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王徽之这么一闹,众人都有些悻悻的。
王珣在门外追上王徽之,低声道:“子猷,有些话我不得不说,你见到陛下,可以替我带个话,陛下如此吝惜爵位,连王家人都排除在外,这让其他人怎么想?”
王徽之应了一声,又回看了一眼门内,提醒道:“法护不要掺和得太深了,阿兄不是不愿封爵,而是无功不封,至于其他原因,我不说你也知道。”
王凝之只有两个儿子,这是个隐患,所以他不可能往上追尊太多。
就近举例,孙权不追赠孙策为帝,是为了不让孙策的儿子有继承权;
司马炎愿意追赠司马师为帝,一方面是因为司马师没儿子,是过继的司马昭次子司马攸,另一方面,则是司马师功不可没,而且时间上相隔较近,影响力根本无法消除。
但司马炎还是另做了防范,他将在世的弟弟司马攸和一些去世的大臣一起列入朝庙,接受祭祀,看似恩荣,实则定下臣子名分,断了司马攸继立的可能性。
王凝之现在的思路,大体也是如此,他虽然儿子不多,但还有五个兄弟,不需要再增加那么多有继承权的王家人。
王徽之不再多说,离开王家后,径直来到皇宫。
王凝之、王殊父子和王献之已经在等着他了。
听王徽之说完情况,又转达了王珣的话,王凝之笑道:“你还真是不客气,这下又得罪不少人了。”
王徽之狡猾道:“我这次可是奉旨行事。”
王献之性子软一些,担心道:“王镇军这一死,给了他们将事情闹大的机会,若是阿兄不妥协,只怕会群情激愤。”
王凝之面露不屑,“他们以为我和司马家那帮人一样,那就错了,我可不是靠政变、玩阴谋得来的天下。”
他之所以敢压着世家,是因为世家失去了武力的支持,连武德充沛的桓家都向王凝之低头了,其他世家哪个敢跳出来?
王徽之不怕事大,笑道:“我看他们内部并不团结,至少法护就只是碍于情面,不得不站出来表明立场,阿兄真要动手,那帮人便都老实了。”
王凝之点点头,“大家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等自家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就会退出这场闹剧。”
接下来几日,宫中连续发下数道旨意,先是太后、皇后的册封,紧接着是太子的册封。
在世家眼中,这几项都是走流程的事,他们并不放在心上,但这是个起点,意味着开国后的封爵就要开始了。
洛阳百姓则不管这些,一天接一天地庆祝,皇后谢道韫的功劳、太子王殊的成长,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在所有人眼中,这两人都是众望所归。
谢玄参加完皇后和太子的册封仪式,便入宫向王凝之请辞。
王凝之伸指点点自己这个小舅子,“你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躲出去啊?”
谢玄笑道:“陛下莫要冤枉我,我这可是急着去上任,帮陛下整顿扬州。”
“话说得倒是漂亮,”王凝之叹道:“不过你离开这个旋涡也好,万一我斗不过他们,你还可以回来收拾残局。”
谢玄目瞪口呆,“陛下,这话你自己信吗?他们能活着离开洛阳就不错了,拿什么和陛下斗。”
王凝之笑道:“你看我压力多大,都说顺嘴了,这话原不是为你准备的。”
谢玄太知道自己姊夫的手段了,笑里藏刀,那帮世家真敢做出超出他容忍的事,他肯定会让沈劲把城门关闭,让那个煞星刘牢之挨家挨户地登门拜访。
“陛下,不是太过份的话,就饶了他们吧,这天下,总还是需要那些人帮着治理的。”
听到这话,王凝之真的有点泄气,“是啊,要不是考虑到这个,我怎么会在这和他们拉扯,早就一股脑全扔洛水里去了。”
谢玄笑道:“陛下的眼光,早就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了,何必与他们计较,到时他们早不知道在哪了。”
他看得懂王凝之的布局,不管是提拔寒门,还是提高武将地位,都是套在世家头上的枷锁,迟早会将他们锁死。
王凝之长叹一声,“你回建康好好休息,那里基础尚在,不用怎么费心,等你养好了身体,再回洛阳帮我。”
谢玄这些年也真是累了,苦笑道:“多谢陛下垂怜,等一统天下之时,我一定来洛阳庆贺。”
王凝之有些舍不得,毕竟谢玄跟随他多年,从一个傲娇的少年郎成长到今日,两人一起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
谢玄则洒脱地站起身,甩了甩衣袖,“走了,明日我就不入宫请辞了,姊夫保重,阿姊和阿奴也保重。”
临走,他终于喊回了旧时称呼,也是最后一次。
看着他转身离去,王凝之想起了许多,最后脱口而出的却是,“阿羯,我会调谢石奴回洛阳任职,收回豫州。”
谢玄没有回头,甚至都没有停顿,抬起手摆了摆,头也不回地去了。
作为姊夫的王凝之不在了,剩下的则是作为天子的王凝之,他早就知道了,谢家不可能同时占据扬州和豫州。
但谢玄在离开的时候,其实是开心的,他没有什么遗憾,关中有人会去取,天下重归一统只是时间问题。
这里面,有他的一份功劳,就够了。
王凝之则有些伤感,他越来越多地作为一个天子在思考问题。
王家的人有能力,提拔为宗室好处多多,但他不愿意,因为越有能力,越是威胁。
谢玄对他忠心不二,他照样将其调离前线,并将谢家的豫州收回,因为他要做给其他人看。
王、谢两家都如此,其他人凭什么闹?
高高扬起的屠刀,会让那群习惯了养尊处优的世家认清现实,但王凝之没有直接就那么做,因为要注意形象。
杀人是简单,但对付那群世家,何必动刀子?
就像谢玄提醒的,天下那么大,总还是得世家那群人帮着治理。
谢玄离开后,刘牢之大踏步地走进皇宫,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此次返回洛阳,王凝之让他交出了幽州刺史的位置,他不仅没抱怨,还十分配合。
这么多年,王凝之的栽培和重用,早就让刘牢之死心塌地,再说他也不蠢,谢玄南下扬州,这关中肯定是留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