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钢因为财产曝光的事情,彻底让亲弟弟厌恶,也没能好意思来跟林铭说什么。
林铭调动工作的事情林钢一时间还真就不知道,林铭本身也比较低调,再加上卖房子的事情也让老同事保密。
等到林钢回过神来,林铭一家已经彻底搬走,连房子也卖了出去换了别人住。
林钢这段日子正为其他人的打探和家里闹起来的作妖的孩子而手忙脚乱,知道弟弟一家走了也没有太关心。
其实主要是因为他们夫妻都有收入,孩子也都毕业就算是打零工也多多少少能赚点钱,所以对林钢来说,林铭一家的贴补对他们夫妻就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但是没了,也不至于一家子饿肚子,关键还有上千元的存款呢,怕什么?
对于弟弟不说一声就离开,他没有愧疚,反而呸了一声,觉得他早就想甩掉自己了,大不了就断绝关系。
主要是林铭把房子给别人都不愿意给他,导致他心底怨恨上了,干脆就当作没这个弟弟了。
林铭一家子到了首都,先是弄了个工作地附近的房子,骑自行车也就十五分钟的事儿。
林铭把岳父留下的钱花了七成,买了个二进小院儿,在首都也算是个大宅院了。
本来他也不需要买这么大的房子的,毕竟只有一家几口人,就算儿子结婚了,也用不了那么大的房子。
只是两口子一商量,都担心女儿就此再也好不了了,于是跟林现现商量,房子写女儿的名字,但是写个协议,说明是兄妹两人的房子。
二进的小院儿,前院儿归他,后院儿归女儿,要是女儿好不了了,将来他的子女给女儿养老送终,后院也归他的子女。
这就是担心女儿在他们去世后万一还是傻子,没人照顾了。
女儿傻了,他们也没心情说让女儿嫁出去的事儿了,这不是上赶着给人欺负吗?傻乎乎的嫁出去,死了都不知道。
林现现这个哥哥不管未来如何,现在绝对是真心对待妹妹的,立刻就向父母保证,就算没有房子,只要妹妹好不了,他一定照顾妹妹终老,要是他死的早,也一定让他的孩子照顾妹妹终老。
林铭夫妻总算是放心了点,不过登记的时候还是把房子登记为女儿的名字,他们对那个老中医并没有什么信心,觉得对方顶多维持住 女儿的状态,但可能并没有办法让女儿恢复。
林环环在他们讨论的时候只顾着自己在院子里乱窜,看起来就是七八岁小孩儿的模样,调皮捣蛋。
自从傻了以后,女儿再也不是之前那文静娴雅、聪明伶俐的模样了。
现在还不算真彻底傻了,起码还有个七八岁的智商,知道个好赖,也能伺候自己的起居。
林家爸妈已经没有别的想法了,只要别让女儿再傻下去,傻到什么都不知道了就行,七八岁就七八岁吧,他们努力多给女儿攒点钱,养老。
他们真的很爱自己的女儿了,要是这个时代的其他人,可能做不到这么为女儿着想。
他们很快就要开始工作,而林环环这个傻闺女,没办法上学了,除了治疗之外,只能拜托邻居家帮忙看着。
关键是大街小巷很多的小孩儿,每天窜来窜去的没事做,又不是农村,没农活,住在这里的有大多是双职工甚至四职工家庭,如今日子也好过,不缺吃喝,学业又不像是以后那么卷,大部分都是天天乱七八糟乱跑的小屁孩儿。
林环环这个长的像个大人,实际年龄却只有七八岁的姑娘,自己给自己的马尾辫拆开,扎了个冲天辫,弄出了不少新奇的玩法,让这波撒尿和泥的小孩儿一下看直了眼睛。
很快,林环环这个本来需要人照顾的傻姑娘一下成了胡同里有名的孩子王。
她虽然是因为摔坏了脑子才变成这样,但是也比其他小孩儿有分寸,似乎没傻到那种程度,还会玩儿,这些小孩儿跟着林环环玩了几天,再回家的时候,每天骂孩子弄成泥猴的妈妈奶奶们突然不骂了,发现自己家孩子变干净了。
原来是林环环拿出来的玩法太新奇,而且她还成了老大,谁要是太脏了,她就不跟他们玩,搞得孩子们一时间不敢弄脏衣服,看起来懂事了好多。
虽然实际上还是为了玩,但不用每天洗那么难洗的衣服,对妈妈奶奶们来说,那简直是好极了。
而且家长们也明显发现,孩子们大多聚在一起,到了吃饭的点儿,不用叫就知道回家了,而且还学会叠被子扫地和每天洗漱了。
至于为什么孩子们这么听林环环的话?家长们才不在乎呢,揍就揍两下吧。
七八岁的甚至五六岁的小萝卜头们哪里真能打得过大人的林环环呢,于是自动成了小弟了。
一开始家长们也不是那么信任林环环,毕竟知道她脑子摔坏了,而且那个冲天辫看起来也不太像是正常的样子。
但是随着时间发展,他们也知道了,林环环脑子虽然坏了,但是起码也是十好几岁的孩子了,而且也没有全部记忆失去,很多学过的东西还是有印象的,比真的七八岁孩子们有生活常识,又有力气,而且也从来不发疯,还在接受稳定治疗。
家长们也就放心把精力旺盛的孩子们给林环环带着了。
林环环主要是为了手里能有一帮劳动力,带他们玩的游戏也是益智游戏,不仅锻炼体力、智力,还顺带训练他们让他们能成为自己的劳动力,听指挥干活儿。
过了没几天,这帮孩子就震惊了整个胡同,他们一行人从下午出去玩,回来的时候,一个个用粗粗的棍子当扁担,两人抬一根棍子,棍子上用枯草串着四五条鱼,一条鱼最起码都得七八斤重,更有两条挑在林环环肩膀上,一条十几斤的样子。
这帮孩子,衣服没怎么湿,就是鞋子稍微脏了点,一个个的十分兴奋。
正好是下班的点儿,整个胡同的人甚至隔壁的街的人都跟着来了,这下林环环这个傻姑娘算是出了名了。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着,是大姐大做了机关,大鱼全都是傻瓜,全都钻到机关里来了。
大姐大负责从机关里拿鱼上来,他们女孩子负责搓草绳,小点的男孩子负责捡木棍,大一点的男孩子负责把鱼捆起来。
每个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力量。
到了地方,林环环直接大手一挥,
“分鱼!”
所有参与的孩子们一人两条大鱼,当然,林环环的那两条最大,还剩下的鱼全都送给咱们胡同和隔壁的孤寡老人和困难户家里。
听说不是林环环想到要给孤寡老人,是其中几个大孩子提议的,他们毕竟是在胡同里生长的,自然知道政策,他们把自己也当成官方,官方也给孤寡老人帮助,所以他们也得帮助孤寡老人。
林环环直接就同意了,对于七八岁的孩子们来说,一人分两条鱼其实刚刚好,老大多分点也是对的,可是多出来的小点的鱼,对于算数不好的他们来说就是累赘了,不如分给孤寡老人们,还显得自己厉害。
这一天,胡同里家里有五到八岁左右的孩子的家里,几乎都吃上了新鲜的大鱼,他们几个孩子又没有水桶,也不会处理,一下午了,这鱼再到弄回来,鱼都死透了,只能赶紧吃。
也有家里人口少的,条件好些,送一条到不远的亲戚家去的。
知道林环环干了这种大事,好几天林爸林妈都不敢让女儿出门,害怕一个不小心掉水里出意外。
不过也不可能真一直关着她,这会儿的林环环就像是小时候人憎狗厌的年纪又重新来一回,根本不觉得自己在受罚,出去后马上又跟她的小狐朋狗友们混在一起了。
天气逐渐炎热,林环环又带着孩子们跑去捉知了,又给家里添了荤菜,也不知道这些孩子是怎么弄的,大人都没有他们捉的多。
当然捉知了听起来就不怎么危险,比抓鱼看起来安全些,于是又没人管他们了,直到胡同里的人家都吃知了吃腻了,或者说是小孩子们吃腻了,林环环又想到了新的主意。
很快,震惊众人的是,不知道这帮破孩子什么时候家里的水桶拿出去了,拎回来七八桶泥鳅回来,这几个小傻子现在会数数了,你一条我一条的分泥鳅。
林环环给他们打了足够多的预防针,隔一段时间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都得弄到家里来吃吃。
现在吃肉都得肉票的,一帮小孩儿加上一个智力只有小孩儿大小的大姐大,他们弄什么回来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你嫉妒你让你自己孩子也弄啊,还能跟孩子争吃的?
捉鱼、抓泥鳅、钓虾子、捉泥鳅,哪个小孩儿小时候没干过?你敢说这是不合规的?
只是他们人多,抓得多了点,怎么了?这么点小孩儿怎么了?你还从孩子嘴里抠出来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