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多声张,连呼痛都不敢,慌忙爬起身来转到后堂,很快取来了疗伤药物。
太乙真人一边敷药,一边回想着今日种种。
越想越觉得窝囊!
李靖区区一个凡人,竟敢违抗自己,还将哪吒斩杀!
不仅斩杀,还将其碎尸万段!
这分明是没把他放在眼里!
至于那个龟灵,其实本不足为虑。
若是正常交手,定能让她灰飞烟灭!
可一时疏忽,竟让她把自己的九龙神火罩打出了破洞!
实在可气!
想到此处,他就心痛难忍。
若不是那个雷突然打断施法,龟灵绝无可能逃脱!
这修为浅薄之辈,怎会身怀如此厉害的法宝?
他肩头的锤伤极为棘手,即便敷了药,依旧酥麻难当,暂时失去了知觉。
若没看错,那锤子应当是通天圣人的随身宝物?
难道他是通天教主的心腹?
还有最后出手的那条老龙,居然隐藏得这么深!
自己含怒出手的那一击,寻常金仙也要退避三舍,却被他随手化解。
原以为只是个怯懦之辈,没想到竟是金仙巅峰,甚至更高境界的老怪物!
正是这些人,让他苦心经营许久的收徒计划付诸东流,落得这般惨淡收场!
太乙真人何曾受过这等委屈?
这口气叫他如何咽得下?
要知道在整个阐教之中,他可是第一个敢外出开辟道场、自立门户的金仙!
正因如此,才深得元始天尊器重,赏赐的灵宝堪称玉虚门下第一人。
甚至在姜子牙下山,众人争相寻找门徒之时,元始天尊还特意派白鹤童子送来灵珠。
嘱咐他助其化形,可担任伐商先锋。
这是何等的信任,才将如此重任托付于他?
太乙真人心里清楚,元始天尊的本意是让他以香火之道助灵珠凝聚神体。
但他心气极高,岂能容忍自己的徒弟只是个依靠香火的神道修士?
他苦思冥想,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同门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收徒的李靖一家。
说来也巧,这几位同门行事总爱扎堆。
文殊广法天尊与普贤真人分别收了金吒和木吒为徒,这两个孩子资质都是上乘。
甚至无需借助速成之法,修为便突飞猛进,远超同辈。
正因如此,太乙真人才筹谋多时,盯上了李靖的第三个儿子。
为此他不惜潜入李府,暗中用药,终于促成李靖与殷夫人怀上身孕。
原本他已施法让胎儿充分孕育。
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将灵珠投入胎中。
如此一来,只需等上三五年,他便能收获一个天资出众、可当先锋的徒弟!
不料玉虚宫符旨又降,催促阐教门人加快进度,说是助周伐商之事需提前进行。
他只好在殷夫人怀孕刚满三月时,匆匆将灵珠投入胎中转世。
原本这也不算什么大碍,顶多是出生后资质稍逊几分。
有他之前传授的养胎之法,影响并不算太大,至少也能与金吒、木吒相差无几。
谁知那李靖竟不识好歹,非说哪吒是夺舍的妖魔,带人将他碎尸万段!
太乙真人满腹委屈无处可诉。
若不是他出手,李靖有没有这个儿子都难说!
如今委屈尽数化作愤懑。
这事绝不能就此罢休!
太乙真人敷好伤药,整好道袍。
一抬手,哪吒的魂魄飘然而出。
“师父定要为我做主!那李靖欺人太甚,不仅杀我,还毁我肉身,此仇不报枉为人!”
哪吒肉身被毁,如今魂无归处,魄无所依。
整个人恍恍惚惚,飘飘摇摇,仿佛随时会随风散去。
但他本是灵珠化身,借精血孕育而生,自然与常人不同。
即便失了肉身,仍能保持灵智清明,与生前无异。
此刻他面目狰狞,一心只想着复仇。
“还有那个叫雷的,若不是他,李靖绝不是我的对手!”
哪吒恨得牙痒。
若非雷收走他的乾坤圈,牵制他的混天绫,又封住他的法力,
单凭李靖,怎么可能杀得了他?
“此事自有计较,但眼下最要紧的,是让你重返阳间。”
太乙真人望着哪吒,轻叹一声。
他能保住哪吒不入地府轮回,但肉身已被斩成碎块,想复活实在棘手。
“为师有一法,可助你凝聚神体。”
哪吒顾不上太乙真人的叹息,一听还有重生希望,连忙追问:“师父快讲!”
“唉!”
太乙真人又叹一声,方道:“你找机会托梦给你母亲,请她寻一处地方为你建座行宫,塑一尊金身,只要受上三五年香火,便能凝聚神体,重返人间。将来依旧可辅佐周国灭商,想必不会误了大事。”
自己谋划半年,兜兜转转,终究还是要靠香火之道为他塑体。
太乙真人怎能不郁闷?
哪吒却犹豫道:“师父,我与李靖势不两立,这如何能成?”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若被李靖知晓,恐怕又要来毁他金身。
太乙真人解释道:“这香火之道,若有血亲操办,可事半功倍。否则,我也不会让你去找殷夫人。”
他的香火传承之道,其实尚不圆满。
毕竟立教时日尚短,许多关窍未能通透,这次也算一种尝试。
可这样一来,即便哪吒成就神躯,未来进境恐怕也难有大成。
况且,若无血脉至亲为引,莫说三年五载,就是三五十年也未必能成。
“你只去找殷夫人,莫让李靖知道。”
哪吒听了略有迟疑,却也没有别的选择。
他咬牙道:“好,我这就去找她!”
说罢便朝洞外飘去,忽又停步回头:“对了师尊,我魂魄离体后,感应到雷身上有种奇特的牵引力,只是他周身神光笼罩,我不敢靠近,不知是何缘故?”
“牵引力?”太乙真人微微蹙眉,“或许是安神类法宝吧,不必多想。待你还阳之后,亲手将他碎尸万段,自然能查个明白。”
哪吒觉得有理,点头称是。
…………
另一边,雷暗自思忖。
敖光话中深意,恐怕是想让他设法请动神农氏出手。
神农氏即炎帝,位列三皇之一的地皇!
他不仅是人族先祖,更是医药之祖。
敖光说玄都洞的丹药无效、须往人间寻医时,雷立刻想到了神农氏。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每个华夏儿女自幼耳熟能详。
但许多人不知道,另一则传说也与他有关——
那便是精卫填海。
身为炎帝的神农氏,其幼 ** 娃不知何故溺于东海。
死后怨念不散,化作一鸟,执念深重,终日衔石欲填东海!
精卫之名源于其鸣声,据说它啼叫时声声如“精卫”,如杜鹃泣血,怨气冲天,足见对东海之恨。
若说此事与龙族有关,雷绝不会意外。
果然,当雷问敖光前往人间所为何事时,对方面露一丝不自然。
这般神情出现在一位久居上位者脸上,实属罕见。
“小友身为截教嫡传,又与当今商王交情深厚,想必有办法相助敖丙。若实在不成,也是他的命数。”
此言令雷暗惊!
他深居东海,怎会知晓我的事?我在截教声名不显,与帝辛的关系他又从何得知?
敖光看出他的戒备,含笑解释:“小友莫惊。龙族遍布五湖四海,若论消息灵通,恐无人能及。小友突袭周国、一举夺城之事已传遍天下,龙族自然报于我知。”
鲧与禹平息洪水之后,山川脉络与江河走向皆被重新调整,需以重器稳固,防范天地再起动荡。
于是大禹铸造九鼎,用以镇守九州地气。
然而水脉纷杂,一时之间难以如地脉一般统合归一。
此时龙族归顺天庭,投入昊天上帝座下,成为受封的正神。
昊天上帝或为安顿龙族职司,或体恤人间疾苦,遂派遣龙族执掌天下水脉。
自四海至井泉,凡有水流通行之处,皆有龙族踪迹。
从此水灾近乎绝迹,实为莫大功德。
然正如诸多庞大势力一般,初时龙族励精图治,气象蓬勃,
未料不久便渐生弊病。
各地龙族纷纷兴建龙宫,仿佛无宫便不配为龙。
而近年来,水患与蛟龙作乱之事频传,
其中多有龙族暗中操纵,甚或明目张胆亲自引发。
有龙族因祭祀不丰而兴风作浪,
亦有龙族为修炼神通,肆意改动水道。
于是世间便流传仙人斩蛟的传说,
昔日火灵与龟灵游历红尘时,也曾行此义举。
无论善龙恶龙,名义上皆归四海龙王统辖。
故而敖光虽坐镇东海,却对天下水事如指掌。
雷此时方知,龙族势力虽不显于外,实则遍布四方,
难怪连截教亦对其礼让三分。
若龙族真要掀翻棋局,恐将再临灭世洪水!
“龙王既有托付,雷自当尽力。然我与地皇素无往来,唯有返回朝歌悬赏求医。若最终未能救回三太子……”
雷坦言与神农氏并无交情,敖光闻言即明其意。
见他语带迟疑,敖光当即接道:“无妨。即便只是随截教嫡传历练一番,开阔眼界也是好的。若能救治自是最好,若实在不行,便让他受些香火,做个神仙也罢。”
好一个“实在不行便做神仙”!
不愧是龙族,底气十足。
也唯有龙族能如此——无论沿海或内陆湖泊,龙王庙宇遍布,香火旺盛。
若换他人私设祠庙,早被朝廷视为邪祀,一律捣毁。
雷刚受敖光救命之恩,实难推却这番请托,
遂应道:“承蒙龙王不弃,便请三太子随我前往朝歌。雷必尽力寻访良医,为他求得生机。”
心中却暗忖:该如何与神农氏牵上线呢?
倘若能救下敖丙,与龙族结下情谊,对他日后的谋划必然大有助益。
哪怕只是多一条消息门路,危急时刻也能救命!
于是,刚经历一场恶战、尚未缓过神的敖丙,又被龙王迷迷糊糊托付给了雷一行人。
辞别敖光后,众人返回陈塘关。
李靖一进府邸,便匆匆赶往内室,与殷夫人商议搬迁之事。
不知他是如何向殷夫人解释三个儿子离奇消失的。
雷三人坐在正堂,面面相觑。
龟灵已梳洗更衣,不再狼狈,甚至未施障眼法,露出本来样貌。
此刻她边吃边喝,目光不时扫向雷,时而嫌弃,时而纠结,却丝毫不耽误她往嘴里塞东西。
雷把玩着乾坤圈与混天绫,眼神飘忽,心中盘算如何分配。
乾坤圈可送给兔作礼,正好她即将下山。
混天绫尺寸有限,做衣裳实在勉强,至多当个束胸。
但若送给火灵,毕竟是哪吒旧物,总觉不妥。
罢了,一并送给兔吧!
一主一辅,攻守兼备。
敖丙怔怔望着二人,不知何去何从。
自己堂堂东海龙王三太子,求死不得,竟要流落人间?
若遇同族,岂不遭人耻笑?
他犹豫地看向龟灵——与截教嫡传同行,倒也不算辱没身份。
又望向雷——此人真能请来神农氏么?
神农氏若见了他,会不会直接出手了结恩怨……
等等!
敖丙猛然瞪大双眼!
父王该不会正是此意?
他此番未按计划赴死,未能完成那位的交代!
于是父王便让他换一种死法?
只要见到神农氏,便稳赚不赔!
若成,自己得救,还无需欠人情。
毕竟父王救下了这几人。
若不成,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