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面面相觑。欣慰?他可能会再气死一次,谁不知道他看重的只有赵老大,哪怕他再没出息也是香的。
就光是他临终遗言便知道,老爷子的心偏到嗓子眼了,赵老大做再大的错事甚至要了他的命,他都心甘情愿。
现在风头被最讨厌的老三抢走了,这会子山上的棺材板也不知道压不压的住?
老三有没上山刺激他,如果上去了,怕是在地下都不安生。
大家的眼神怪异的打量老孙氏,跟自己男人睡了一辈子连他在想啥都不知道,这也是个奇葩。
王氏忍无可忍,起身回了自己屋。
这里有婆婆在不需要她帮忙照料,她不想在这被人当猴子看。
“你咋了?不是在外头招待客人吗?”赵大文见她气鼓鼓的进来,“今天是招娣的大喜事,你当大伯娘的大度一点,我们再怎样不合外头还得做做样子明白不?”
“我不去,你娘,你娘她气死我了,说我们儿子不如大树,说你三弟才是老赵家最会念书的。我坐不住了,怕自己疯起来揍她。”
赵大文手里的笔停下,“娘扯这些干啥?”
“她有病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不是早就知道。”
“算了,别搭理她,越搭理越来劲,一会你去招娣屋招待算了,他们过一会应该都会去见招娣了。”
没多久,李氏请她去帮帮忙。王氏不情不愿的起身重新回到堂屋,还好,她进去的时候老孙氏已经把话茬子引到了别的事上。
“宋氏,小雨,梨花他们娘仨来了。”外头人嗷呜一嗓子,堂屋里的人全都不自觉的起身。
王氏咬唇,又不是官太太,要这么大的谱。
“妹子来了?”
“宋氏你这里坐。”
“小雨,快坐婶儿这来!”
原本没了空座位的堂屋立马多出来好多个位子,大家主动给新来的三人让座。
孙氏抿唇,她不高兴了,三儿媳妇一来抢走了她所有的风头。很明显,大家对她更好更客气。大家不自觉的目光打量起他们母女三人,赵大树经常在村里溜达,他们没少见。
其他三个这几年见的不多,尤其是宋氏,过年过节也是马车直接坐到老宅院子里,他们都忘了自己多久没见过宋氏了。
宋氏今日穿了件湖蓝色杭绸褙子,衣襟上绣着银线缠枝纹,在烛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下面是同色的长裙,她略一欠身,发间那支嵌着珍珠的银步摇便轻轻晃动,衬得整个人如画里走出来的官家太太。
小雨丫头全都穿着水影红色织金纱裙,腰间系着银丝绦带,走动时裙摆如涟漪荡漾。姐妹俩发间各簪一支点翠蝴蝶钗,振翅欲飞的蝶翼上缀着米粒大的南珠,在烛火下流转着温润光华。
屋里的人屏住呼吸,全都看傻了眼,今日他们才发现宋氏三母女和他们的真正差距。
难怪听人说他们经常跟县城的傅太太吃饭赏花,可不是得跟他们一起吗?现在出现在他们这群人堆里好像有些格格不入,他们也自惭形秽。
不是,宋氏以前好像不长这样吧?他们记得是黑干巴瘦,走路总弯着腰,咋就变样了呢?
银子能养人?
“你们坐你们坐,我去看看招娣去。”
“我们也坐好一会了,也该去看看新娘子了,一起去吧。”
哗啦啦的宋氏在前,后头跟着一帮人去看赵招娣。
他们一路上都在盯着三母女看,太养眼了,梨花圆滚滚的,眼睛扑闪扑闪,一看就是这些年养的极好。
大树疼闺女也疼媳妇,女人过的好不好真的一眼能看出来,就比如现在的赵氏母女。
以前赵老大混的好的时候,王氏和茹心怕是也没宋氏这股子淡雅的劲儿。
对,宋氏很淡然,日子过的太好,好像没什么让她发愁的那股子劲儿,他们没见过。
谁说人家没儿子就福气不好的,他们生儿子生的少吗?现在还不是干的像老黄牛。
女人好不好全看自己男人。
大树,好男人呐!
宋氏和小雨来的时候就知道会遭人打量,被打量的次数多了,现在无波无痕的。
今天伺候的人带的不多,只带了一个婆子和一个贴身照看梨花的。
屋内,赵招娣坐在自己炕上,屋内打扫的很干净。
她先看见进门的三婶儿,直接看直了眼。哪里来的贵夫人?
“三婶儿……”
宋氏微微一笑,“一眨眼招娣就要成亲了,日子过的真快。”
孩子全长大了,而她也老了。
赵招娣抿着嘴,本来她对今天自己的打扮也很满意,尤其是头上戴的两朵大红花,路过村里的挑货郎手里买的。
现在看到宋氏和赵小雨,莫名的很想摘下头上两朵硕大的红花,她觉得丢人,俗不可耐。
赵小雨也是愣了好一瞬,招娣打扮的……确实有些扎眼,谁帮她插的花?布料粗糙红的发黑,一看就是浸染不合格的次品货。
“招娣今天真好看!”
“是呀,尤其是头上两朵花,咋看咋好,衬的你脸都白了不少。”
“是吗?”赵招娣摸了下自己的脸,不管真假,反正她信了。
她也觉得自己今天比前几天白了,气色也好,货郎跟她说红色最是显白,她也经常看见梨花和小雨穿各种不一样的红色,可好看了。
“嗯,招娣今天很有新娘子的样子,好看。”
“我也觉得不错。”宋氏违心的说,实在是不忍直视,她垂下眼眸。
赵小雨佩服大家一本正经说假话的本事,管这叫好看?他们呢?天仙下凡?
算看,人家明日出嫁,再怎样也不能说人家打扮的辣眼睛,自己觉得好看最重要。
上次来招娣的屋,好像是她定亲的时候吧,一晃三年过去,屋还是那个屋,人还是那个人,东西也还是那些个东西,除了更破败一些外没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