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
李建设与儿子讨论技术问题,似乎延续了他手工耿的精神。
又过一会儿,言乐带着妻子和儿子,学弈也领着妻儿归来。
秀儿携夫君及子女同样到访。
正在求学的晓晓、晓峰、学文、念念也都回家团聚。
李建设共有十四个子女,十一子三女。
孙子辈、外孙辈也已成长起来。
李家子孙众多,称得上大家族。
“爸,我们回来了。”
关响带着妻子和独子返家,身为干部的他严格遵守政策,只有一名子嗣,倒是简单明了。
“回来就好,快进屋休息,你妈刚还念叨你呢。”
李建设起身抱起外孙,走向院落。
关响夫妻跟随其后,忽道:“爸,您下个月六十寿辰,有几位同学也想来祝寿。”
“慢着!家事由家事管,你的朋友就不要带了。”
李建设有些犹豫,尤其是提到那个人的时候。
待众人来到后堂,不久之后,家中的女眷们也陆续返回。
十几名子女齐聚一堂,老大关响与老三朝阳已明确表示不会接掌家族企业,一个从政,一个投身科研。
但他仍有九个儿子,最小的还不到四岁,生怕将来自己年迈时会出现兄弟争斗的局面。
因此,他决定尽早退居幕后,将公司交由学弈打理。
有他在,李家未来就不会陷入混乱。
傍晚六点左右,李家数十人来到餐厅,这里没有摆设长桌,而是按照习惯分了几张大圆桌。
家中孩子众多,自然不存在特别偏爱某个孩子的现象。
所以用餐时大家都规规矩矩的,即便如关响这般身份显赫,也无法占据主座。
“都开始吃吧,吃完各忙各的。”
李建设拿起筷子,饭厅瞬间恢复了欢声笑语。
一会儿后,李崇志端着一杯水走到关响身边,奶声奶气地道:“大哥,祝你步步高升。”
“哎呀!大哥也祝你天天开心。”
关响抱着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弟弟,庆幸父亲家境优渥,不然他上有老、下有小,单靠工资可撑不住。
况且李崇志是亲弟弟,父亲优秀,母亲也不逊色,五十三岁时才诞下这个宝贝儿子。
李建设食量不错,但多年来一直控制饮食,旨在养胃。
饭后,孩子们玩闹一阵后才各自散去。
……
次日清晨,唐艳玲在被窝里揉了揉眼睛,低声说道:“建设哥,已经十点了,今天是贾张氏八十寿辰,你该过去了。”
“现在已经十点了?”
李建设顿时来了精神,过了半晌才前往隔壁院子喊上了秦淮茹。
他习惯与唐艳玲一起睡觉,并非因为对方年轻,而是唐艳玲同样嗜睡,春天刚到,早上的被窝格外温暖。
“建设,贾张氏的大寿,我就免了吧。”
秦淮茹对贾张氏并无特别感情,她更想专注于抚养小儿子。
“我叫了唐艳玲,她年纪尚小,你也一起去吧。”
李建设嘱咐秦京茹留在家中照顾孩子,毕竟家里请了十几位保姆,不缺人手。
“好,我这就去。”
秦淮茹居然也要同行,于是精心打扮了一番,佩戴了不少金银饰品,虽显俗气,但一看便知其财力雄厚。
李建设从不对女性的穿着发表意见,他更看重内在美。
“李叔叔!”槐花来到门口,今日也是盛装出行,背着一款高档手袋,愈发注重打扮。
“槐花,带上礼物,我们出发吧。”李建设招呼大家,稍作等待,直到唐艳玲和秦淮茹都准备妥当,一行人这才启程。
贾张氏八十寿辰选在四合院举办,尽管贾家在前门附近购置了三间房,但空间依旧有限。
目前房价平稳,但相较以往四百块就能买到的大杂院,如今已翻了几番。
这是因为工资水平提高了,阎埠贵的退休金一年也有两千多元。
然而,国企困境接踵而至,各地工厂纷纷裁员,工人时代逐渐远去,未来除了少数大型国企,大多数工人将沦为普通工薪阶层。
回过神来,到达目的地,李建设与两位女性坐上车,坐在后排。
唐艳玲挽着李建设的手臂,依偎在他身旁,因生育了儿子而感到安心,且春风饭店已奖励给她,享有全额分红。
秦淮茹则显得低调许多,只是轻轻牵着李建设的手,她已年长,不再有争宠之心。
槐花默默轻哼一声,随后驾车离开院子。
此时,锣鼓巷四合院门前挤满了住户,那些搬走的今日也赶回来了,并非为贾张氏贺寿,而是听说李建设今日归来。
关于李建设将在六十岁生日后退休的消息早已传开,届时红星集团或将进行较大调整,住户们期望借此机会谋求财富增长。
然而,贾家却无人现身,仍在屋内。
“东旭,你究竟想说什么?”
贾张氏身穿红色衣裳,急切地站在门口等候,时针指向十点,李建设应该也该起了。
“是啊,东旭,别耽误接人,要是建设哥来了,我们不在,这成何体统?”
陈碧华瞥了眼手表,再等五分钟,她就得出门。
贾东旭咬咬牙,压低声音道:“妈,碧华,槐花好像跟哥在一起了,以后辈分怎么算?”
“什么?槐花总算开窍了。”
贾张氏喜出望外,槐花二十八了,十七岁时就去李家做保姆,一直没个动静。
如今终于有了转机,老贾家要发达了!
陈碧华却生气地说:“槐花怎么能这样!”
她觉得槐花抢了自己女儿的位置,毁了她多年的心愿。
“碧华,这有什么不对?槐花不比唐艳玲差,还年轻些,槐花能跟李建设在一起,是她的福气。”
贾张氏其实已经八十岁,但厂子倒闭清算工龄时,她利用农历和公历差异,多算了自己一年工龄。
现在每月能领六块钱退休金,虽不够用,但毕竟白得,已经很满足。
“东旭,这是好事,你怎么现在才说?”
贾张氏责怪儿子不分轻重。
贾东旭连忙解释:“妈,我之前真不知道。
我一直都在前院,没去过槐花那边。
前几天才知道槐花从耳房租到了厢房,那可是只有我哥妻妾才能住的地方。
槐花无缘无故搬进去?还有,她现在特别有钱,上次我忘带钱,找她借,她直接给了我两百块。”
“东旭,这事应该没错。
槐花回来后,我和碧华好好问清楚。
李建设念旧情,如果真娶了槐花,肯定不会亏待咱们老贾家。”
贾张氏兴奋得不行,比过生日还开心。
“妈,如果真是这样,以后辈分怎么办?我当了一辈子弟弟,难道要变成我哥的岳父了?”
贾东旭被这变化搞糊涂了。
贾张氏冷不丁开口道:“这算什么,老蔡跟李建设不也是兄弟嘛,他女儿不是也……你们各走各的路,莫要影响槐花进门。”
忽然,门帘被掀起,棒梗走进来问:“奶奶,你们说槐花进门的事呢?”
“没谈什么,别打扰你妹妹。
棒梗,你自己回来的?”
贾张氏板着脸,对棒梗颇为不满。
心想,你找谁不行啊,之前相亲那么多回,偏挑了个带着孩子的寡妇。
寡妇也就罢了,这几年过去,那寡妇一点动静都没有,是不是不会生育?
“我媳妇带着孩子也到了,就在门口。”棒梗笑呵呵地说,觉得寡妇并无不妥,她懂得心疼人,也不会嫌弃自己。
“不成器的东西!”
贾东旭骂了一句,刚站起又急忙坐下,忘了拿拐杖,腿还没完全康复。
“傻柱,李建设快退休了,你难道还要继续干下去?”
易中海已返回院子,也年近八十。
早年间他在锅具厂帮忙,虽住宿舍,但一日三餐由厂里供应,还有工友相伴,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过年纪大了,也只能退下来,回到寂静的四合院,往后的生活没了着落,总得有人赡养才行。
“我还年轻,饭店这边挺好,再干几年看看。”
傻柱身体健朗,传闻中的克夫命格也没对他起作用,他仍想多做几年厨师,让儿子接替自己。
“傻柱,做人不能只顾自己,要给年轻人机会,腾出一个灶台……”
易中海好言相劝,却未见成效。
这时贾东旭还在屋内未出,许大茂也在门外,只能将难处埋在心底。
“李建设的车来了。”
“我的天,这车不得了,特别贵,是进口的,据说整个京城只有三辆,其中两辆都在李建设家。”
很快,一辆轿车停在四合院门口,大家纷纷围过去。
许大茂抢先打开车门,二大爷和三大爷在一旁帮忙。
但先下车的是唐艳玲,随后才是李建设。
“大茂,好久不见。”
“二叔、三叔,陈大娘920……”
李建设跟院子里的邻居打招呼,直到秦淮茹从车里出来,两人一起进了院子。
他在四合院有三间房,住了这么多年,感情很深。
也曾想过买下整个院子,但买来后一直空置,索性现在这样也不错,随时能回来重温旧时光。
只是当年大家挤在大杂院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那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不一会儿到了中院,桌椅已摆放整齐,今天由傻柱掌厨,邻居们帮忙,一切如往常。
贾张氏破天荒地大方出资操办酒席,看来这些年她攒了不少积蓄。
坐下后,李建设和大家闲聊,了解各家近况,还让秦淮茹发了请帖,邀请众人参加他下下个月的六十岁寿宴。
……
老贾家!
贾张氏把槐花叫进屋里,关上门,生怕有人突然闯入。
“奶奶,什么事呀?”
槐花将包放在桌上,这包价值上千元,是国外进口的奢侈品。
建设哥说明年要带她出国游玩,听说那边的月亮又大又圆。
贾张氏堆起笑容,一脸讨好地说:“花儿,你和李建设是不是……有过那种关系了?”
“奶奶,您说话也太直白了吧,什么叫‘有过那种关系’。”
槐花不乐意了,奶奶真是没文化,这叫自由恋爱。
“对对,奶奶说得不对。”
贾张氏急忙弥补,“听你爸说你搬去李家厢房住了?”
“没错,还给我配了个保姆,以后不用干活了。
再过几年,李叔叔还会让我参与家里的生意。”
槐花心里美滋滋的,姐姐先到李家,最终还是安排进了公司,她后来居上,反而留在身边。
贾张氏忍不住再次追问:“那你们是不是真的……”
“奶奶,您别再问了,这事不该说。”
槐花摇摇头,李叔叔叮嘱过,怕影响和老爹的兄弟情谊。
“是是,花儿,李建设年纪不小了,你也该抓紧时间,争取给他生个胖小子,那你就是第二个秦淮茹,第二个唐艳玲,就能一辈子享福啦。”
贾张氏激动得发抖,从未做过媒的她,却仿佛成了李建设的媒人。
这年纪一大把了,竟和李建设成了家人,老贾家该多骄傲。
“李叔可不显老,厉害得很呢。”
槐花面露难色,有些话难以启齿。
“好,奶奶不问了。”
贾张氏眉开眼笑,转而说起其他事:“槐花,你哥棒梗太不成器,非娶个寡妇不可……”
……
“艳玲,这些年过得还好吗?”
棒梗见唐艳玲往后院走,便跟了上去。
“棒梗,我挺好的,孩子都快六岁了。
你呢,外面那位是你媳妇吧?”
唐艳玲站在后院未入屋,担心误会。
“是我媳妇。”
棒梗脸色不佳,终究是辜负了唐艳玲,原想挣大钱把她接回来,结果还是像父亲一样认命了。
……