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夜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营寨,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陆肃尧坐在军帐中,就着一盏昏暗的油灯批阅军报。
他的还未痊愈伤口又开始隐隐作痛——他紧抿着嘴唇,豆大的汗珠滚落,牙关紧咬间,连带着呼吸都急促。
\"都督,该换药了。\"军医捧着药箱走进来,看到陆肃尧苍白的脸色,不由皱眉,\"您又熬夜了。\"
陆肃尧摆摆手:\"不妨事。殿下回盛京,漠北这边……形式也不秒,那群人最近活动频繁,我得尽快部署好防务。\"
军医叹了口气,熟练地解开陆肃尧肩上的绷带。
伤口果然又渗出了脓血,散发着一股腐臭气味。
\"将军,这伤再不好好调养,怕是会落下病根。\"军医小心翼翼地上药,动作却不敢太轻——他知道这位将军最厌恶别人把他当弱者对待。
陆肃尧眉头都没皱一下:\"死不了就行。殿下离开前将漠北托付给我,我不能有负所托。\"
提到肖长珏,帐内气氛顿时一沉。
自从三个月前肖长珏率五百铁骑回京,就再没消息传回。
漠北与京城相隔千里,中间又有肖世昌的人马阻隔,音讯全无。
军医包扎完毕,欲言又止:\"将军,听说京城那边……\"
\"不必多言。\"陆肃尧打断他,\"殿下他吉人天相,定能化险为夷。\"
话虽如此,当他独自一人时,眼中的忧虑却怎么也藏不住。
陆肃尧起身走到帐外,望着南方漆黑的夜空。漠北的星星格外明亮,却照不亮通往京城的路。
\"殿下,您和仪儿,一定要平安无事……\"
陆肃尧喃喃自语,呼出的白气很快被寒风吹散。
翌日清晨,陆肃尧照例巡视营地。
漠北军如今只剩不到两千人,大多是之前征战受过伤的战士们。
精兵强将都被肖长珏带走了,留下的这些人要防守三百里边境线,捉襟见肘。
\"将军!东面哨塔发现匈奴游骑!\"一名哨兵急匆匆来报。
陆肃尧立刻带人赶往东侧防线。
果然,远处山坡上有十几个骑兵在游弋,看装束是北狄的斥候。
\"加强警戒,但不要主动出击。\"陆肃尧下令,\"他们是在试探我们的虚实。\"
站在一侧的副将愤愤道:\"若是三个月前,咱们早杀出去宰了这群蛮子!现在倒好,只能当缩头乌龟!\"
陆肃尧冷冷扫他一眼:\"慎言。殿下离京前交代过,我们的任务是守住边境,不是逞凶斗狠。\"
回到大帐,陆肃尧的伤口又疼了起来。
军医说得没错,这伤确实拖不得了。
但他不能倒下,尤其是在这种时候。
夜深人静时,陆肃尧取出肖长珏临行前赠他的玉佩。
玉上刻着\"同生共死\"四字,是他们少年时结拜的见证。
手指摩挲着温润的玉面,仿佛能从中汲取力量。
\"报——!\"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喊声,\"将军!有商队从南边来,说带来了京城的消息!\"
陆肃尧猛地站起,眼前一黑险些摔倒。
他强撑着冲出大帐,只见营地中央围着一群士兵,中间是几个风尘仆仆的商人。
\"京城消息如何?\"陆肃尧声音沙哑,心跳如鼓。
为首的商人跪地行礼:\"恭喜将军!三殿下已攻入京城,登基为帝!二殿下,已经伏诛了!\"
这消息如同一道惊雷,震得陆肃尧半晌说不出话。
周围士兵已经欢呼起来,有人甚至喜极而泣。
\"当真?消息可确实?\"陆肃尧一把抓住商人肩膀,力道大得让对方龇牙咧嘴。
\"千真万确!小的从京城来时,新帝已登基三日,正大赦天下呢!\"
商人从怀中掏出一张告示,\"您看,这是新帝颁布的安民告示。\"
陆肃尧颤抖着接过告示,就着火把光亮细看。那上面盖着鲜红的玉玺,笔迹确实是肖长珏的。
\"好啊……好啊……\"陆肃尧连说两个好字,突然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却流下两行热泪,\"苍天有眼,我大萧江山社稷不倒!!!\"
他转向众将士,高声宣布:\"今夜犒赏三军!把地窖里藏的酒都拿出来!\"
营地顿时沸腾起来。
士兵们搬出珍藏多时的酒坛,点燃篝火,宰羊烤肉。
多久了,漠北军没有这样欢庆过。
陆肃尧痛饮三大碗烈酒,伤口疼痛全不在意。
他站在篝火旁,对盛京的方向,抱拳一礼:\"臣陆肃尧,恭贺陛下登基!\"
众将士齐声应和:\"恭贺陛下登基!\"声震四野,连远处的北狄游骑都被惊得退避三舍。
———————-
欢庆持续到后半夜,陆肃尧回到大帐却并未休息,反而开始收拾行装。
\"将军这是要?\"蒙挚醉醺醺地跟进来,见状一愣。
\"回京。\"陆肃尧头也不抬,\"陛下刚登基,百废待兴,况且……仪儿,一直在等我,我需要尽快赶回去。\"
蒙挚酒醒了大半:\"可您的伤……\"
\"死不了。\"
陆肃尧已经披挂整齐,\"明日一早我就出发,带五十轻骑即可。漠北军务暂由你代管。\"
蒙挚知道劝不动,只好领命。
临行前,军医硬是给陆肃尧塞了一大包伤药:\"将军,路上记得换药。伤口再恶化,怕是撑不到京城。\"
黎明时分,陆肃尧率领五十精骑踏上了归途。漠北的晨风格外凛冽,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火热。
这么久了,自从肖长珏被废太子之位,发配漠北,他就一直跟随在侧。
如今肖长珏终于夺回本该属于他的一切,陆肃尧恨不能插翅飞回京城。
队伍日夜兼程,七日后抵达雁门关。
守关将领是旧识,见到陆肃尧又惊又喜:\"陆将军!京城来了圣旨,正要送往漠北呢!\"
陆肃尧接过圣旨一看,是肖长珏亲笔所书,命他即刻回京述职。
圣旨中还夹着一封私信,陆肃尧拆开一看,顿时红了眼眶。
信上只有寥寥数语:\"肃尧,朕已诛杀逆贼,安定朝纲。速归,朕与九仪盼君久矣。\"
仪儿……想到那个临行前眼眶通红的长公主,陆肃尧心头一暖。
当年离京时,他承诺一定会娶她,如今……也该是时候了。
过了雁门关,地势渐平,队伍行进速度更快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