姮妜纤细如玉的手指轻轻拢起那些闪烁着微光的小世界光点,宽大的袖袍在空中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
随着她的动作,又一本书册在她面前徐徐展开,书页无风自动,发出沙沙的轻响。
缥缈的金色光晕中,小世界内的影像如走马灯般流转不息。姮妜的眸中映照着这万千光影,如同一泓深不见底的清泉。
她向前迈出一步,裙裾微微扬起,整个人便如一滴水融入大海般,悄无声息地没入了那金光之中。
---
炎夏国,2013年盛夏。
全国最大的网络论坛海角网上,\"神女信徒\"贴吧的访问量正以惊人的速度攀升。
这个平日里就热闹非凡的贴吧,此刻更是人声鼎沸。短短三小时内,一个讨论帖的楼层已经盖到了上万层。
【看新闻了吗?国家考古队要对燕国皇家陵墓进行保护性挖掘了!】一个Id为\"历史爱好者\"的网友率先发帖。
【楼上的你才通网吗?】Id\"考古小能手\"立即回复,【央媒都直播报道了,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关注这件事好吗?】
【听说那墓里可能有我女神的画像,不知道是真是假?】\"神女忠实粉\"激动地留言。
【你还想着画像呢?一看就没仔细看新闻。】\"真相帝\"发了个鄙视的表情。
【楼上的别卖关子了,快展开说说!】后面跟着一连串催促的回复。
\"真相帝\"也不含糊,直接甩出一张新闻截图,还用红色标记笔在关键段落画了重点:
[新闻快讯] 近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燕国皇陵考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第三陪葬区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独立墓室,其规制远超妃嫔等级,甚至比皇后陵寝还要考究。
考古领队张明远教授在发布会上表示:\"经过初步勘测,该墓室位置特殊,既不在后妃区也不在臣属区。根据墓室形制、方位以及出土的陪葬品特征,我们初步判断这很可能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女学之祖'——姮妜的安葬之地。\"
......
【卧槽!!!真的是我想的那样吗?】有网友激动得连发三个感叹号。
【我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说她美得惊为天人,如果真是她的墓,我们是不是终于能一睹传说中的仙女真容了?】
【我们崇拜神女大人可不是因为她的容貌。】有人严肃纠正,【她对炎夏文明的贡献才是最值得铭记的。要不是她开创女学、提倡男女平等,我们现在可能还裹着小脚呢!】
【这话在理。燕国之前的朝代,女性连读书识字都是奢望,更别说参与政事了。多亏姮妜神女力排众议创办女学,才有了后来的女子科举制度。】
【就是就是!】有人附和道,【看看其他国家的历史,封建时代对女性的压迫简直触目惊心。咱们炎夏能这么早实现男女平等,姮妜大人功不可没!】
......
与此同时,秦岭山脉深处。
燕国皇陵考古现场灯火通明,数十名考古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探照灯将整个发掘区照得如同白昼,周围摆放着各种精密仪器。
\"张教授,按照现在的进度,明天应该就能开启墓门了吧?\"问话的是考古队里最年轻的成员许威,他戴着黑框眼镜的脸上写满期待。
张明远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镜片后的目光既兴奋又复杂。\"是啊,明天就能见到这位传奇人物的庐山真面目了。\"他的声音有些发颤,显然内心也并不平静。
听到这话,现场所有人都难掩激动之情。
要知道,姮妜不仅是史书中记载的\"女学之祖\",更是燕国文化中一个近乎神话的存在。
当时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关于她的诗篇,其中最着名的当属\"诗狂\"范武阳。
这位大诗人留下的数百首诗中,超过一半都与姮妜有关。
据他在诗序中记载,自己年轻时曾有幸与她有过一面之缘。奇怪的是,虽然范武阳诗画双绝,却从未留下过任何关于姮妜的画像。
史书记载称,这是因为姮妜的美貌\"非笔墨所能描摹,非言语所能形容\"。
尤其是这范武阳终生未娶,更是让后人对这件事增加了一丝旖旎的遐想。
所有见过她的人,无不为她的风采所倾倒。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对她敬若神明。如今有机会一睹真容,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
同一时刻。
幽深的地宫最深处,姮妜缓缓睁开了双眼。
浓密如蝶翼的睫毛轻轻颤动,露出一双如寒潭般更为清澈的眸子。
她试着动了动手指,指尖触碰到一片冰凉光滑的触感。
\"这是...怎么回事?\"她轻声呢喃,声音在密闭的棺椁中回荡,带着几分困惑。她明明记得自己已经...离开了人世?
现在这是在哪儿?她摸了摸四周,发现自己有可能是在一具棺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