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她万万没想到陆小枣儿因为是军人出身。
做任何事情都会多考虑一层。对于自己的乐器,她一向很珍惜。
说她过度警惕也好,小人之心也罢。
她的危机意识一向很强。
就是她的这一份小人之心,倒是救了她一回。
还帮学校挖出一个黑心大毒瘤。
这年代更注重的品德的教育。很明显,周莹莹这件事情做得太过恶毒,居然对同学下药。
导致刘红丽同学的嗓子现在都没有好,目前已经送到市协和医院里进行医治了。
周莹莹因为这件事情,不仅被学校开除了。
还需要承担刘红丽的医治费用,以及后续的营养费以及赔偿。
要不是周莹莹的家长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态度良好的跟学校进行交涉。
就凭她那不知所谓的性子,怕是得去号子里蹲些日子。
小枣儿也没想到自己临时救个场,会给自己招来这样的报复。
好在,自己平时在这方面很是严谨。这才没有酿成不可挽回的舞台事故。
事情出了结果 ,小枣儿便不再关注这个室友了。
哦不!应该说是曾经的室友。
10月份一过,1961年就开始进入倒计时。
小枣儿没有感慨,只有开心!
因为,这代表着三年困难时期即将走出来了。
再给大家一年的时间休养生息,全国民众很快就能迎来好生活了。
这也是小枣儿这几天心情格外好的原因。
周莹莹事件对她并没有造成损害,所以,这件事情并不会影响她的好心情。
反倒是学校里这几天又公布了一个好消息。
每年年底,学校里会跟公区和军委争取,接到很多的慰问演出活动。
大三大四的学生,这时候都会派出去参加这些活动,让他们积累演出经验。
小枣儿今年接到的活动,是元旦跟同学们一起到京市疗养院里。
给那些退伍的老革命军人,退休老干部进行慰问表演。
小枣儿自己本就是一名军人,对于疗养院里的这些人自然是格外尊敬。
那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在抗战时期受过重伤的。
年龄大了,退下来后。组织上便安排他们在这里养老,有的人则是短暂的在此处治疗。
这里会有专门的医护人员给他们调理身体。
能去这地方演出,她挺激动的。
国庆节的演出结束后,她又投入到新的演出排练当中。
这样的训练强度对于小枣儿来说,相当轻松。
要知道她们在部队文工团里,一年到头都在紧张的排练当中。
比这里的节奏紧凑多了。
这次去疗养院演出,导师给小枣儿安排了两个节目。
原本,导师让小枣儿把这次的《梁祝》演奏带过去。
后来,学校领导特意找到这次演出的负责人。
说疗养院里的老同志们喜欢听今年的一首新歌《岁月里的母亲》。
得知这首歌的原唱,这次也会来疗养院演出,院方领导便提出一定要安排这首曲目。
这不,小枣儿就比别人多了一个节目。
学校不像军营里。能出来演出的机会太少,学生都很珍惜。
像小枣儿这样一次上台表演两个节目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
她这回又让同学们羡慕嫉妒了一回。
只不过,有周莹莹的前车之鉴,同学们也不敢动歪心思。
只敢羡慕嫉妒恨,不敢有出格的行为。
小枣儿大概是有了周莹莹事件的影响。
能够理解同学们想要争取多一些上台的机会。
便对大家道:“我的这首歌需要配几个舞蹈人员,以及和声伴唱。不知有没有同学们愿意帮忙,我们可以自行排演一下。”
其他同学又能够多一次上台的机会,都欣然应允。
全部上前来自荐。
大家也知道,小枣儿这是在给大家机会。
对于她的这个做法,导师们没有第一时间阻止。
只要节目不搞砸,导师们愿意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许多声乐专业的同学也会修习舞蹈。
于是,这次同行的人,全部报名自愿参与到这首歌里。
人一多,只能由小枣儿出面给大家分配任务。
不会跳舞的男女同学负责和声伴唱,会跳舞的则负责伴舞。
这个节目最后被小枣儿排成了舞台剧的形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导师们对于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表示满意。
接下来,他们有两个月的时间排练,时间相当充足。
小枣儿跟导师们约的课程并不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
她还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
并向创作系的容炳导师承诺,阳历年前,会交出两个令他满意的作品。
放学后,其他同学都在训练排练,小枣儿依旧准时放学。
回到家里就跟三个小团子们玩一会,就把自己关进房间里进行创作。
三年困难时期即将过去,可以来一些喜庆的歌,鼓舞大家。
小枣儿查过资料,知道这一年,出了许多革命红歌。
然而,她更喜欢那的一首歌是《十送红军》。
据资料显示,这首歌曲的两位创作者不顾上级下达的“革命”歌曲为主的命令。
以中央红军1934年从于都出发长征为原型,提炼出军民惜别的动人场景为背景。
创作了这首百年后,依旧传唱度很高的《十送红军》。
后世也有不少人翻唱这首歌。
她如今身处学校,以一名音乐学院学生的身份,想创作的歌曲与军民团结有关。
然而,她从资料里还查到,这一年,国内的人开始关注摇滚。
她想尝试着用摇滚的创作方式,来创作一些激励型的歌曲。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创新是会被大众接受?还是被批判?
思来想去,她想到了66年会爆发文化大革命。
那场十年动乱,有太多无辜的人被扣了帽子。
为了不给贺家和孩子们带来危险,她这才决定还是保守起见,不要另辟蹊径显得过于另类。
她打算创作的歌曲,还是鼓励民众为主,军民团结是这个时期留给后世最美好的传承。
以至于百年后,华夏国民依旧对我国军人有百分百的信任与亲近感。
这也让国外的人惊叹又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