的巡逻队,成功地返回了作战指挥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