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楚地学堂记:山海相逢少年时

楚地的三月,风里还带着些微的凉意,学堂外那棵老柳树却已悄悄抽出了嫩黄的芽。阿禾提着装满桑椹糕的竹篮走过院门时,听见里面传来比往日更热闹的声响——不是寻常的读书声,而是带着雀跃的叽叽喳喳,像春日里刚破壳的雏鸟。

她加快脚步走进院子,一眼就看见学堂的石阶旁站着一群陌生的孩子。他们穿着和楚地学童不同的短褐,袖口和裤脚沾着些细碎的盐粒,头发上还别着小小的贝壳。最前头一个高个子男孩正举着一只海螺,凑到楚地学童阿石耳边,声音响亮得整个院子都能听见:“你听!这里面有海的声音!我们齐郡的海,每天涨潮时比这响十倍!”

阿石手里还攥着半截用来画河堤的木炭,闻言眨了眨眼,把藏在身后的小木模型递过去:“这是我做的河堤木闸板,赵叔说汛期时放下它,水就淹不了稻田了。你们齐郡的海,也会淹房子吗?”

“才不会!”男孩身旁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姑娘立刻抢话,她辫子上系着蓝色的布条,像极了海边的浪,“我爹是渔民,他说只要看着潮汛表,就能避开大浪。我们齐郡还有晒盐场,晒出来的盐能堆成小山,比你们的稻粒白多啦!”

“稻粒能做饭!盐只能调味!”阿石身后的楚地学童阿荞不服气地叉腰,她衣襟上别着一朵晒干的稻花,是去年秋收时特意留的。

眼看两个孩子要争起来,学堂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新先生走了出来。他穿着素色长衫,手里拿着一卷新写的课程表,脸上带着温和的笑:“都围过来吧,给大家介绍下——这些是从齐郡来的学童,要在咱们楚地学堂住上三个月,跟大家一起读书。”

高个子男孩立刻举起手,声音脆生生的:“先生!我叫海生,我家在齐郡的芝罘港,每天都能看见大船!”他身旁的双丫髻小姑娘也跟着举手:“我叫阿渔,我会唱齐郡的渔歌!”

楚地的孩子们顿时好奇起来,围着海生和阿渔问东问西。阿石拉着海生的手,把他带到自己的座位旁,指着桌上画满河堤的纸:“我给你画我们楚地的云梦泽,还有赵叔修的河堤,上次汛期,就是这河堤护住了我们的村子!”阿荞则从书包里掏出一块桑椹糕,递给阿渔:“你尝尝,这是我娘做的,比你们的海盐甜!”

阿渔接过桑椹糕,咬了一小口,眼睛立刻亮了:“好吃!我明天带烤鱼干给你,我爹烤的鱼干,能放半个月都不坏!”

新先生看着孩子们很快熟络起来的模样,笑着把课程表贴在学堂的木板墙上:“从今天起,每天午后咱们加一节‘地域故事课’,楚地的孩子讲楚地的事,齐郡的孩子讲齐郡的事,咱们互相学学,看看大秦的土地上,还有多少不一样的风景。”

第一堂地域故事课:水的模样

第一节地域故事课,新先生定的主题是“水”。楚地多河泽,齐郡邻大海,孩子们对“水”的记忆,本就藏着各自家乡的模样。

阿石第一个站起来,他抱着自己做的河堤模型,走到学堂中央。模型做得不算精致,木闸板是用树枝削的,河堤是用泥巴混了麦秆捏的,但细节却很用心——河堤旁还捏了几个小人,有的扛着铁锹,有的推着小车,正是去年防汛时村民们的模样。

“这是云梦泽的河堤,”阿石的声音有些紧张,却很认真,“去年夏天,雨下了半个月,云梦泽的水涨得快没过河堤了。赵叔说,要是河堤塌了,咱们的稻田就全淹了,村里的房子也会被冲倒。”

他指着模型上的木闸板,轻轻把它放下来:“这是木闸板,平时是打开的,让水顺着河道流。汛期时就把它关上,挡住洪水。那天晚上,我跟着爹去河堤上守着,赵叔带着大家用沙袋堵漏洞,每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却没人喊累。”

“后来呢?”齐郡的学童小远忍不住问,他是海生的弟弟,才七岁,还没见过比自家村口小河更宽的水。

“后来雨停了,水退了!”阿石的眼睛亮了起来,“河堤没塌,咱们的稻田也没事。赵叔说,这河堤是大家一起修的,只要心齐,再大的水也不怕。”

楚地的孩子们都跟着点头,阿荞还补充道:“我娘说,去年汛期过后,咱们还在河堤旁种了柳树,柳树的根能固住泥土,下次再下雨,河堤就更结实了。”

齐郡的孩子们听得入了迷,海生挠了挠头,站起来说:“我们齐郡的水,是大海,比云梦泽大好多好多,一眼望不到边。”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粗纸,纸上是他画的大海——用炭笔涂了大片的黑,只在边缘留了一点白,说是浪花。“这是大海,”海生指着黑的地方,“晴天时,海水是蓝的,像阿渔辫子上的布条;阴天时,海水是灰的,浪会变得很大,能把小船掀起来。”

“我爹是渔民,每次出海前都会看天,”海生的声音低沉了些,“去年冬天,有个渔民伯伯没看天气预报,出海后遇上了风暴,船翻了,再也没回来。所以我爹说,大海有时候很温柔,有时候却很凶,要敬畏它。”

阿渔跟着补充:“我爹出海时,会带一个铜哨,要是遇上危险,就吹三声长哨。海边的了望塔听见了,就会派大船去救。我还跟着我爹去过了望塔,从上面能看见很远的地方,连海鸟飞过来都能看清。”

楚地的孩子们听得瞪大了眼睛,阿石忍不住问:“那你们在海里能抓到什么?有云梦泽里的稻花鱼吗?”

“稻花鱼是什么?”海生好奇地问。

“就是长在稻田里的鱼,”阿石笑着说,“夏天稻花开的时候,鱼会吃落在水里的稻花,肉特别嫩。我娘会用稻花鱼做鱼汤,不用放太多调料,就很香。”

“我们海里有带鱼,有螃蟹,还有蛤蜊!”海生立刻说,“我爹抓过最大的螃蟹,壳比我的手掌还大,煮出来的肉能装满一碗。下次我带晒干的蛤蜊给你们吃,用水泡软了,炒着吃特别鲜!”

新先生看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在黑板上写下“水虽不同,皆养百姓”八个字:“楚地的河泽护着稻田,齐郡的大海养着渔民,都是大秦的水,都在护着大秦的人。”

孩子们看着黑板上的字,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阿石悄悄把自己的河堤模型往海生那边推了推,海生则把画着大海的纸递给阿石:“咱们把它们贴在一起,就是又有河堤又有大海的画了!”

第二堂地域故事课:舌尖上的家乡

第二堂地域故事课,主题是“食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自家乡的吃食,学堂的课桌上很快摆满了各种新奇的东西——楚地的桑椹糕、稻花鱼干、炒黄豆,齐郡的烤鱼干、盐渍海带、烤蛤蜊。

阿荞第一个捧着竹篮站起来,篮子里装着切成小块的桑椹糕,紫红色的糕体上还沾着些桑椹籽。“这是我娘做的桑椹糕,”她拿起一块递给新先生,又分给周围的同学,“每年桑椹熟的时候,我娘就会摘很多桑椹,熬成酱,再和糯米粉混在一起蒸。蒸好的糕又软又甜,放凉了吃更爽口。”

齐郡的小远接过桑椹糕,咬了一口,甜得眯起了眼睛:“比我娘做的麦饼甜!我们齐郡的麦饼是咸的,里面放了海盐和葱花,烤得脆脆的,能当干粮吃。”

海生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一条条金黄的烤鱼干。“这是我爹烤的鲅鱼干,”他拿起一条递给阿石,“我爹说,鲅鱼要选秋天的,肉最厚。把鱼洗干净,抹上海盐,挂在海边的架子上晒三天,再用柴火烤。烤好的鱼干能放很久,我爹出海时,每天都吃这个。”

阿石接过鱼干,咬了一小口,鱼肉很有嚼劲,带着淡淡的咸香:“比我们的稻花鱼干有嚼劲!我们的稻花鱼干是用炭火烘的,不用放盐,自带稻花香。”

阿渔则拿出一个陶罐,里面装着盐渍海带。“这是我娘腌的海带,”她倒出一点在盘子里,“把新鲜的海带洗干净,切成丝,撒上海盐,腌半个月就能吃。配着粥吃,特别下饭。我娘说,海带是海里的菜,吃了能长个子。”

楚地的学童阿柚接过海带丝,尝了一口,皱了皱眉头:“有点咸。”

“泡在水里洗一洗就不咸了!”阿渔立刻说,“我娘每次吃之前,都会把海带泡在水里,换两次水,就刚刚好。”

新先生看着孩子们互相分享食物,笑着说:“楚地的食物,多是稻、果、鱼,带着河泽的温润;齐郡的食物,多是鱼、贝、麦,带着大海的咸鲜。虽然味道不一样,但都是家乡的味道,都是爹娘的心意。”

孩子们听着,都用力点头。阿荞把剩下的桑椹糕分给齐郡的孩子们:“你们带回去给爹娘尝尝,我娘说,好东西要一起吃。”海生也把烤鱼干分给楚地的孩子们:“你们也带回去,让你们爹娘尝尝大海的味道。”

课后,阿禾来学堂送点心,看见课桌上还留着孩子们没吃完的食物,忍不住笑了:“看来这堂故事课,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新先生笑着点头:“孩子们不仅尝了食物,还懂了各自家乡的生活。阿渔说,她娘腌海带时,会特意少放些盐,因为怕齐郡的盐太咸,楚地的孩子吃不惯。阿石则说,下次要带新鲜的稻花鱼来,让齐郡的孩子尝尝刚煮好的鱼汤。”

阿禾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有的在分享自己带的零食,有的在讨论下次要带什么家乡的东西,心里暖暖的。她想起秦斩之前说的话——大秦的统一,不只是土地的统一,更是人心的统一。或许,这些孩子现在还不懂,但等他们长大了,想起年少时一起分享过的桑椹糕和烤鱼干,想起彼此家乡的故事,就会明白,楚地和齐郡,本就是一家人。

第三堂地域故事课:声音里的乡愁

第三堂地域故事课,主题是“声音”。新先生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这些声音藏着家乡的记忆,也藏着乡愁。

楚地的学童阿墨第一个站起来,他手里拿着一本翻得有些旧的诗集,是他爹从咸阳买来的。“我给大家背一首楚地的诗,”阿墨清了清嗓子,声音清亮,“‘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这是屈原先生写的诗,我爹说,屈原先生是楚地的大文人,他写的诗里,有楚地的河,楚地的草,还有楚地人的心思。”

孩子们都安静地听着,虽然有些字词听不懂,但能感受到诗句里的温柔。阿墨背完,解释道:“我娘说,沅江和澧水是楚地的大河,河里长着芷草和兰草,特别香。屈原先生想念远方的人,就把心意写在诗里,藏在花草里。”

齐郡的阿渔听得入了迷,站起来说:“我给大家唱一首齐郡的渔歌,是我娘教我的。”她清了清嗓子,轻轻唱了起来:“潮涨潮落映朝霞,渔船摇橹向海划。捕得鱼虾满舱归,阿妹门前笑开花。”

渔歌的调子很轻快,带着大海的辽阔,孩子们都跟着轻轻拍手。阿渔唱完,笑着说:“这是渔民伯伯们出海时唱的歌,要是遇到同村的渔船,就会对着唱,这样就不会在海里迷路了。我爹说,以前他和我娘没成亲时,我爹出海回来,就会在海边唱这首歌,我娘听见了,就会拿着毛巾去海边等他。”

楚地的孩子们都笑了,阿荞说:“这歌真好听!我们楚地也有歌谣,是农忙时唱的。”她说着,就唱起了楚地的农歌:“春日播种忙,夏日除草勤。秋日稻穗黄,冬日笑满仓。”

学堂里顿时热闹起来,楚地的孩子唱农歌,齐郡的孩子唱渔歌,歌声混在一起,虽然调子不一样,却格外和谐。新先生看着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在黑板上写下“声虽异,情相通”五个字:“楚地的诗,齐郡的歌,都是在说家乡的好,都是在说对生活的热爱。不管是楚地还是齐郡,咱们的心意都是一样的。”

课后,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起了“声音游戏”——楚地的孩子模仿青蛙叫、水流声,齐郡的孩子模仿海浪声、海鸥声,谁模仿得像,就能得到一颗糖。海生模仿海浪声时,把双手拢在嘴边,发出“哗哗”的声音,像真的海浪在耳边响;阿石模仿水流声时,手指在嘴边轻轻吹气,发出“潺潺”的声音,像河堤旁的小溪在流淌。

阿禾站在院门外,看着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忍不住拿出竹篮里的桑椹糕,分给每个孩子一颗:“今天大家都表现得好,奖励你们一块桑椹糕。”

孩子们接过桑椹糕,吃得满嘴甜。海生拿着桑椹糕,对阿石说:“等我回齐郡了,我给你寄烤鱼干,还要把你教我的河堤模型教给齐郡的孩子,让他们也知道楚地的河堤有多厉害。”

阿石点点头:“我也会把你讲的大海的故事告诉楚地的孩子,让他们知道齐郡的大海有多美。”

纸短情长:孩子们的“山海图”

日子一天天过去,“地域故事课”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课程。他们讲的故事越来越多——楚地的孩子讲怎么用稻秆编草席,怎么在河堤旁抓蜻蜓;齐郡的孩子讲怎么在海边捡贝壳,怎么用海盐腌鸭蛋。孩子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少,以前楚地的孩子总觉得齐郡的大海很危险,现在知道了渔民伯伯有了望塔,有铜哨;以前齐郡的孩子总觉得楚地的稻田很单调,现在知道了稻花鱼很香,桑椹糕很甜。

新先生看着孩子们的变化,心里很欣慰。他想起刚接到齐郡学童要来交流的消息时,还担心孩子们会因为地域不同而产生矛盾,现在看来,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孩子的心最纯粹,只要愿意倾听,愿意分享,就能很快成为朋友。

这天午后,新先生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一起画一幅“山海图”,把楚地的山、河、稻田、河堤,和齐郡的海、船、晒盐场、渔船都画在一张纸上,作为这次交流的纪念。

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搬来一张大大的粗纸,铺在学堂的地上。阿石负责画河堤和稻田,他用炭笔仔细地画着河堤的轮廓,还在稻田里画了几个弯腰插秧的小人;海生负责画大海和渔船,他用蓝色的颜料涂海水,用棕色的颜料画渔船的桅杆;阿荞负责画桑椹树,她用紫红色的颜料涂桑椹,用绿色的颜料画树叶;阿渔负责画晒盐场,她用白色的颜料涂盐堆,用灰色的颜料画盐场的架子。

孩子们分工合作,有的画,有的涂颜料,有的递画笔,忙得不亦乐乎。阿柚不小心把蓝色颜料弄到了稻田上,他顿时慌了:“对不起,我把稻田弄脏了!”

海生立刻说:“没关系!咱们把它改成小河,楚地的稻田旁不都有小河吗?”阿石也点点头:“对!小河里还能画几条稻花鱼,这样更好看!”

阿柚听了,立刻笑了,拿起画笔,在蓝色的颜料上画了几条小鱼。不一会儿,弄脏的地方就变成了一条生机勃勃的小河,比之前的稻田更有趣了。

夕阳西下时,“山海图”终于画好了。纸上,楚地的河堤绕着稻田,小河穿过稻田,流向齐郡的大海;齐郡的渔船在大海上航行,晒盐场的盐堆像小山一样;桑椹树长在河堤旁,海鸥飞在大海上空。最有意思的是,孩子们还在纸的中央画了一群手拉手的小人,有的穿着楚地的短褐,有的穿着齐郡的衣裳,脸上都带着笑容。

新先生看着这幅“山海图”,眼眶有些湿润。他拿起笔,在纸的上方写下“大秦一家亲”五个字:“这不仅是楚地和齐郡的图,更是咱们大秦的图。以后不管你们走到哪里,都要记得,咱们都是大秦的孩子,都是一家人。”

孩子们围在“山海图”旁,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阿石说:“等这幅图干了,咱们把它贴在学堂的墙上,让以后来学堂的孩子都能看见。”海生说:“我还要把这幅图的样子记下来,回齐郡后,画一幅一模一样的,贴在齐郡的学堂里。”

这时,阿禾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秦斩将军派人送来消息,说朝廷听说了咱们学堂的‘地域故事课’,觉得很好,决定在全国的学堂推广,还要把你们画的‘山海图’送到咸阳去,让陛下也看看。”

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围着阿禾问个不停。阿渔拉着阿禾的手,激动地说:“真的吗?陛下也能看见我们画的图吗?”

阿禾笑着点头:“当然是真的。秦斩将军说,你们用故事和画笔,让楚地和齐郡的心连在了一起,这就是大秦最珍贵的东西。”

孩子们看着墙上的“山海图”,又看了看身边的小伙伴,心里充满了自豪。他们或许还不懂“地域隔阂”“文化融合”这些大道理,但他们知道,楚地的稻田和齐郡的大海,能在一张纸上和平相处;楚地的桑椹糕和齐郡的烤鱼干,能在一个盘子里被分享;楚地的诗和齐郡的歌,能在一间学堂里被传唱。

夜色渐浓,学堂里的灯还亮着。孩子们还在围着“山海图”,讨论着下次要讲什么故事,要画什么画。新先生看着这一幕,轻轻翻开课程表,在“地域故事课”的后面,又加了一行字:“未完待续,天下一家。”

风从学堂的窗户吹进来,带着楚地的花香和齐郡的海味,吹动了墙上的“山海图”,也吹动了孩子们心中关于“大秦”的最初记忆——那是关于稻田与大海、桑椹糕与烤鱼干、诗与歌的记忆,是关于“我们都是一家人”的记忆。

趣趣阁推荐阅读:恋上邻家大小姐极品全能学生都市小保安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孙怡)校花的贴身高手那些热血飞扬的日子霸道总裁深度宠我的贴身校花奈何淘妻能耐太嚣张重生之商界大亨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花都神医陈轩女神的上门贵婿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不负荣光,不负你最强赘婿-龙王殿邪帝传人在都市田园晚色:肥妇三嫁良夫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女神的上门贵婿赵旭甜蜜婚令:首长的影后娇妻魔帝奶爸一世独尊最强农民混都市暴君爹爹的团宠小娇包空间农女:彪悍辣媳山里汉重生九零辣妻撩夫叶辰萧初然最新章节更新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天陨闻道录龙王婿八零小甜妻不死战神宠婚缠绵:大总裁,小甜心神医萌宝军婚缠绵:大总裁,小甜心征服游戏:野性小妻难驯服神婿叶凡赵旭李晴晴最强入赘女婿叶辰萧初然诱宠鲜妻:老婆,生二胎!特战狂枭超级兵王绝世战魂大佬的心肝穿回来了花都神医陈轩免费阅读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龙王传说奇迹的召唤师
趣趣阁搜藏榜:直播算卦:团宠真千金竟是玄学大佬灵识之作极品闲医欲爱重生:总裁的命定前妻极品小村民奥特曼之未来食物链顶端的猛兽乡里人鲜肉殿下:再贱萌妃致命婚姻:遭遇冷血大亨!草根选调生被离婚穷奶爸,带娃从美食店开始第一夫人:我家先生超凶的化工研究院锁定陆海夫妇这对CP盛世豪恋:权少的心尖独宠离婚后成了满级战神三好大魔王[穿越X重生]狗血那么近站住你马甲掉了坐公交车游遍全中国非宠不可:傲娇医妻别反抗御兽无限红词条,刚出新区碾万族无敌神婿男神我可以住你家吗都市:守护龙脉十年,下山即无敌身为男人的我女团出道,我火爆了六零:饥荒年当伙夫,社员都被馋哭了中式恐怖不行?纸人抬棺送走鹰酱重生之苦尽甘来无敌最俊朗新书被虐后冷心娇妻重生了萌娃带我去穿越抖音神豪:直播打赏一万亿老刑警重生,谁敢不服?枭宠毒妃:第一小狂妻海贼:无敌从僵尸军团开始替嫁后天降巨富老公都市之妙手圣医帝少宠上瘾:老公,别心急爱情公寓之万界最强队伍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帝国强宠:娇妻已预定一胎双宝:妈咪跑不掉老婆别跑:总裁的代嫁妻签到:直播科技差点被曝光修真妖孽混都市战神探束手就擎,总裁老公请绕道!末日降临:以强化称霸穿书八零成了五个大佬的后妈
趣趣阁最新小说:鉴芳年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京夜婚动与病弱兄长共梦我在板鸭很开心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野欲诱吻于他怀中轻颤净水迎帆我女朋友是学医的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开荒躲乱世,我家过的太富裕了!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民国恶女求生游戏苟分日常七零:娇气包大小姐随军闹翻天穿越开自助,办个酒楼做首富她谋六零娇娇作精,糙汉老公带我躺赢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疯了非分之想七零娇妻萌宠在手,随军护家无忧被换命格后,玄门大佬杀疯了女配她过分美貌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春深囚宦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守寡后,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诈尸后,她成了大理寺卿的掌中娇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重生八零小豆丁,手握空间聊天群SSSSSSSSSSSSSS满级神医清穿:救命!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锦鲤崽崽穿六零,捡来爹娘宠上天我死后第五年,疯批皇帝还在招魂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拒绝SSS级天赋被封杀,我成唯一真神急!死后成了宿敌金丝雀怎么办凤隐锦杀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渣男兼祧吃绝户?改嫁皇叔他急了我的暴君系统天天想噶我老公炽吻失氧侧妃进门我让位,死遁了你疯什么娇软知青下乡后,禁欲大佬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