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离开慈宁禅房,慈宁马上命人去给乔南绮收拾僻静的院子。
一定要在乔南风离开之前,办妥此事。还有伺候乔南绮的姑子,还要细细斟酌,要寻可靠之人。
慈宁腹诽:为了静心庵,破例便破例吧。好在有乔南风答应送的东西,也能堵住庵中上下之口。
乔南绮的院子,一定要稍远一些,免得引起其他姑子的嫉妒之心。
慈宁啧啧两声,暗叹乔南绮有这样为她的妹妹,为她设想周到。想到自己年轻时,忍不住羡慕起乔南绮。
慈宁苦笑摇头,同人不同命,有什么好羡慕的。
另一边,南风终于见到乔南绮。
南风有些不敢认,不过两个多月没见,现在的乔南绮哪里还有‘腹有诗书气自华’?
她正在认真打扫屋子,只见她面色蜡黄,身形消瘦。一身灰旧的尼袍,一顶尼姑帽,把原本耀眼的乔南绮,掩尽光芒。
南风再看屋子,破败狭小,里面只有一个大通铺。瞧着上面的被褥,这屋子怕是有十来个姑子一起睡。
咋见南风,乔南绮尴尬搓搓手,活像做惯粗活的农妇般。
“南风,里面脏,我们出去说话。”
南风心疼拉起她的手,发现她手上还磨出了老茧,可见定是做了许多粗活。
南风怒不可遏,对那带路的姑子低吼道:“把你们住持请来见我!”
那小尼姑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不说看到南风带来的礼物,连慈宁师太都对南风另眼相看。
不敢稍作逗留,答应一声,撒腿便去请慈宁。
乔南绮扬起微笑,南风还是一样那么护短。
把南风带离屋子,站在小院中间。春安、夏绻这才看到乔南绮,都惊讶不已。
两个丫鬟相视一眼,跑到小院门口守着,让她们姐妹慢慢说话。
“南风,你内伤可好全了?”
“二姐姐,你实话告诉我,是不是静心庵里的尼姑磋磨你?我娘说给了你银子傍身,你没去打点慈宁吗?”
南风实在想不通,看那慈宁也不是什么高风亮节之人,有好处难道不占?
乔南绮眼中一片清明,难得里面竟然没有愁绪。
“上山修行,本就是要吃苦头的,这个我早已心中有数。”
南风实在不敢相信,堂堂伯府出来的姑娘,短短两个月,会变成这样。
“我想过山上清苦,但绝不可能是你如今模样。”
南风直问:“我娘给你的银子呢?是不是被这些尼姑昧下了?”
乔南绮羞愧,没有隐瞒南风。
“银子我根本没带上山,我悄悄放在我母亲妆奁中。我母亲嫁妆已经所剩无几,比起我一个清修之人,更需要银子傍身。”
南风万万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难道她还能去指责乔南绮的孝心?
叹口气:“二婶在伯府和我娘同吃同住,比起你,我觉得你更需要银子!”
乔南绮笑:“其实这样的日子,我适应得很快。虽然苦,但是不用日日担惊受怕。怕一个不留神,便被我父亲送到不知名的地方。”
“与其过那种生不如死的日子,庵中的粗活我反而觉得真实、宁静。”
南风嗔道:“你一个好好的官宦小姐,哪里能吃这样的苦?若不是我受内伤,你让人瞒着我,我断不会让你过这样的日子!”
乔南绮轻点南风额头:“难不成你忘了?我如今法号了尘,并不是什么大家姑娘。”
南风满眼疼惜,摘掉乔南绮的帽子,看到她光秃秃的头顶,心中泛酸。
乔南绮正式出家的时候,重新剃度,所以不像在伯府,自己剪发后的参差不齐。
“你也太冲动了,当日我们商议的时候,可没叫你自己断发呀。”
乔南绮:“南风,我不后悔,真的。当时的处境,我必须当机立断。若真进了皇宫,或是父亲递了折子上去,我再断发,便是欺君之罪。”
“你和大伯母,为我们母女做得够多了。也是你,提前给我想了这样的退路,我才下定决心反抗。说起来,全是你的功劳。”
乔南绮满目感激。
春安进来,打断二人谈话:“姑娘,慈宁师太来了。”
南风肃穆神色:“让她进来。”
春安请了慈宁进来,随行的还有一个身材壮硕的小尼姑。
南风睥睨慈宁:“了尘不过上山两个月,为何被你静心庵折磨成这样?”
慈宁讨好道:“县主,新来的姑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多做些活计,才不会贪恋红尘往事。”
“如今贫尼知道,了尘体弱,自然得好生静养。”
慈宁拉过身边的姑子:“这是了缘,往后由她来照顾了尘。还有,给了尘静养的院子,贫尼也收拾出来了。不如请县主移步,随贫尼去看看。”
南风高傲颔首:“多谢师太。”
乔南绮讶异一瞬,便明白南风为她又做了许多事,当下眼眶泛红。
几人来到一处小院子,虽小,也比乔南绮方才的院子大上许多。
一个院子,有三间屋子,还有一个会客的正堂。妙的是,这院子还有道后门,直达后山,若想送东西给乔南绮,便不用走静心庵正门。
慈宁的安排,南风很满意。
当着慈宁的面,南风吩咐春安、夏绻:“你们两个先去教教了缘规矩,莫再苛待了体弱的了尘。”
两个丫鬟将了缘带出去。
南风对慈宁道:“慈宁师太,了尘体弱,我不愿往后有他人打扰她的清修。还有,我问过之前的府医,了尘不再适合梯度。若她再梯度,会影响她身体恢复。我想,你静心庵中,有带发修行的姑子吧?”
慈宁苦笑,她当住持近十五年,今日竟被一个小姑娘拿捏,还是她得罪不起的小姑娘。
忍下酸涩:“县主为了尘身体着想,贫尼哪有不依的。本来贫尼就想免了了尘的早课、晚课,如今县主如此周到,贫尼甚觉大善。”
南风暗想,这慈宁确实是个识时务的,难怪可以当上住持。
“单开这院子,想必耗费巨大。往后这里的吃穿用度,我都会派人送来,不叫师太费心。”
慈宁巴不得这里的花销,不用从庵中出,可想到那些衣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