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风穿过城市楼宇,吹得窗边的窗帘轻轻摆动。罗铮站在房间中央,手里握着一份名单,眉头微蹙。方晴刚离开不久,空气中还残留着咖啡的余香和她未说出口的情绪。
他没有多想,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任务上。
团队已经集结完毕,但长时间高强度的任务执行让不少成员的身体状态亮起了红灯。为了应对接下来可能爆发的国际危机,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提升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低声自语,随即拨通了几个电话。
场地选在郊区一处废弃的疗养院,环境安静,空气清新,适合集中调理。罗铮亲自勘察后,安排人手打扫布置,准备迎接第一批队员。
最先抵达的是花叶萱和一名年轻的特勤队员。两人身上都带着旧伤,动作间隐隐有不适感。罗铮简单寒暄几句,便开始逐一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你这腿伤没彻底恢复,留下了不少瘀滞。”他一边搭脉,一边说道,“如果不及时调理,再执行高强度任务,容易旧疾复发。”
花叶萱点头:“我知道,但任务紧急,一直没时间好好调养。”
罗铮笑了笑:“现在就有这个机会了。”
他取出银针,在灯光下轻轻一抖,针尖泛出冷光。花叶萱看着那细如发丝的银针,神色微微紧张,却还是坐定不动。
“放松点,不会疼的。”罗铮语气平静,手指轻快地在她腿部几处穴位落下。
随着针入皮肉,一股温热之感迅速蔓延开来。花叶萱惊讶地看着自己的腿,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暖流。
“感觉怎么样?”罗铮问。
“很奇怪……好像轻松多了。”她试着活动了一下膝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这只是第一步。”罗铮收起针具,“接下来我配了几副草药,配合针灸调理,一个月内就能完全康复。”
接下来几天,陆续有队员从各地赶来。有人刚完成海外侦查任务,有人刚处理完一起突发行动,个个都带着不同程度的伤病或疲劳。
罗铮一一为他们诊断,并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调理方案。
有的队员因长期熬夜导致神经衰弱,他便用安神补气的草药搭配头部针灸;有的因高强度训练落下旧伤,他则采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疗法;还有几位队员体质偏寒,他便以艾灸温补阳气。
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有些队员对针灸心存恐惧,尤其看到那些细长的银针时,脸色都会变一变。
“真的不疼吗?”一个年轻队员坐在椅子上,额头冒汗。
罗铮淡淡一笑:“你刚才跑步三公里都没喘气,怕一根针?”
“可那是肌肉记忆,这是刺进皮肤啊!”队员苦笑。
“试试看。”罗铮手法熟练地在他手臂上的合谷穴落针。
那人咬牙闭眼,等了几秒,睁开眼一脸惊讶:“真的不疼!反而有点舒服?”
“针灸不是用来吓人的,是用来帮你找回身体最佳状态的。”罗铮说着,又在另一处穴位落下第二根针。
队员们逐渐放下戒备,开始主动配合治疗。甚至有几个老队员在体验过后,还主动向其他人推荐:“这玩意儿真管用。”
在调配草药的过程中,罗铮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细节。
他在药房翻找一味名为“赤灵芝”的药材时,发现角落里有一本破旧的医书,封面已经模糊不清,只能依稀辨认出几个字:《秘传针法要诀》。
他随手翻开,里面的字迹虽然斑驳,但内容却极为详尽,记录了许多古法针灸术,还有一些从未见过的穴位图谱。
“这不是现代中医教材里的内容。”罗铮心中一动,仔细翻阅起来。
这本书的出现让他意识到,或许自己所掌握的中医知识,还只是冰山一角。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鬼门十三针’的源头之一。”他低声喃喃。
他将书小心收起,打算抽空研究。
几天后,第一轮调理结束。
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不少原本体力透支严重的队员,经过几天的调理,不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体能测试成绩也大幅提升。
夏岚来探望时,正巧看到一名队员在院子里做俯卧撑,一口气做了五十个,面不改色。
“你们这是吃了什么仙丹?”她笑着问。
“比仙丹更实在。”队员咧嘴一笑,“是罗医生的中药加针灸。”
夏岚看向正在整理药箱的罗铮,眼神中多了几分敬佩。
“你真是无所不能。”她走到他身边,递过一瓶水。
“我只是把该做的做好。”罗铮接过水,喝了口,目光扫过场地上正在做拉伸训练的队员们,“他们的身体状态好了,才能在关键时刻顶得住。”
“接下来呢?”夏岚问。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阶段。”罗铮语气坚定,“强化反应能力,提升实战效率。”
夜幕降临,疗养院内灯火通明。
罗铮独自一人坐在小房间里,桌上摊开着那本《秘传针法要诀》,旁边是一张人体经络图和几根银针。
他仔细对照书中记载的几个新穴位,思索着如何将它们融入现有的调理体系中。
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是敲门声。
“进来。”他说。
门推开,是楚瑶。
“你在研究什么?”她走进来,目光落在桌上的书和图谱上。
“一些新的针法。”罗铮抬头看了她一眼,“我发现了一些以前没见过的穴位,可能是失传已久的古法。”
楚瑶凑近看了一眼,眼中露出兴趣:“这些穴位分布的位置……似乎和现代医学中的某些神经节有重叠。”
“嗯,我也注意到了。”罗铮点头,“如果能结合现代神经科学,说不定可以开发出更高效的调理方式。”
楚瑶沉思片刻,忽然道:“如果你需要实验数据,我可以帮忙。”
罗铮看了她一眼,嘴角浮现一抹笑意:“那就辛苦你了。”
窗外,夜色深沉,星光点点。
屋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两个专注的身影。
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正在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