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5月7日 星期六 最高温度81c
从抵达海边的第一晚算起,我们在这片沙滩扎营整整三天。白日里地表温度能飙升至80c,柏油路被晒得像融化的糖浆,连空气都扭曲着热浪。我们索性将越野车收进空间——那金属车身在阳光下能烫熟鸡蛋,与其留在外面损耗,不如让空间的恒温系统妥帖保管。
帐篷被小思用三层隔热布裹成茧,白天我们就缩在里面,听着外面沙子被烤得噼啪作响的声音,靠空间里储存的冰块降温。偶尔实在闷得慌,就一头扎进空间里,放上几大盆水,让天虎它们泡在里面,倒比外面的世界舒服百倍。
炽热的太阳高悬天际,仿佛要将整个世界融化。超高温下,海水如同被无形的大手不断抽离,海岸线明显后退了不少。原本被海水覆盖的区域,如今裸露在烈日之下,泛着诡异的白光。海滩上,经过长时间的暴晒,盐结晶如同白色的雪花,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沙滩。这些盐结晶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宛如一片白色的宝石镶嵌在沙滩之上,引得海边的幸存者们纷纷行动起来,想尽办法收集这些珍贵的资源。
地下城有官司方的渔船,只要收获后交上一定比例的海鲜作为费用即可。我们不懂打渔,因此一般就是在近海四周碰碰运气,再等渔船回来的时候趁机以物换物一番。
这三天过得像被拉长的影子,却也藏着规律的忙碌。每日日落时分,当温度计指针勉强跌破50c,我们就踩着被晒得发烫的沙子出发。小思带着天虎它们组成小小巡逻队,前两日遇到过一只误闯浅滩的变异沙蟹,钳子有铁锅大小,咔嚓咔嚓地挥着,还没等我掏出武器,天虎已经一个猛扑按住它,闪电配合着咬住蟹腿关节,三两下就卸了它的“武装”。小思嫌弃地用木棍戳了戳蟹壳:“这种肉柴,只够喂豌豆。”倒是豌豆兴奋地扑上去,几口就把那庞然大物啃得只剩空壳,惹得迪卡在一旁汪汪叫着转圈。除此之外,小小巡逻队再没遇到像样的麻烦,那些变异生物似乎也忌惮着夜间巡逻的官方队伍,大多躲在暗处。
夜幕降临,是我们最活跃的时刻。当第一缕月光洒在海面上,我们便会从帐篷或空间里走出,开启新的冒险。除了捕捞海鲜,收集盐也成了我们重要的任务。我们带上铲子和特制的密封容器,加入到收集盐的队伍中。
海滩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幸存者们有的用简陋的工具刮取表面的盐结晶,有的则将含盐量高的沙土收集起来,准备回去熬煮提炼。我们凭借着在末世中积累的经验,很快找到了盐结晶最密集的区域。小思负责用铲子将大块的盐结晶铲起,我和小雪则在一旁将它们小心地放入容器中。天虎它们几个则在周围警戒,防止有变异生物突然出现。
在收集盐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有一次,一群变异沙鼠突然从沙丘中窜出,它们瞪着通红的眼睛,疯狂地扑向我们收集好的盐。小思见状,立刻指挥天虎和闪电进行驱赶。天虎和闪电威风凛凛地冲上前去,大声吼叫,强大的气势让变异沙鼠们不敢轻易靠近。托尼和迪卡也在一旁助威,不停地跳跃和吠叫。在它们的努力下,变异沙鼠很快便被驱散,我们顺利地保护住了辛苦收集的盐。
这三天里,我们几乎顿顿都吃海鲜。刚开始,大家还对这些美味的海鲜充满了期待,但渐渐地,我们开始对海鲜产生了厌烦。即使是最鲜美的龙虾,最肥美的螃蟹,在我们眼中也失去了最初的吸引力。而收集来的盐,我们也只是简单地用于烹饪,为食物增添一些风味。
礁石滩成了聚宝盆,退潮时露出的石缝里,海胆像黑紫色的刺猬扎堆,海参拖着肉乎乎的身子在沙里蠕动。小思不知从哪学来的技巧,用特制的金属夹快速摘海胆,避开尖刺捏住底部,我则跟在后面捡漏,偶尔摸到藏在石头下的青口贝,撬开后能看到饱满的贝肉在月光下泛着珍珠光泽。更深的海域需要用到摩托艇,小思操控着它在海浪间穿梭,声呐探测器成了寻宝利器,一旦锁定密集的鱼群,我们就撒下折叠渔网——那是用高强度纤维制成的,能兜住几十斤重的大鱼。有次网到一群银光闪闪的鲭鱼,在船舱里蹦得水花四溅,小思兴奋地跳进去抓鱼,结果被鱼尾甩了一脸水,惹得小雪在岸边笑得直打滚。
收获多到超乎想象。三天下来,空间里堆起了小山,当然大部分是我们置换到手的:帝王蟹的壳能当脸盆,梭子蟹的钳子硬得能磕坏斧头,还有成筐的虾爬子、海螺,以及小思特意寻找的深海鱿鱼——那家伙喷墨时把海水染成墨汁,吓得闪电差点跳海。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海货,我和小思嘴都要笑得合不住了。
末世后各地下城资源分布不均,西海岸靠海却要防变异生物,昆市地下城没海却有其他矿产,这种地域差异就是商机。“我们把海鲜晒干!”我拍板决定,“一大半晒干存着,另一小半用空间保鲜。干货省地方,以后去其他地下城说不定能换到更好的东西。”
说干就干,我们在沙滩上搭建了简易的晾晒架,将海鲜整齐地摆放在上面。海鱼被剖成两半挂起来,虾子和贝类铺在竹席上,连海参都被处理干净后穿在绳子上。白天,阳光无情地炙烤着海鲜,海风也来帮忙,加速了水分的蒸发。经过几天的晾晒,原本新鲜的海鲜变成了散发着独特香味的干货。而另一半放入空间保鲜的海鲜,则依然保持着新鲜的状态。
晒干的过程中,我们也没亏了肚子。顿顿都是海鲜大餐:清蒸帝王蟹的蟹肉甜得像蜜,辣炒虾爬子的汤汁能拌三碗饭,就连最简单的海鲜粥,都因为食材新鲜而鲜掉眉毛。
可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腻,第三天晚上,当小思又端出一盘蒜蓉烤扇贝时,我和小雪同时摆手。小雪皱着小脸:“妈妈,我想吃空间里的草莓蛋糕。”托尼也蹲在旁边,对着扇贝无动于衷,反倒是迪卡还在狼吞虎咽,被辣得直吐舌头也不肯停。“得,看来是吃伤了。”小思耸耸肩,把剩下的扇贝收进空间,“妈妈,我们明天回地下城吧,休整几天再出来。”
收拾行李比预想中轻松。晒干的海鲜装了几十个大袋子,摞起来像堵墙,保鲜的部分则分门别类放进空间的冷藏区,盐也收集到了不少。帐篷和隔热布被仔细折叠收好,沙滩上只留下几处篝火的灰烬,仿佛我们从未停留过。临走前,小思带着天虎它们又巡视了一圈,在沙丘上发现了几枚被冲上岸的彩色贝壳,他捡了几个最漂亮的递给小雪,小姑娘立刻把贝壳串成手链戴在手腕上,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回程的路上很顺利。官方补给站的守卫还记得我们,见我们只带了些干货,笑着说:“明智啊,这时候换东西不划算。”运输车依旧来来往往,车斗里的海货在月光下闪着水光,只是我们再也闻不出腥味,反而觉得有些亲切。越野车驶入闸门的那一刻,地下城的人造灯光扑面而来,混合着食物香气和机器运转的嗡鸣,竟让我生出几分久违的归属感。
一进家门小思立刻瘫在床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天虎它们趴在地上打哈欠,小花叼着小雪的拖鞋在屋里转圈。我看看空间,看着那堆小山似的干货,又看了看冷藏区里依旧鲜活的海鲜,突然觉得无比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