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寿春学堂记

寿春城里的旧祠堂,原是楚地百姓供奉先祖的地方。楚国亡时,祠堂的雕花木门被战火烧得焦黑,屋顶的青瓦塌了大半,连院中那棵百年老桂树,也只剩半截枯干斜斜地支着天。秦斩第一次踏进来时,脚边还堆着断碑残片,风从破窗洞里灌进来,卷着灰尘扑在脸上,竟有几分呛人。

“就这儿吧。”秦斩拂去供桌上的蛛网,指尖触到木头的纹路,“修补屋顶,换了那扇破门,再把西厢房收拾出来,给先生住。”身后的士兵应了声,刚要转身,又被他叫住,“瓦要用新烧的青瓦,别省;柱子要是朽了,就换桑木的——桑田那边刚砍了些老桑,结实。”

这话传到李婶耳朵里时,她正挎着竹篮去采桑叶。听说秦将军要把破祠堂改成学堂,李婶放下篮子就往祠堂跑,远远看见几个士兵正搬着桑木柱子往里走,柱身上的年轮一圈圈绕着,像极了她守了半辈子的桑田。“将军,俺们也来搭把手!”李婶撸起袖子,身后跟着七八个蚕农,有扛着锄头的,有提着水桶的,连张阿伯都拄着拐杖来了,说要帮着扫扫院子里的碎砖。

秦斩看着涌来的百姓,眼角弯了弯。他原是让人去临淄请老儒的,没想到这边动工才三日,百姓倒先凑齐了人手。老桂树的枯干被锯掉时,张阿伯还心疼了半天,后来听说要在旁边种上两株新桂苗,才摸着胡子笑:“等明年桂花开了,孩子们读书时闻着香,也能多认两个字。”

半月后,祠堂彻底变了模样。焦黑的木门换成了新做的榆木门,上面刻着简单的云纹;塌了的屋顶铺着青瓦,阳光洒下来时,瓦缝里的青苔都透着亮;西厢房的窗台上,被百姓摆了几盆艾草,是素问让人送来的,说能驱蚊虫。最显眼的是正堂,原来的供桌被改成了长案,案上摆着十几个沙盘,是秦斩让人用细沙和陶土混着做的,摸上去细腻得很。

开学前一日,秦斩提着个布包去了医署。阿禾正蹲在院子里捣药,药杵一下下砸在石臼里,把艾草捣得碎碎的。“阿禾,过来。”秦斩把布包递过去,里面是两支木笔——笔杆是桑木削的,打磨得光滑,握在手里正好;笔头裹着羊毛,是从云梦泽边的牧民那儿换来的,软乎乎的。

阿禾捏着木笔,眼睛亮得像星星。他长这么大,只见过素问先生用的毛笔,还是先生攒了半个月的铜钱买的。“将军,这是给我的?”他小声问,怕自己听错了。秦斩点头,揉了揉他的头:“明天去学堂读书,得有支像样的笔。”阿禾把木笔揣进怀里,又想起什么,跑去屋里翻出素问做的布书包——蓝布面,上面绣着一株小小的艾草,是素问前几日熬夜缝的。他把木笔小心地放进书包里,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宝。

开学那天,天刚亮,阿禾就背着布书包往学堂跑。远远地,就看见祠堂门口站着十几个孩子,有穿着粗布衫的,有光着脚丫的,手里都攥着东西——有的是半块木炭,有的是树枝,还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手里拿着一块磨平的石板,是她爹用河里的石头磨的。

“阿禾!”那小姑娘看见他,挥着石板跑过来,“我叫小莲,俺爹说今天能读书,让俺早点来。”阿禾笑着点头,刚要说话,就听见一阵脚步声,转头看见秦斩陪着一位老人走来。老人穿着青色长衫,头发用木簪挽着,手里拿着一卷书,脸上的皱纹里都透着温和——他就是从临淄来的老儒,姓孔,村里人都叫他孔先生。

“都进堂吧。”孔先生的声音不高,却让喧闹的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他走进正堂,坐在长案后的蒲团上,把书放在案上,然后拿起一支木笔,在沙盘里轻轻划了一下。细沙分开,露出底下的陶土,一道横平竖直的“一”字,就这么躺在沙盘里。

“今天,咱们先学写‘人’字。”孔先生说着,又划了一撇,再添一捺,一个端端正正的“人”字就成了。“你们看,这‘人’字,像两个人站在一起,互相扶着——做人,就得这样,心里装着别人,才能站得稳。”

孩子们都凑到沙盘前,睁大眼睛看着。阿禾也学着孔先生的样子,拿起木笔在自己的沙盘里划。可羊毛笔头太软,他一使劲,撇就歪了,像条歪歪扭扭的小蛇。阿禾有点着急,又划了一下,还是歪的。他抬头看了看孔先生,先生正好朝他笑,点了点头:“慢慢来,先把笔握稳。”

阿禾深吸一口气,重新握住木笔。这次他没用力,轻轻划下去,撇儿终于直了些;再添上捺时,他盯着沙盘里的痕迹,一点一点地挪。等他抬起头时,沙盘里的“人”字虽然不算工整,却也有了模样。孔先生走过来,蹲在他身边,用手指了指沙盘:“你看,这撇要短些,捺要长些,就像人伸出手,要去扶别人似的。”阿禾跟着调整,再写时,“人”字竟真的立起来了。

一上午的时光,都在沙沙的划沙声里过去了。孔先生教孩子们读“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跟着念,声音虽小,却很整齐,从祠堂里飘出去,落在院中的新桂苗上,连风都好像慢了些。

课间时,秦斩提着两个竹筐来了,里面装着新做的沙盘。原来他见孩子们共用一个沙盘,轮着写不方便,就让人多做了十几个。“将军!”孩子们看见他,都围了过来,小莲举着自己的沙盘,献宝似的:“将军你看,我会写‘人’字了!”秦斩蹲下来,看着沙盘里的字,笑着说:“写得好,比我小时候强多了。”

阿禾也挤过来,手里攥着木笔,想说自己也会写了,却看见几个孩子围着他,叽叽喳喳地问:“阿禾,你昨天说医署里有草药,是什么样的呀?”“素问先生是不是会治病?我娘上次头疼,就是喝了先生开的药好的。”

阿禾眼睛一亮,开始给孩子们讲医署里的事:“素问先生有个药箱,里面装着好多草药,有艾草,有薄荷,还有一种叫柴胡的,闻起来苦苦的,但是能退烧……”他讲得认真,连秦斩走到身边都没发现,直到秦斩揉了揉他的头,才回过神来。

“阿禾,你将来想当医者,也得识字。”秦斩拿起他的木笔,在沙盘里写了个“药”字,“你看,这是‘药’字,要是不识字,将来先生给你药方,你都看不懂,怎么给百姓抓药?”阿禾用力点头,把“药”字记在心里,又问:“将军,书上说‘医者仁心’,是不是就像您和素问先生这样?”

秦斩愣了愣,转头望向窗外。正好李婶挎着桑篮路过,看见学堂里的孩子们,笑着朝里面招了招手;张阿伯扛着锄头从田埂上走来,听见孩子们的笑声,脚步都放轻了,生怕打扰了他们。秦斩回头看着阿禾,眼神软了下来:“是,心里装着别人,不管是治病,还是挖渠、建粮仓,都是仁心。”

阿禾似懂非懂地点头,却把这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他低头看着沙盘里的“人”字,突然觉得,这字不仅是划在沙子里,更是刻在了自己心里——做人,就要像孔先生说的那样,互相扶着;当医者,就要像素问先生和秦将军那样,心里装着百姓。

这时,秦斩的系统界面轻轻弹出:“学堂启用,楚地识字率开始提升,解锁‘蒙学教材’,民心向背度+3%。”他没在意这些数字,只看着孩子们围着沙盘,你教我写“人”,我教你读“善”,连小莲都在教旁边的小男孩握笔。祠堂里的书声混着外面的蝉鸣,还有远处桑田里传来的李婶的笑声,凑成了寿春城里最安稳的声响。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堂里的趣事也越来越多。孔先生根据解锁的“蒙学教材”,改编了适合楚地孩子的内容,教他们认“桑”“蚕”“鱼”这些和生活相关的字,还教他们算收成——比如一亩桑田能养多少蚕,一斤蚕丝能换多少铜钱。孩子们学得认真,连平时最调皮的小石头,都能算出自家木匠铺一个月能做多少张桌子了。

阿禾更是两不误,白天在学堂读书,傍晚就去医署帮素问捣药。他现在能看懂简单的药方了,素问写“艾草三钱”“薄荷两钱”,他都能认出来,还能帮着把草药分类。有一次,一个妇人抱着发烧的孩子来医署,素问让阿禾去拿退烧药,阿禾不仅拿对了药,还顺口说了句“这是‘柴胡’,能退烧”,把妇人都惊着了,直夸他聪明。

学堂的日子,也不是一直顺顺利利的。入夏后,寿春下了场大雨,祠堂的后墙漏了雨,把西边的几个沙盘淋得湿透,细沙都结成了块。孩子们看着湿掉的沙盘,都蔫蔫的,小莲还红了眼睛,因为她昨天刚在那个沙盘里写了满版的“人”字,想让孔先生看看。

秦斩听说后,当天就带着士兵来了。他让人搬来新的细沙,又和士兵一起修补后墙。百姓们也闻讯赶来,李婶提着热水,张阿伯扛着铁锹,连小石头的爹都来了,带着木匠工具,帮着修被雨水泡坏的长案。阿禾和孩子们也没闲着,帮着递砖头、送沙子,小莲还把自己攒的糖块拿出来,分给士兵和百姓吃。

雨停的时候,后墙补好了,新的沙盘也摆上了。夕阳照在祠堂上,青瓦泛着暖光,院中的桂苗也长高了些,冒出了嫩绿的新叶。孔先生站在正堂前,看着秦斩和百姓们的身影,突然叹了口气:“我原以为,秦地之人只懂武力,今日才知,将军心中装着的,是天下百姓。”秦斩笑了笑,指着孩子们:“只要孩子们能好好读书,将来懂道理、有仁心,这天下就会越来越好。”

转眼就到了秋收时节。桑田里的桑叶都摘完了,蚕农们忙着缫丝;稻田里的稻谷金灿灿的,张阿伯每天都要去田埂上转两圈,看着沉甸甸的稻穗,笑得合不拢嘴。学堂里也迎来了第一次“考试”,孔先生让孩子们写自己最喜欢的字,还要说说为什么喜欢。

小莲写了“桑”字,说:“俺娘种桑养蚕,俺将来要帮娘种桑,让更多人有蚕丝穿。”小石头写了“木”字,说:“俺爹是木匠,俺想跟爹学手艺,给学堂做更多长案。”轮到阿禾时,他在沙盘里写了“仁”字,然后抬起头,看着秦斩和站在门口的素问,大声说:“孔先生说,‘仁’就是心里装着别人。素问先生治病救人,是仁心;秦将军挖渠建学堂,是仁心。我将来要当医者,也要有仁心,给百姓治病,让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话音刚落,祠堂里就响起了掌声。孔先生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欣慰;秦斩看着阿禾,仿佛看到了几年后的他——背着药箱,走在田埂上,像素问一样,把仁心带给每一个百姓。系统界面再次弹出,这次的提示很长:“楚地蒙学体系初步建立,民心向背度累计+10%,解锁‘乡村学堂’建设模板,百姓对秦的认同感显着提升。”

秦斩没去看那些数字,只走出祠堂,望向寿春城的方向。远处的市集里传来喧闹声,那是百姓在卖新收的稻谷;云梦泽边的渔船回来了,渔帆在夕阳下像一片片云彩;桑田里,李婶正和蚕农们说着话,笑声顺着风飘过来,落在学堂的屋顶上。

祠堂里的书声又响起来了,孩子们读着“人之初,性本善”,声音清亮,像初秋的蝉鸣,又像田埂上的风,温柔地拂过寿春的每一寸土地。秦斩知道,这书声,是楚地的希望,是天下太平的开始——总有一天,这些孩子会长大,会带着仁心,去守护这片土地,守护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院中的桂苗,在晚风里轻轻摇晃。秦斩仿佛已经闻到了明年的桂花香,那时,孩子们会在桂树下读书,百姓会在桂树下乘凉,寿春城里,再也没有战火,只有安稳的日子,和满街的书声、笑声。

趣趣阁推荐阅读:恋上邻家大小姐极品全能学生都市小保安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孙怡)校花的贴身高手那些热血飞扬的日子霸道总裁深度宠我的贴身校花奈何淘妻能耐太嚣张重生之商界大亨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花都神医陈轩女神的上门贵婿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不负荣光,不负你最强赘婿-龙王殿邪帝传人在都市田园晚色:肥妇三嫁良夫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女神的上门贵婿赵旭甜蜜婚令:首长的影后娇妻魔帝奶爸一世独尊最强农民混都市暴君爹爹的团宠小娇包空间农女:彪悍辣媳山里汉重生九零辣妻撩夫叶辰萧初然最新章节更新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天陨闻道录龙王婿八零小甜妻不死战神宠婚缠绵:大总裁,小甜心神医萌宝军婚缠绵:大总裁,小甜心征服游戏:野性小妻难驯服神婿叶凡赵旭李晴晴最强入赘女婿叶辰萧初然诱宠鲜妻:老婆,生二胎!特战狂枭超级兵王绝世战魂大佬的心肝穿回来了花都神医陈轩免费阅读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龙王传说奇迹的召唤师
趣趣阁搜藏榜:直播算卦:团宠真千金竟是玄学大佬灵识之作极品闲医欲爱重生:总裁的命定前妻极品小村民奥特曼之未来食物链顶端的猛兽乡里人鲜肉殿下:再贱萌妃致命婚姻:遭遇冷血大亨!草根选调生被离婚穷奶爸,带娃从美食店开始第一夫人:我家先生超凶的化工研究院锁定陆海夫妇这对CP盛世豪恋:权少的心尖独宠离婚后成了满级战神三好大魔王[穿越X重生]狗血那么近站住你马甲掉了坐公交车游遍全中国非宠不可:傲娇医妻别反抗御兽无限红词条,刚出新区碾万族无敌神婿男神我可以住你家吗都市:守护龙脉十年,下山即无敌身为男人的我女团出道,我火爆了六零:饥荒年当伙夫,社员都被馋哭了中式恐怖不行?纸人抬棺送走鹰酱重生之苦尽甘来无敌最俊朗新书被虐后冷心娇妻重生了萌娃带我去穿越抖音神豪:直播打赏一万亿老刑警重生,谁敢不服?枭宠毒妃:第一小狂妻海贼:无敌从僵尸军团开始替嫁后天降巨富老公都市之妙手圣医帝少宠上瘾:老公,别心急爱情公寓之万界最强队伍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帝国强宠:娇妻已预定一胎双宝:妈咪跑不掉老婆别跑:总裁的代嫁妻签到:直播科技差点被曝光修真妖孽混都市战神探束手就擎,总裁老公请绕道!末日降临:以强化称霸穿书八零成了五个大佬的后妈
趣趣阁最新小说: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与病弱兄长共梦我在板鸭很开心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野欲诱吻于他怀中轻颤净水迎帆我女朋友是学医的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开荒躲乱世,我家过的太富裕了!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民国恶女求生游戏苟分日常七零:娇气包大小姐随军闹翻天穿越开自助,办个酒楼做首富她谋六零娇娇作精,糙汉老公带我躺赢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疯了非分之想七零娇妻萌宠在手,随军护家无忧被换命格后,玄门大佬杀疯了女配她过分美貌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春深囚宦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守寡后,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诈尸后,她成了大理寺卿的掌中娇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重生八零小豆丁,手握空间聊天群SSSSSSSSSSSSSS满级神医清穿:救命!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锦鲤崽崽穿六零,捡来爹娘宠上天我死后第五年,疯批皇帝还在招魂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拒绝SSS级天赋被封杀,我成唯一真神急!死后成了宿敌金丝雀怎么办凤隐锦杀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渣男兼祧吃绝户?改嫁皇叔他急了我的暴君系统天天想噶我老公炽吻失氧侧妃进门我让位,死遁了你疯什么娇软知青下乡后,禁欲大佬沦陷了雾色迷津和权臣一夜共感后,我女儿身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