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之外,咸阳宫静谧异常,内里却是乱作一团。
“什么?宫外尽是武装之士?”
“到底是叛贼还是士兵,你倒是讲明白啊!”
“大事不妙,咸阳宫三门皆被士兵封锁,东门……东门已被攻破!”
雄伟的宫殿之下,长廊与寝宫四周,尽是惊慌失措的宫女与太监,他们四处奔逃,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通往胡亥寝宫的路上,赵德在数百名太监的簇拥下,疾步前行,同时接收着各类消息。
“义父,四处皆是持械甲士,我们已无法脱身。”
“义父,派去寻找丞相大人的人回来了,宫门被重兵封锁,无法出入!”
“义父,从晓月公主寝宫传来消息,乐公公已在乱军中遇难,士兵闯入公主寝宫,将公主掳走了。”
什么?赵德身形一顿,四周的太监也纷纷停下。
赵德脑海中各种信息交织,一听晓月寝宫的消息,瞬间心领神会,凭借多年的阅历,他将所有信息拼凑起来,心中暗想,难道会是他?
“义……父”
不远处,一名年轻太监狂奔而来,一个趔趄跪倒在赵德脚边。
“打听清楚了,南门守卫传来消息,宫门外……是韩信的大旗!”
太监喘息未定,赵德闻韩信之名,心头一凛,暗道果然是他。
“好一个韩信,竟敢兴兵作乱,此乃谋逆之举!”
赵德回过神来,当即质问太监:“赵胜何在?他不是负责咸阳宫宿卫的吗?他手下有五千宿卫军,他人呢?”
太监抬手,颤声道:“义父,有人在宫门楼上看见……看见丞相大人的头颅正挂在对面军队的旗杆上。”
“什么?”
韩非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恐惧,显然低估了韩信,这下大势已去。韩信已将咸阳宫团团围住,赵德面色阴沉,心中盘算,韩信此举,无非是因众大臣皆遭问罪,他担心步蒙毅与韩非的后尘。念及此处,韩非心生一计。
“哈哈哈哈,韩信不过是心生恐惧罢了。蒙毅与韩非皆因陛下昏庸而被赐死,此乃陛下之过。走,我们去找陛下!”
李斯觅得一线生机,匆忙奔向秦二世的寝宫。
寝宫内,秦二世听闻外面喧嚣,即刻命人紧闭宫门,不愿外界之事扰他享乐。
寝宫外,李斯急得满头大汗,瞥见守在门外的侍从,眼神一闪。
“皇上何在?”
“正在寝宫之中。”
得此答复,侍从迅速打开殿门,李斯大步流星踏入。局势紧迫,生死悬于一线,李斯也不再掩饰,周身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气息。
“皇上,皇上啊!”
“大事不妙了,皇上!”
李斯直入寝宫深处,秦二世见他前来,漫不经心地问:“有丞相在,何事能称得上不妙?莫不是在戏弄朕?”
李斯无暇玩笑,神色凝重地看向秦二世。
“皇上,王离率大军已返回咸阳,此刻正在宫外逼宫!”
秦二世一脸愕然。
“王离?他不是正在前线征战吗?怎会突然回来逼宫?”
李斯一个眼神,秦二世顿时明白,事情非同小可。
“好个王离,他这是要……这是要谋反啊!”
秦二世怒斥,李斯却无心旁观他的愤怒。
“皇上,王离将军在前线为大秦出生入死,却未曾想皇上昏庸,善恶不辨,杀害无数忠臣。王离将军是怕步了白起将军的后尘啊,皇上,您怎能如此寒了功臣之心!”
李斯俨然一副忠臣模样,秦二世惊愕不已。
“丞相,白起、李斯,不是你说他们对朕不忠,要谋反的吗?怎么……都成了朕的错了?”
秦二世掩面痛哭,李斯冷哼一声。
“皇上这就冤枉臣了。天下人都以为,是他们被皇上赐死。再者,皇上穷奢极欲,修筑长城、阿房宫,百姓苦不堪言呐。皇上,您这皇帝当得,着实不行啊!”
一番话毕,秦二世坐在地上痛哭。他未曾料到,李斯竟是如此心机深沉。
“呜……好你个李斯,朕如此信任你,如今却将所有过错推给朕,你……你怎么如此狠毒!”
李斯居高临下地盯着秦二世,冷冷道:“皇上,如今王离就在宫外,我得给他,给大秦百姓一个交代。皇上,只好委屈您先走一步了。”
李斯一挥手,几名侍从手持白绫上前,不待秦二世反应,白绫已缠上他的脖子,侍从们用力拉扯,寝宫内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拔河”。
皇城南门
韩风与林渊静候多时,终于迎来了张凯的身影。
韩风瞥见张凯身后的马车,心中的忧虑瞬间消散。此刻,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张凯一声令下,便可清除奸佞,重振朝纲。
张凯勒住缰绳,望向久违的林渊,拱手以示敬意:“林大人,别来无恙。”
林渊深知当前局势,若非张凯率军回京,他林渊今日恐难逃一劫。于是,他抱拳回礼,脸上挂着感激的笑容:“张将军真乃国之栋梁,老朽感激将军救命之恩。”
“林大人客气了,那赵贼早已为天下所不容。我张凯此次起兵,正是为了清君侧,诛杀赵贼,始皇帝陛下开创的基业,岂能毁于赵贼之手?”
张凯此言一出,直指赵贼为祸根源,林渊闻言心中一惊,暗自诧异:难道张凯真有意废黜皇帝?君臣之道何在?
“林大人,如今我们已是一条船上的人,请随我去拜见瑾瑜公子。”
张凯翻身下马,林渊眉头微皱,瑾瑜?一个传闻中的痴傻之人,难道张凯想拥立一个痴傻之人为帝,进而独揽大权?
正当林渊思绪万千之际,张凯已走到马车前,手持长剑,躬身下拜:“臣张凯,拜见公子,请公子下车,主持大局。”
韩风紧随其后,俯身下拜,此时不在未来主子面前表现一番,更待何时?
“臣韩风,拜见公子,请公子现身主持大局。”
马车内久久无回应,林渊心生疑惑,暗想张凯与韩风究竟在搞何名堂。
“张将军,林丞相可在?”
马车内突然传来的声音让林渊心生惊奇,这声音,绝不似痴傻之人所有。
“回禀公子,幸得营救及时,林丞相正在此处。”
张凯话音刚落,车帘缓缓掀开,先出现一道倩影,林渊认出,那是晨曦郡主。晨曦走出马车后,一个男子身影随之出现,虽发丝略显凌乱,但面容整洁,目光清澈伶俐,扫视林渊一眼,林渊便明白了。原来,坊间流传的瑾瑜公子痴傻之言虽非虚言,但瑾瑜一直在装疯卖傻。如此看来,这瑾瑜的心智,实非常人所能及。
瑾瑜走下马车后,先扶起张凯,再扶起韩风。林渊见状,当即郑重俯身下拜:“罪臣林渊愚昧,拜见公子,请公子恕罪。”
赵明也随之低头跪下,陈辰将张浩的身躯扶起。
“丞相大人乃国家之栋梁,为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如今竟蒙受不白之冤,说起来也是我陈氏一族的过错。陈辰在此,先向丞相大人致歉!”
众人注视之下,陈辰紧握着张浩的手深深一鞠躬。司马亮心中不禁对陈辰的贤能与宽容感到钦佩,颇有乃父陈伟之风范,这样一来,不仅自己的前程无忧,王朝的根基也有了保障。
“这……张浩身为戴罪之身,怎敢受公子如此大礼?”
张浩心中暗自懊悔,当初未能遵循先帝的遗愿辅佐陈伟之子,反而轻信赵权之谎言,扶持了一个年幼无知的胡玄继位,真是糊涂至极。若是陈伟之子继位,王朝又何至于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他又怎会落得今日这般下场,几乎累及家族。
“丞相大人担得起,担得起。”
眼前局势紧迫,章武见张浩被陈辰的举动所感动,朝陈辰拱手道:“公子,眼下三军将士正期盼着您的号令,攻入皇城,铲除奸臣赵权,安定国家就在此刻!”
张浩回过神来,这一次,他誓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章武将军所言极是,公子,如今王朝外有诸侯叛乱,内有赵权奸臣把持朝政,陷害忠良,百姓苦不堪言。若再这般下去,王朝基业必将毁于一旦。还请公子担起陈氏的责任,为国除奸,匡扶社稷,方能告慰先帝及历代先祖。公子万不可再推辞!”
就连张浩也全力支持,陈辰望着身旁众多秦军将士期盼的目光,他一手紧握章武,一手紧握张浩,目光坚定地说道:“既然如此,陈辰定不负众望。为了王朝的延续,为了先帝一统天下的遗愿,陈辰愿与两位栋梁一道,铲除奸臣,安定社稷,平定叛乱,一统天下。”
章武转身抽出宝剑高呼:“众将士,公子有令:铲除奸臣,安定社稷,平定叛乱,一统天下!”
周围的秦军将士纷纷举起长枪高呼:“铲除奸臣,安定社稷,平定叛乱,一统天下!”
在豪迈的声威中,秦军士兵缓缓逼近宫门,守卫的士兵望着章武和张浩的身影,众人拥戴陈辰高声呼喊,巨大的声浪之下,宫门附近的守卫纷纷放下武器,转而支持陈辰。正当众人高呼之际,宫门楼上,一个驼背的身影匆匆跑来。
“城下可是章武将军?”
一名宦官站在宫门楼上向下喊道。
“上将军请看。”
司马亮注意到了宫门上的宦官,章武一行人缓缓来到宫门楼下。
“我便是章武,你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