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的江风裹着水汽,吹得周瑜的白袍猎猎作响。他立在楼船甲板上,望着对岸曹军水寨的灯火,手中的令旗在暮色里泛着冷光。鲁肃从后舱走出,捧着一件狐裘:“都督夜露深重,披上吧。”
周瑜接过狐裘却未穿,反手搭在船舷上:“子敬可知,昨夜甘宁劫营,斩了曹操的先锋蔡瑁侄子蔡和?”
“已知晓。”鲁肃望着江面上的残灯,“只是曹操势大,咱们虽胜一阵,终究难敌百万之众。”
“我更忧心的是诸葛亮。”周瑜的指尖在船板上划出一道浅痕,“此人在夏口招兵买马,又识破我火攻之计,若让他助刘备站稳荆州,江东迟早要受其制。”
鲁肃连忙劝阻:“此刻正是联刘抗曹的关键,若杀孔明,刘备必反,咱们腹背受敌。不如待破曹之后,再做计较。”
周瑜沉默片刻,将令旗插入船板:“就依子敬。传我令,甘宁明日再去讨战,务必挫掉曹军锐气。”
次日天未亮,甘宁已率百艘快船冲过江心。曹军水寨的鹿角刚撞碎了三艘吴船,就见甘宁提着铁链纵身跳上曹舰,链锁横扫间,十余名曹兵脑浆迸裂。他身后的吴兵如潮水般涌上,不到半个时辰,便烧毁曹军战船二十艘,带着蔡和的首级凯旋。
“好!”周瑜在楼船擂鼓助威,见甘宁归营,亲自斟酒,“兴霸此番壮举,当浮一大白!”
甘宁饮尽酒盏,将蔡和首级掷在甲板:“都督,曹操的水寨看似严密,实则船舰散乱,兵士多是北人,连橹桨都握不稳。”
周瑜眼中精光一闪:“今夜我要亲自去探营。”
三更时分,一艘伪装成渔舟的小船悄然划过江面。周瑜与太史慈伏在舱内,借着月色看清曹军水寨——大小战船连绵十里,却都用铁索相连,船头的兵士裹着棉被打盹,连巡逻的哨兵都歪在桅杆上。
“果然如此。”周瑜低声对太史慈道,“曹操把战船连在一起,是怕北兵晕船。这便是他的死穴。”
船刚掉头,忽闻曹军水寨传来梆子声。太史慈拔刀欲战,周瑜按住他:“莫慌,是巡夜的。”两人屏息伏在舱底,直到渔舟混入江心的渔船群,才敢松口气。
回到大营,周瑜连夜召集诸将:“曹操战船连锁,可用火攻。但需有人诈降,靠近曹营时放火。”
黄盖出列:“末将愿往!”
周瑜望着这位鬓角斑白的老将,拱手道:“公覆若去,大事必成。”
正商议间,探马来报:“曹操帐下谋士蒋干,自称是都督旧友,求见都督。”
周瑜与鲁肃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然。周瑜笑道:“说曹操,曹操的说客就来了。子敬,你且看我如何应对。”
蒋干穿着青布长衫,带着个书童立在营门。见周瑜出迎,他拱手笑道:“公瑾别来无恙?”
“子翼远道而来,莫非是为曹操做说客?”周瑜半开玩笑地握住他的手。
蒋干脸一红:“我与公瑾同窗三载,特来叙旧,怎会是说客?”
“那就好。”周瑜挽着他往中军大帐走,“今日我设宴款待,只叙友情,不谈国事。”
帐内早已摆好酒宴,程普、黄盖、甘宁等二十余位战将分列两侧,个个按剑而立,气势逼人。蒋干刚坐下,就见太史慈提着刀走进来,周瑜道:“子义,你为监酒官,今日席上只许叙旧,若有人谈及军旅之事,立斩不赦!”
太史慈抱拳道:“得令!”
蒋干端着酒盏的手微微发颤,刚想开口,就被周瑜打断:“子翼,还记得当年在洛阳,咱们偷喝曹嵩家的梅子酒,被家丁追得跳墙吗?”
蒋干只得陪笑:“怎会不记得?公瑾当时还崴了脚。”
“哈哈哈!”周瑜仰头饮尽杯中酒,指着帐下诸将,“子翼你看,这些都是我江东豪杰——程德谋久经沙场,黄公覆勇冠三军,甘兴霸百骑劫营,还有子义,能开三石弓。”他起身举杯,“今日聚此,当称‘群英会’!诸位,干了这杯!”
“干!”二十余位战将齐声高呼,震得帐顶落灰。
酒过三巡,周瑜已有七分醉意。他拉着蒋干的手走到帐外,指着江面上的战船:“子翼你看,我江东水师甲天下,曹操百万之众又何惧?”又解开衣襟,露出胸前的伤疤,“这是讨黄祖时留下的,那是战刘表时中的箭。我周瑜此生,定要保江东无恙!”
蒋干见他说得恳切,反倒不好意思提劝降之事。回到帐内,周瑜竟拉着他同榻而眠。蒋干哪睡得着?借着帐外的月光,忽见案上有卷竹简,上面写着“蔡瑁、张允密信”。
他悄悄展开,见上面写着“某等降曹,实乃权宜之计。若公瑾肯纳,当伺机斩曹操首级献上……”蒋干心头一跳——蔡瑁、张允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若他俩真心降吴,曹操的水军就完了!
正看得入神,忽闻周瑜呓语:“子翼……三日之内……我让你看曹操首级……”
蒋干吓得连忙将密信藏入袖中,连夜逃回曹营。
曹操见蒋干归来,急问:“子翼此行如何?”
蒋干将密信呈上:“主公,蔡瑁、张允要反!”
曹操看罢密信,气得将案上的砚台摔得粉碎:“好个卖主求荣的狗东西!”当即下令:“将蔡瑁、张允推出辕门斩了!”
片刻后,刀斧手捧着两颗首级进来。曹操忽然醒悟:“不好!我中了周瑜的计!”可首级已落地,悔之晚矣。
消息传到江东,周瑜听闻蔡、张二人被斩,抚掌大笑:“曹操斩了他的水军都督,看谁还能指挥北兵水战!”
鲁肃叹道:“公瑾此计,真是天衣无缝。”
周瑜却望着夏口的方向:“这只是第一步。诸葛亮料定我会用苦肉计,黄公覆的戏,该上演了。”
次日升帐,周瑜故意找茬:“黄盖,你昨日劫营不力,该当何罪?”
黄盖怒道:“我军大胜,何来不力?你分明是公报私仇!”
周瑜拍案:“大胆黄盖,敢顶撞本都督!拖下去,打五十军棍!”
众将求情,周瑜却怒道:“谁敢求情,一同受罚!”
黄盖被打得皮开肉绽,昏死过去三次。帐外的阚泽看在眼里,暗暗点头——这出苦肉计,演得真像。
夜里,阚泽带着黄盖的降书,驾着小船往曹营而去。曹操见降书上写着“黄盖受周瑜毒打,愿献粮草、战船降曹”,起初不信。阚泽冷笑:“黄公覆一片赤诚,反倒被疑?若不信,我现在就死在你面前!”说着就要拔剑自刎。
曹操连忙拦住:“先生莫慌,我信便是。”
阚泽道:“黄将军说,来日交战,船头插青牙旗的便是他的降船。”
曹操送走阚泽,对程昱道:“你觉得黄盖是真降还是假降?”
程昱道:“黄盖受辱,降曹有可能。但需防他用火攻。”
曹操笑道:“此刻是西北风,他若用火攻,只会烧到自己。”
他哪里知道,周瑜早已请诸葛亮观测天象,三日后必有东南风。
群英会的余温尚未散尽,江东的战船已在赤壁南岸排开。黄盖的二十艘快船装满硫磺、干柴,只等东南风起。周瑜站在楼船之上,望着北岸的曹营,忽然对鲁肃道:“子敬,待破曹之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杀了诸葛亮。”
鲁肃急道:“不可!诸葛亮乃刘备智囊,杀了他,刘备必反。”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留着他,终是江东大患。”
三日后的夜里,东南风果然如期而至。黄盖的降船借着风势,直扑曹营。当曹军发现船中是火硝时,早已来不及——二十艘火船撞入连锁的曹舰,瞬间燃起冲天大火。
“周瑜!诸葛亮!我必报此仇!”曹操在张辽的保护下,踩着燃烧的木板逃生,身后是满江的火海和惨叫。
周瑜立于船头,看着曹军溃败,忽然大笑:“曹操,你也有今日!”笑声未毕,却见诸葛亮的船队正往南郡驶去。
“诸葛亮要抢南郡!”周瑜气得呕出一口血,“追!”
可他的战船刚动,就被关羽的伏兵拦住。周瑜望着南郡的方向,知道自己又慢了一步。
回到大营,鲁肃看着周瑜苍白的脸,轻声道:“公瑾,群英会虽胜,却也让诸葛亮占了先机。”
周瑜闭上眼,良久才道:“传我令,休整三日,进军南郡。”
帐外的江风越来越急,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新的较量——赤壁的大火烧退了曹操,却烧不尽孙刘之间的嫌隙。而那场名为“群英会”的盛宴,终究成了三分天下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